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長安縣新旺村新出西周銅鼎
《考古》 1983年03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在灃京遺址範圍內的長安縣灃西公社新旺村,曾多次發現西周銅器,1982年元月又出土兩件銅鼎。
新旺村、馮村、東石榴村和曹家寨之間,是一塊東西長約1800米,南北寬約1500米的平坦高地,比客省莊、馬王村、張海坡一帶的廓塢嶺稍高,基本上與之平行。高地上分佈的西周文化遺存相當豐富,有灰坑、墓葬和窯址。多年來,由於新旺村從南北兩個方面向高地取土,致使村南的一段高地逐漸縮小。據瞭解,從1946年以來,該村在取土和平整土地過程中曾先後發現銅器五、六批。村南取土壕現高2.5-3米,西周文化堆積遭到嚴重破壞。鑑於此,1981年春季我們在壕邊高地鑽探,發現許多灰坑,這兩件新出的銅鼎即出於81SCX鑽H6內。
銅鼎出土地點在新旺村南250米處,上距地表2.7米。大鼎(編為一號)倒置,三足向上,口朝下,其內套裝一個蹄足小鼎(編為二號),小期正置。經發掘清理,得知這是一處窖藏坑(編號H2)地面0.9米.方向東北西南。輪廓不甚規整,平面基本為圓角長方形,長2.3、寬0.9米。底部不平,由北向南傾斜,上距地表1.9—2.7米。窖坑從中腰起向西掏挖,底寬L5米,東西剖面呈凸肚袋狀。銅鼎放在坑南端最深處。
窖坑和周圍的地層堆積說明如下:
第一層為農耕土。土質鬆軟,黃褐色略顯暗紅,厚35—40釐米。出現代磚瓦塊、瓷片、玻璃渣和鐵釘等。
第二層為擾亂層。灰黃色,較耕土色淺亮,土質較硬,厚50——60釐米。出有唐宋瓷片和少量西周陶片。
第三層為周代文化層。自南而北傾斜疊壓著黃熟土、深灰土和紅燒土,其中以深灰色土中包含的西周遺物最為豐富。
窖藏坑口出現於西周文化層的上部,距地面0.9米。方向東北——西南。輪廓不甚規整,平面基本為圓角長方形,長2.3、寬0.9 米。 底部不平,由北向南傾斜,上距地表1.9—2.7米。 窖坑從中腰起向西掏挖,底寬1.5米,東西剖面呈凸肚袋狀。銅鼎放在坑南端最深處。
窖藏坑北端上部被一唐代土室墓破壞0.4米。窖坑本身打破了一個大型的西周晚期灰坑(編號H 1),又打破了東面相鄰的一個小灰坑(編號H3)(圖一)。
從發掘現象得知,窖坑是專為埋藏這二燒土層及黃熟土層,窖坑內填一色的藍灰土,土質細軟疏鬆,與H1不同土色的地層堆積迥然不同,顯然是一次填入的。這種填土在其東鄰H3口面上的西半部還覆有薄薄一層,窖坑以西也有,這說明裝入銅鼎後,窖坑原土回填有餘,因而鋪撒在周圍的地面上。
一號鼎(圖版肆,1)方唇外折,直耳作紐索狀,圓腹,柱足。口下飾饕養紋,填細雷紋,紋飾中有六條豎突楞(圖二,5)。腹壁有兩處補鑄的塊痕,內壁鑄銘文兩行(圖二,3)。足飾獸面紋(圖二,1),一足下端稍有殘損。底外有一層煙良。通高74、口徑55、腹深36釐米,重54公斤。
二號鼎(圖版肆,2)方唇外折,立耳,圜底,蹄足。口下飾重環紋及弦紋各一道(圖二,2)。內壁鑄有銘文(圖二,4)。通高32、口徑32、腹深17釐米,重7.5公斤。
一號鼎和二號鼎顯然有時代早晚之不同。一號鼎器體高大,敦厚壯實,其造型、紋飾、銘刻都具有西周前期的特色。二號鼎的形制、紋飾均與毛公鼎、商攸從鼎、鄧伯氏鼎相同,屬西周晚期之器。
一號鼎銘最末一字磨湖過甚,疑為艮(鬻)字,見於《師趙鼎》,《玉篇》:大鼎也。銘首二字當是族徽。殷周銅器鑄此族徽者有父乙鼎①、父丁鬲②和父丁囪,鼎、鬲僅見其銘文拓片,未見原器圖式。父丁鹵1967年出土於洋西張家坡第87號西周墓,提樑為絢索狀,同出鼎、筐、尊、瓠、爵等器,其年代為殷末周初。一號鼎與父丁囪不僅時代相同,而且為同一家族之物。二器出土地點相距2.5公里,一出墓中,一在窖坑,埋鼎的窖坑當離該家族住宅不遠,張家坡應是他們的墓地所在。
二號鼎銘之團,亦是族徽,作置立戈於検中之形,銅銘中屢見,有倒置者,有立戈後向者。此鼎族徽前冠一''冊”字。
銅器窖坑出土的陶片,都是西周晩期的。如鬲為灃西VI式;盂為灃西III式、VII式;甕為灃西II式;罐為灃西V式。證以窖口出現於西周文化層最上部和打破H1的關係,可以推斷埋藏的時間應在西周末年。窖藏的原因必是出於大的政治變故。1973年新旺村北出土的一件銅盂和一件大鼎,其鼎倒置,盂置鼎內,也是一處窖藏,埋藏時間為幽王滅國之際④。這兩件鼎也應是平王東遷時為倉促逃命的朝廷貴族挖窖埋藏的。
執筆者 戴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