這4幅書法作品是毛澤東巔峰之作,堪稱精美絕倫
李奕明
毛澤東一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精美絕倫的書法作品,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那麼在這些作品中能不能找出最具有代表性、藝術性的巔峰之作呢。我以為至少有4幅作品,可堪稱巔峰之作,它們是:1963年2月5日書寫的《滿江紅.和郭沫若》、1963年3月5日發表的《向雷峰同志學習》題詞、1964年7月7日為《解放軍報》題寫的報頭、1964年3月18日寫的《給華羅庚的信》。
這裡我要回答兩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要說巔峰作品是4幅而不是2幅、3幅或者是5幅、6幅呢?
我們知道,毛澤東書法作品大致分為4類,即:詩詞作品類、為集體和個人題詞類、題寫刊名校名類、書信文獻類。而且每一類作品都很多,書寫的年代跨度也很大,把不同類別(橫向)不同年代(縱向)的作品放在一塊,很難找到統一的標準進行比較。這4幅作品就是從這4類作品中進行同期分類比較,精挑細選出來的,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第二,說這4幅作品是巔峰作品的根據是什麼?
首先,巔峰之作應該出現在巔峰時期。
我們來回顧一下毛澤東書寫這4幅作品的時代背景。
《滿江紅.和郭沫若》:這首詞創作起因,是1963年的1月1日《光明日報》上刊登了郭沫若為新年寫的《滿江紅.一九六三年元旦抒懷》。毛澤東在廣州視察時看到這首詞,有感而發,與郭沫若唱和。這首詞的創作時間應該在1月1日至1月9日之間。1月9日以後,毛澤東開始把它創作成書法作品。毛澤東十分喜愛這首詞,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先後4次創作這首詞,僅1月9日他住在杭州賓館裡就創作了2幅書法作品。第一副作品贈給了當時的華東局書記魏文伯,第2幅送給了當時也在杭州的周恩來。我們現在見到的最有代表性的這首詞的書法作品,是“1963年2月5日上午7時”書寫的,是4幅作品中寫得最好的,且公開發表最早,最為全國人民熟知的。
“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根據毛澤東秘書林克回憶,1963年2月中旬的某一天,《中國青年》雜誌準備出版一期學雷鋒專輯,該雜誌編輯部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請他為學雷鋒題詞。因雜誌要在1963年3月1日出版,所以他們請求毛主席能在2月25日前寫好。林克將《中國青年》雜誌的信送給了毛主席,並報告了他們的要求。毛主席讓林克先擬幾條題詞內容供他參考。林克擬寫出10多條,如:“學習雷鋒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學習雷鋒同志鮮明的階級立場”等等。2月22日上午,毛主席睡醒以後,林克接值班警衛員打來電話,便走進毛主席的臥室。毛主席從書堆上拿起了一張信紙遞給林克。林克一看,是毛主席書寫的“向雷鋒同志學習”七個大字。他先前擬好的10多條題詞,一條也未用。主席吸了一口香菸,從容地帶著詢問的目光問道:“你看行嗎?”林克脆聲地回答:“寫得很好,而且非常概括。"主席接著說道,學雷鋒不是學他哪一兩件先進事蹟,也不只是學他的某一方面的優點。
為《解放軍報》重新題寫的報頭:1964年7月,毛澤東先後給5家黨報重新題寫報頭。《北京日報》、《新華日報》、《湖南日報》、《天津日報》都是7月29日書寫的,唯獨《解放軍報》是7月7日書寫的。他給賀龍寫了一封信說:“賀龍同志:解放軍報的報頭和思想戰線幾個字寫得不好,擬改寫過。現寫上,請擇用。毛澤東 1964年七月七日” 末尾又注:“ 換改時間可在八.一節為宜”。
《給華羅庚的信》:華羅庚一開始是研究純數學的。1958年他被任命為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應用數學系主任。他一邊在科技大學講課,一邊研究數學與工農相結合的問題,並且帶領學生到工廠農村中去,從事統籌、優選的實踐。1963年,他鼓起勇氣給毛澤東主席寫了封信,內容大意是:60年代以來,在國外由於計算機的出現,應用數學開始滲透到各個領域,經過他的比較,認為在實際工作中推廣應用優選法和統籌法可以使管理工作改變面貌,有助於提高效率。最後,他附上自己寫的一首《西江月》,表示決心走和工農相結合的道路。1964年3月18日,他收到了毛主席的親筆回函:“華羅庚同志:詩和信已經收讀。壯志凌雲,可喜可賀。肅此敬頌教祺 !毛澤東 一九六四年三月十八日”。
從以上背景材料,我們可以得知:毛澤東書寫這四幅作品的具體時間均在上世紀60年代上旬。其中1963年書寫的有2幅:《滿江紅.和郭沫若》、《向雷鋒同志學習》;1964年書寫的有2幅:《解放軍報》、《給華羅庚的信》。這個時段,我們國家已經在政治、經濟上,度過最困難時期,國民經濟得到快速恢復和發展,帝、修、反掀起的反華浪潮及其封鎖包圍,已經被打破。毛澤東在這個時段的心情開始好起來,他的自信和從容不迫,也必然要反映到他的書法中。從生理上來講,毛澤東1963年恰逢70歲壽誕,即標誌他已經進入“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年,反映到書法上便是“無我”和“自由”的狀態。從書法實踐上來講,毛澤東已經進入他的登峰時期。關於毛澤東書法的分期,我在《毛澤東獨創新體的書法藝術》這篇文章中,曾把它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循古築基(1902年至1920年);第二個時期:探索風格(1921年至1949年);第三個時期:登峰成體(1950年至晚年)。如果細分,每個時期中還可以分出若干時段。就第三個時期而言,上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毛澤東在書法上才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巔峰時期。儘管每個時期、時段,都不乏精品佳作,但真正能稱得上巔峰之作的,只能發生在巔峰時期。這個時期,毛澤東在書法上已經進入自由王國,人書具老、登封成體。這個時期他創作了大量精彩紛呈的書法作品。我列出的這4幅作品,均出自這一時期。
其次,我們再從書法藝術角度來看,藝術上的更完美,是這4幅作品成為巔峰之作的主要標誌。
毛澤東一生都在不停地探索,求新求變。他的書法經歷了一個由“正(第一時期)——右斜(第二時期1941年以前)——左傾(第二時期1942年以後)——歸正(第三時期1950年以後)”的演變過成。到了上世紀50年代末,他的字在更高的層次上歸正了。以前那種 “右斜”、“左傾”、大刀長矛張揚個性的寫法,棄之不用了,字形追求穩健大氣,章法追求風雲變幻。本文所列的4幅字,已經徹底脫胎換骨,其達到的藝術高峰和完美程度,是同類同期作品中無有超越的。藝術上的更完美,是這4幅作品成為巔峰之作的主要標誌。
1963年2月5日寫的《滿江紅.和郭沫若》,是毛澤東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裡第4次書寫的同一首詞作品,在這4幅作品中,這一幅是寫得最好的,已有定論。那麼把毛澤東書寫的其他自作詩詞作品與這幅作品相比呢?這幅作品高於其它作品之處,是書法和詞意達到了最完美的結合。“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盪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毛澤東雄視環宇,寫出這樣鏗鏘詩句,是何等的氣衝霄漢!再看看他的書法作品,為了表達這首詞的意境,他馳筆縱橫,或大或小,或粗或細、或急或徐、或張或收,如龍騰蛇遊、雷鳴電閃,在磅礴的氣勢中,給人以昂揚的壯美和強烈的震撼!
《向雷鋒同志學習》,這幅題詞作品,端莊穩健,灑脫大氣,其在藝術上的完美,幾乎達到了無可挑剔的程度。1963年3月5日公開發表後,無論書法家還是普通群眾,無不驚歎毛主席的字寫得好,愛好者無數,臨摹者成千上萬,現在許多毛體書法家走上毛體書法之路,最初就是從喜歡並臨摹毛主席這幅字開始的。
《解放軍報》報頭,毛主席題了兩次,一次是56年創刊的時候,一次是64年7月7日。從藝術上看,這兩幅報頭是無法比的,毛主席自己已經下了定論:56年題寫的報頭“寫得不好”。那麼,把毛主席在同年同月寫的《北京日報》、《新華日報》、《湖南日報》、《天津日報》與《解放軍報》相比呢,《解放軍報》在結體造形和線條靈動上更完美。
毛澤東的書信有很多都是書法精品,《給華羅根的信》可以說是精品中的精品。整副作品,主要內容就是8個字:“壯志凌雲,可喜可賀”。為了寫這8個字的信,毛澤東用了3張信紙;這樣寫信,除了毛澤東,可能是絕無僅有的。這8個字,飽含著領袖對一名科學家及其所取得的成就,由衷的欣喜、讚歎、褒揚之情。當毛澤東提起毛筆準備給華羅庚寫信的時候,這8個字就從他的腦海裡湧上筆端,並自然地奔流而出,無任何故作之態,無絲毫刻意之痕。毛澤東縱筆揮灑,如得神來之筆,竟把一封書信寫成龍飛鳳舞、美不勝收的書法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