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的蘋果釋出會上,最大的亮點有兩個:一個是擁有“智慧手機中最快的晶片”,足以支撐在拍攝方面的一些小飛躍;另一個就是相比上一代iPhone系列的釋出價格,不但沒漲價,反而降價了。
最新的A15晶片,雖然在釋出會上沒有透露太多資訊,在效能方面,也罕見地沒有跟上一代A14比較,而拿競爭對手來比較,號稱“比最接近的競爭對手快 50%”。以往蘋果在CPU效能不及高通的時候,尚且敢於一再打破價格天花板。為什麼現在擁有“最強晶片”了,反而沒有漲價的底氣呢?
關於iPhone 13系列的降價,有各種猜測;也有因此而引發的對科技創新的悲觀,對消費市場、乃至對經濟的擔憂。
降價猜測1:匯率
iPhone 13系列的美元釋出價相比前面兩代並沒有變化,但人民幣釋出價卻是肉眼可見的降價,所以首先讓人想到的就是匯率問題。
iPhone 4問世以來的這11年裡,人民幣兌美元一直都穩定在6~7的區間,所以蘋果基本不管匯率的問題,反正今年吃點小虧、明年佔點小便宜,平均下來就是穩定按6.5的匯率賺人民幣。
但現在大趨勢發生了變化,數字貨幣的加速推進,意味著人民幣不再想以美元為錨,要在中長期升值的過程中提升國際貨幣地位,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也就是說,這兩年匯率從7升到接近6之後,後面大機率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跌回7,而是至少穩定在6的時代,甚至要開啟5的時代。
對於蘋果這種成熟的全球業務巨頭,匯率因素一定會重視,而且經驗豐富。假設未來一年匯率重心從6.5升到接近6,那麼新蘋果普遍5~8%的降價幅度,就正好對得上。
有顯而易見的、正當的降價理由,那麼降價就意味著銷量增加。在全球幾家獨大的手機市場裡,銷量增加還意味著能搶奪寶貴的市佔率。
降價猜測2:稅收政策錯位
在蘋果官網買過手機的都會有印象,售價裡面有標明“含增值稅及其他法定稅費”,而只要稍微算一下就會發現,這裡面其實主要就是13%的增值稅,“其他法定稅費”幾乎可以忽略。
“含增值稅及其他法定稅費”這一項在蘋果的美國官網和香港官網都沒有的。因為美國和香港都是徵直接稅(各種所得稅、利得稅)為主,沒有采用增值稅稅種,他們認為這個稅種對消費者不公平,因為企業會把增值稅直接加到售價裡,由消費者承擔。
但客觀來說,即使轉換成企業所得稅,企業同樣會把稅負轉嫁加到售價裡。企業和消費者之間,誰承受更多的實際稅負,只取決於哪一方更強勢而已,跟稅種的形式根本沒關係。增值稅倒是能在售價裡一眼看清有多少,反而企業所得稅轉嫁到售價裡,那樣更不透明。
題外話了,回正題。
對比一下港行和國行的售價,你就會發現港版iPhone價格裡雖然沒有增值稅,但是相比於含增值稅的國行售價,正好就是少了10%左右的關稅。(這也正好印證了前面的結論)
我國從兩年前就把最高檔增值稅從16%下調到13%,現在還是處於寬財政週期,即使不繼續減稅,至少是不可能整體加稅的。
而美國方面,對企業的加稅雖然還沒最終定下來,但這只是早晚的事情,而且一定不會很晚。這就是中美稅收政策的錯位。
前兩天美國最新版本的加稅方案提到,要把最高檔的企業稅率從21%提高到26.5%。所謂最高檔的企業稅率,是適用於收入超過500萬美元的公司,蘋果毫無疑問就是這一檔的。
蘋果手機一年釋出一次,並不是一天就賣完的,這是得賣一年的。所以必然會考慮不久後加稅的影響,會把加稅部分轉嫁到產品價格裡。iPhone的美元售價不變,售價裡的稅負比例增大,所以實際上,iPhone 13是真的降價了。
換算到咱們這邊的國行售價,由於裡面的稅負比例沒有增加,所以售價就要相應下降。
個人看來,兩種猜測都各有站得住腳的道理,其實沒必要非得分出個對錯。因為聰明的庫克,就不能兩方面的問題都想到,最後才決定降價的嗎?
iPhone 13系列的降價,意味著手機的技術創新已走到盡頭?
雖然有正當的降價理由,但還是不可避免地引發了人們對科技創新的悲觀情緒,讓人覺得至少在手機這個代表性的科技產品上,技術創新是不是已經走到盡頭了?
事實上,從iPhone 4以來,蘋果就基本保持著隔代創新的節奏。例如4是創新,下一年的4S就是完善;5是創新的一代,下一年的5S就是完善為主……
這種節奏到X的時候開始放慢:X是創新的一代,XS是完善為主,11的PRO系列只是機型上的創新,而底層技術依然只是進一步完善,所以iPhone 11一直號稱是“價效比之最”。
iPhone 12又是底層技術創新的一代,而iPhone 13只是以完善為主的一代。以往蘋果手機每一次突破價格天花板,都發生在底層技術創新的一代,而作為完善的產品,價格一般都會與上一代持平。
所謂的“底層技術”,主要就是指晶片製程工藝,A14用的是5nm處理器,A15用的還是5nm處理器,即使多幾個核心、比競爭對手快一大截,也無論如何都突破不了5nm的極限。
底層技術沒突破,做再多的最佳化和完善都沒有漲價的底氣。晶片製造的摩爾定律放慢了,蘋果的最佳化技術再好,也不得不跟著放慢突破的節奏。這也是為什麼昨晚講半導體邏輯的時候,把晶圓製造環節定義為半導體行業的核心資產。
所以並不是手機的技術創新走到盡頭,只是被底層技術摩爾定律放慢而限制了節奏而已。
這裡順便聊聊為什麼蘋果的晶片能“比最接近的競爭對手快50%”?
貿易戰幫蘋果乾掉了高通?
貿易戰,以及後面的科技戰,不僅讓咱們的華為很難受,也讓美國的高通很難受。打到最後,高通簡直是哭著求白宮允許他們賣晶片給我國。說起這事情,其實晶片不是他們製造的,高通只是晶片設計公司,他們設計好了,還得讓代工廠幫他們做出來。
高通雖然極其優秀,但不是處於最核心的卡脖子環節,所以也沒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蘋果與高通最大的不同是,他雖然也是做設計晶片,也是需要臺積電幫忙製造出來,但他的晶片是自己用的;而高通的晶片只是賣出去的,最大買家還正是我國。所以一個貿易戰就把蘋果與高通的差距狠狠拉開。
研發投入雖然只是沉沒成本,但是對科技企業而言,特別是競爭激烈的巨頭之間,那簡直就是企業的命脈,也是決勝的關鍵。別看高通即使2018年鉅虧,也保持每年50多億的研發費用,好像在研發投入上沒受什麼影響?對比一下蘋果就會發現差距在什麼時候開始拉開:
由於沒有受到那兩年的巨大沖擊,蘋果的利潤能支撐他保持每年增長15%左右的研發費用。在吸納高階人才方面,顯然就是此消彼長的格局。幾年下來,蘋果晶片的效能不但反超高通,甚至距離逐漸拉開,而且這種距離,高通已經看不到能重新縮小的希望……
對消費市場的擔憂
如果以美東時間計算,就在釋出會的同一天,我國還公佈了一個很“悲觀”的資料——反映消費市場景氣程度的重要資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幅遠低於預期,而且重新整理了近一年來最低的同比增速。
這兩件事放在一起,讓市場突然對今年剩下這幾個月的經濟非常擔憂,特別是對消費股,甚至形成新一輪的恐慌。有KOL已經看到年底,認為至少要到明年,社零資料才會好轉,消費股也要到明年才有希望復活。
但只要仔細去剖析一下社零資料,好好觀察一下社零資料跟消費股的關係,就不至於這樣盲目悲觀。這方面我們週末再細聊。
今晚就先聊到這吧。對文章內容有疑問或者指正的,繼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