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劇是海南本土唯一地方大戲,起源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50餘年歷史,是海南戲劇文化的集大成。
戲劇是一種文化形式,也是一種民族思考的方式。作為海南文化最集中的顯性表現形式,瓊劇體現的不僅是海南先民改造海南的生產實踐,還有他們在海南這塊熱土上的社會實踐和思維實踐。在瓊劇的發展過程中,也承載了勞動人民對於神靈、祖先的敬畏和崇拜,並透過瓊劇這一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來祈福求福。
瓊劇《百年好合》
瓊劇的形成
戲劇與宗教總是密不可分,如古希臘戲劇就脫胎於古希臘宗教神話,中國早期的儺戲則源於驅除災異的宗教祭祀儀式。瓊劇也不例外。
瓊劇的稚形產生於海南民間的道教祭祀和慶典活動。相對於佛教和儒教,道教思想與精神更富有世俗性,並重視自身在民間的普及性,所以道教更容易被海南民眾所接受,並深刻影響了瓊劇的發展和繁榮。
明清時期,大量內地的客商來海南經商,為保平安,請來神道和戲班,奉祀冼太夫人,以期風調雨順。閩南雜劇漸漸演變成瓊州雜劇,這是瓊劇最早的形態。其中道教的祭祀儀式在此演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海南最早的“遊神”活動——“裝軍”,把模仿軍人扮演雜居的活動與民間祭芒神、關帝等宗教儀式結合,實現人神共樂,這些活動給來自內地的戲劇提供了與海南本土道教相融合發展的機遇,並慢慢形成了海南土戲。
至今,在海南,瓊劇和道教都被稱為“齋”。“做齋”是一種道教禮節,有除災祈福的目的。“做齋”時,道士要身著道袍,設壇齋醮,演唱道教經文。“做齋”的道士,就是瓊劇演員的前身。
瓊劇的劇目
傳統瓊劇的劇目繁多,總數達2000種,經常演出的劇目也超過300個,其包含的題材廣泛,不僅包含了《張文秀》、《搜書院》、《紅葉題詩》等傳統劇目,還有《大義滅親》、《空谷蘭》、《秋瑾殉國》等文明劇目,以及《紅色娘子軍》、《石井村》等現代劇目。
瓊劇劇目也是與時俱進的,不同的歷史時期,瓊劇工作者都能推出與時代契合的劇目,如抗日戰爭時期的《參軍與送糧》、新中國成立後,土改時期的《三代奴》、《春妹翻身》,改革開放後的《人生》、《阿混新傳》等。2020年,海南各市縣相繼上演《抗疫仁醫》、《最美逆行者》、《戰疫天使》等抗疫瓊劇,展現抗疫工作者的英雄事蹟,弘揚新時代抗疫精神。
此外,傳統瓊劇演出劇目也與演出的場合相關聯。現在,凡有重要的節日活動或者有喜事慶祝,社群或者村裡會集資請戲班表演瓊劇,這些表演曲目通常有祈福求福之意,如《蟠桃宴》《八仙賀壽》等
演出形式
瓊劇演出時,有其嚴格的演出儀式,主要有“祭新臺”、“搭神龕”、“祭戲神”、“排八仙”和“送神”等,透過這些儀式以祈求演出順利。
“祭新臺”,顧名思義就是新的戲臺落成,必須先舉行祭新臺儀式以獲得神道的保佑。祭新臺時,要殺公雞祭神。祭祀者要洗淨雙手,將雞血蘸灑在舞臺四周的臺柱上,並焚香祈禱,祭祀遊神。
“搭神龕”,一般瓊劇演出都在神廟附近。如果臨時搭建草臺,而周圍又無神廟,就要在戲臺對面搭建神龕,並從神廟中請來神道,使其安居神龕,並且能夠直面舞臺。這樣在演出中,神道既可以“看戲”,又可以保佑演出順利。
在演出開始以前,戲班必不可少的一個程式,是“祭戲神”。每個瓊劇班都有所供奉的戲神。演出前,由“雜箱”從道具箱中請出戲神,將其置於後臺正中,並且敬立牌位。祭戲神的目的,在於祈求演出成功,保佑伶人平安。
演出正式開始時,要“排八仙”。“排八仙”時,伶人要按其在戲班中的輩份和地位,依次走過,其目的一是當眾亮相,二是祈神護佑。
演出完全結束以後,必須“送神”。戲演完後,戲班要重複“祭戲神”的過程,並將戲神與牌位送歸原位。
祭戲神
西班牙哲人費·加·洛爾伽說,戲劇是提高國家水平最富有表現力和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是衡量一個國家偉大或衰落的溫度計。瓊劇雖然只有350年曆史,但是它有著5000年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背景和海南島3000年的社會實踐,它見證了瓊州大地歷史人文的變遷。
繼承和發揚瓊劇文化,挖掘福文化及其他歷史文化內涵,並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背景下,注入海南自貿港新時代的精神,是對瓊劇發展研究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自貿港文化建設的必由之路。
本文改編自:《瓊劇文化論》趙康太
參考文獻:《論早期中國戲劇形式中的宗教色彩》 周燕懿
福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自有文字以來,就有了“福”的象形文字。
古人把福文化統稱為“五福”,《尚書·洪範》說:“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今天,在新時代下,福文化有了新的定義和解讀,“幸福感”也成為了生活標準的衡量指標。
海南省福文化研究會致力於福文化的傳承、研究和發展,關注福文化,做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