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866期)田玉成 | “珠光寶氣”耀故鄉
故鄉資丘——一個座落在鄂西深山清江河畔的明星集鎮(當然也含拱衛在她周圍的那些衛星村寨)。
故鄉的山水把我養大,在我心中,故鄉就是親愛的母親。
在我眼裡,母親還是個光彩奪目的“貴婦人”,因為她身上總是閃爍著璀璨的“珠光寶氣”。
而正是靠這一份華貴的氣質,故鄉贏得了四海的矚目,五洲的讚譽,可謂名滿天下、榮耀八方!
先給你說說這“珠光”的來歷吧!
把800裡清江串起來的數十個集鎮稱之為“一線穿珠”,這是出自於文人口中的一個再形象不過的絕妙比喻。
而故鄉資丘,就是這串珠子上最為靚麗的一顆。
一個原因眾所周知:資丘早期的繁盛,也就她“珠光”的形成,是靠的地利,直巴點兒說,就是得益於清江河上那處兇險的向王灘。
因為古代陸上交通不便,天賜的清江是鄂西山裡唯一的交通要道,但稍大的船上到資丘後就被向王灘阻隔,再也不能上行,只能將這裡作為終點,於是,自然天成,一個最初名為“石佔子”的集鎮便在這裡應運而生並迅速崛起,成為了鄂西地區一處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在上世紀40年代的抗戰時期,隨著南京政府遷往重慶,湖北省政府遷恩施,長陽縣政府也搬到了資丘,由此促進了資丘集鎮的進一步發展並一度達到鼎盛,先後陸續聚集有18個省份的工商業人士在此做生意。那時,資丘鎮上人流密集,棧房酒館日夜不熄火,伴著泡麻溪的流水淙淙,石板街上背腳子的打杵鑽聲通宵不停......
因而,資丘便被稱為了“小漢口”,“小重慶”,甚至“小香港”、“小威尼斯”。
我們都知道,繁榮富庶的香港被稱為“東方之珠”,那麼,“鄂西之珠”這頂桂寇戴在資丘頭上當然也是十分恰當、名至實歸的了。
發達的工商業及紅火的服務業成就了古鎮資丘,使她放射出了眩目的“珠光”!
那麼,資丘的“寶氣”又是從何而來呢?
寶氣的生成當然首先必須有“寶”。而資丘得天獨厚之“寶”就是獨特的民族文化。
說來蹊蹺,資丘此寶,同樣來自於地利。然而有趣的是:用現代時髦詞彙表述,如果說當初資丘的經濟發展是靠的開放、引進、流通的話,恰恰相反,資丘傳統民間藝術之所以儲存完好卻是得益於封閉。
這話從何說起?
原來,歷史上巴楚之爭時,日益強大的楚國不斷向西擴張,但清江上的天險巴山峽(史稱“捍關”,是巴楚界口,在資丘沿清江往下8公里處)阻住了楚軍即漢人的大規模西進。(這種狀態一直延續到近代,抗戰時期,日軍一直打到了巴山峽之下的都鎮灣,但卻未進入到資丘)。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天然屏障,才阻滯了強勢的楚漢文化對巴土文化的迅速滲透、同化、覆蓋,使珍貴的巴土文化(主要指民間藝術)——其代表性專案如撒葉兒嗬、南曲、山歌、花鼓子等得於在資丘及以上地區(包括五峰、巴東等地)原汁原味地完整儲存下來了。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陸地上的公路已是四通八達,人們的交流、民族的融合,成為了須臾之間的事。這時候世人——尤其是山外來客們慕然發現:哎呀我的天!原來昔日隱秘的山窩子裡竟還縕藏著如此奇珍異寶!一個個吃驚得差點兒掉了下巴!
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這話一點不假。人們終於認識到,這些原生素顏、未加雕飾、特色濃郁的原生態傳統土家族民間藝術,這些“野生”文化,乃是上天饋贈給人類的一份厚禮,彌足珍貴,其價值不可估量!
於是,資丘便又閃耀出了驕人的“寶氣”!
不過,各位看官請打住,聽到或看到這裡還別忙著鼓掌,因更為寶貴的東西還在後頭!
擁有“珠寶”,這還只是天時、地利的巧合促成,而更為可貴的是“人和”——即資丘人的智慧與情懷,資丘人敏銳的目光、創新的意識和他們引領世界潮流的開拓精神。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於若干年以來,國家政策稱傳統文化藝術為“封資修的黑貨”,稱民間藝人為“牛鬼蛇神”,對其是大加撻伐、貶斥禁錮乃至極盡毀損,那時,傳統民間藝術領域幾乎是萬籟俱寂、一片荒涼。
而就在這時,資丘人毅然而然地成為了時代的“拓荒者”!
他們在全國率先吹響了保護民族民間文化的進軍號,提出了保護民族民間文化“原生態”的理論,並建立了中國首家“土家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
注意!建設“文化生態保護區”,這個提法當時在全國、在世界都沒有先例;所以,實施這樣的工程專案,沒有“葫蘆”可照,沒有別人畫好的圖紙去按圖施工,所以,不是模仿,不是翻版,更不是複製貼上,而是首創!資丘的首創!
可以說,資丘文化真正的亮點、閃光點、焦點、看點乃至於綜合價值,即在於此,即“文化生態保護區”的首創!
一時間,資丘晶瑩閃光的“寶氣”引得世人矚目。
首先是各級媒體把這一專案當做了“新聞眼”而聚焦資丘。
最早是1993年3月18日的《三峽晚報》以《昔日深山人未識,今朝登上大雅堂》為題開啟了新聞報道的序幕。
隨後是《宜昌日報》的跟進。等到2000年資丘鎮人民政府《關於土家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的規定》出臺,“保護區”正式掛牌後,各級新聞單位更是蜂擁而至,爭相報道。主流媒體從《湖北日報》、湖北衛視到《中國文化報》《光明日報》《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再到覆蓋全世界的《中國日報》《北京週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等,都給予了重點宣傳。
媒體輿論的助推,迅速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
2001年11月,在全國人大的安排下,湖北省人大副主任朱純煊帶隊到資丘進行專題考察,在聽了彙報又翻看了我們以資丘鎮政府的名義釋出的《土家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規定》之後,朱主任傳達全國人大的意見說:在精神文明建設這個領域裡,在一個大山深處的鄉鎮裡,用一種“準法律”的形式來保護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這在全國還是首創,我們應對此給予大力扶持。朱主任還說:資丘的這個《規定》實際已是法律的雛形。同年12月,中共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委召開常委會專題研究決定,立即著手編制全縣“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專案規劃”。
諸多媒體報道:“由一個大山深處的鄉鎮最先發起,引來了一項聲勢浩大、意義深遠的國家文化大工程”。
美國馬里蘭大學民族音樂學博士、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蔡宗德在考察了資丘的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後曾動情地說:“就在全世介面對原生民族文化的迅速消亡而似乎束手無策時,大陸鄂西深山裡的一個鄉鎮卻創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作為一名民族文化研究者,我對此深表謝意”。
此後,在國內,一個個保護和搶救民族民間文化的浪潮就接踵而至了:2001年12月,全國人大、文化部在北京聯合舉辦了首屆“民族民間文化保護與立法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年8月,“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搶救與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又在我國成功舉辦,2003年元月20日,國家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在北京對外宣佈,由國務院批准的“中國民族民間文化搶救與保護工程”正式啟動,2003年11月,全國人大科教文衛委員會討論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法”草案,2004年4月6日,國家文化部、財政部正式下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民間文化搶救與保護實施方案》。
在此期間,在全世界也掀起了一個民族文化保護的熱潮。幾年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有關成員國參加的關於民族民間文化保護與立法的國際會議,先後透過和出臺了《努力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伊斯坦布林宣言》等多個檔案。
隨著資丘“實驗基地”裡工作的全面推進,資丘“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名聲越來越響,2003年8月5日,湖北省文化廳用54號《文化資訊快報》將長陽資丘建立“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情況向湖北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文化部做了專題彙報,跟著,《中國文化報》等媒體又做了重點宣傳。2006年7月14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在入口網站發表新聞稿:《撒葉兒嗬、南曲在德國引起轟動》......
就這樣,資丘的“文化生態保護區”一舉成名天下知了。
資丘的這一專案,從理論到實踐都取得了重要成果,獲得了巨大成功,自然也引起了專業人士們的廣泛關注和濃厚興趣。同時,得到了權威的專家學者們的認可,也更進一步鐵定了這個專案的實施,絕不僅僅是資丘人的“自嗨”,而確確實實是對全世界、全人類做出了重要貢獻,有著劃時代的深遠意義!
幾年來,大量以長陽資丘的“原生態”理論和“保護區”建設為研究物件的文章和著作相繼問世,早期的如原中南民族學院(現中南民族大學)校長、全國著名的民族學家彭英明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孫珊珊合撰,發表在國內著名期刊《人類學與鄉土中國》上,題為《文化資丘:土家族鄉土文化建設考察》的長文,此文在對資丘保護區建設進行了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對此專案做了充分肯定和讚賞,在全國廣有影響;之後如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由中南民族大學博士、湖北經濟學院副教授鄧小豔撰寫的《場域視角下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研究——以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為個案》一書,內容則更為全面細緻,此書長達25萬字,是目前為止我所知道的最為成熟的研究成果。還有三峽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趙軍教授發表在《三峽大學學報》上的《從資丘經驗到長陽模式——文化生態保護區的範例生成與經驗推廣》和《三峽論壇》上《場域視野下文化生態保護區的資丘經驗》兩篇文章,因作者調研細緻,內容都翔實而準確,也有很好反響;而由全國人大辦公廳的田曉弘撰寫,國家民委的機關刊物《中國民族》刊發的《田玉成和他的保護區》一文,更是把對資丘民族文化保護工作成果的肯定與讚許推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歷史並不是可以任人捏搓的橡皮泥。社會科學的成果同自然科學的結論一樣,也必須是經得起嚴密考證,嚴絲合縫、絲絲入扣並能得到世界公認的。
2019年5月24日,隸屬於國家文旅部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發表了題為《書寫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新篇章》的文章,其中一段寫道:“改革開放40年來,在非遺保護領域,在維護文化的多樣性方面,中國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締約國,向世界貢獻了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其中較為深遠的是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設工作。”
說實話當初看到這條訊息時,我激動不已,直至潸然淚下,我為資丘人驕傲,為資丘人自豪,為故鄉能得到如此之高的評價而心潮澎湃,這是資丘幾代人接力奔跑,經過半個多世紀艱苦卓絕地努力才取得的成就!
藝術無國界。真正有價值的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是全人類共同擁有的精神財富。(至於什麼才是“真正優秀的”,可能根據認識的程度和深度各人有各自不同的界定)所以,我們率先發起的,保護珍稀的、特別是瀕臨滅絕的傳統民族文化藝術品種的工作,終於得到了國家乃至全世界的充分肯定。
當然,對於資丘人的這些成果,國家也給予了相應的獎勵和表彰。如今走進資丘,在古色古香、醒目打眼的中國首家“土家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牌坊內,一般省級及以下、名目繁多的各種匾牌就不列數了,只說那些“國字號”的如:“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全國“群文之星”等;如果你走進資丘民族文化展覽館,你還可看到那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的幾塊獎牌,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幾枚紀念章,由國家民委、人事部、文化部等頒發的數張獎狀。當然人們發出驚歎的原因還有她的反差——這些最高規格的榮譽,都是懸掛在大山深處一個小小的鄉鎮文化站裡,所以,便更加彰顯出了它的分量以及耀眼的光華!
日前,資丘鎮第46屆民族文化藝術節又成功舉辦,我雖流落他鄉,但作為此項活動最初的發起者、策劃者、組織者,仍有諸多對此感興趣的好友致信垂詢相關內容,於是我撰下此文,並藉助《印象紅磨坊》平臺釋出,權作“統一回復”,雖說的只是些陳年舊事,但或許能溫故而知新!
願故鄉母親青春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