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人你爭我奪,奔波勞碌,不過都是為了名利二字。追求功名利祿之心,人人皆有,不過是有些人輕,有些人重而已。
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傑,都是因為過不了名利這一關,才半途而廢,身敗名裂。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世人不能看淡名利,不能看透禍福。
晚清中興之臣曾國藩說過:“獨享大名為折福之道,與人分名即受福之道。”名利和福分不是搶來的,而是讓來的,如果獨自享受盛名,就會減少福分;如果能和他人分享名望,就會得到福分。
這個道理,其實並不深奧,仔細觀察一下現實中的生活,就都明白了。
比如有的人喜歡爭名奪利,但你越是爭,就越有人跟你爭,你越是爭,別人就越不服你,最後大家都看不上你,都和你爭,你最後什麼都爭不到,還得落個不好的名聲。
而有些人呢,比較淡泊名利,別人越是給,他就越是讓,他越是讓,別人就越是給,覺得這人不貪,這人可靠,最後反而名利雙收,都得到了。
曾國藩在他的家書中說道:“惟勤儉二字,可以持久”。人艱難困苦之中,能夠安貧樂道,固然可貴,但如果身處富貴發達之時,還能堅守勤儉二字,那就更為難能可貴了。對於名利,曾國藩就看得很淡。他曾經說過,在平常農家和官宦世家之間,他寧願選擇自己是世代農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就是因為他看透了名利的本質,知道這些身外之物,只會勾起人的慾望,讓人迷失人生方向,其弊端是遠遠大於利益的。
《紅樓夢》的《好了歌》有一句說道:
“世人都說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這句話生動地形容了人們對於功名利祿的執著程度。如果過分追求名利,即使是神仙,也無法真正瀟灑起來,如果內心有所羈絆,心靈就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
人生在世,若為功名利祿勞苦奔波一生,等到生命結束的那一天,就會發現自己的人生,是多麼的空乏無味,多麼的沒有意義。名利再好,也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東西,沒必要為了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搭上自己一輩子的幸福和追求。
曾國藩曾說:“有難同當,有功獨享,是事業的大忌”。如果我們能夠看破名利禍福,不把名利看得太重,做到淡泊寡慾,知足常樂,就會發現,人生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都被我們忽略掉了。所以人要學會惜福,要學會與人分享,學會淡然面對人生,只有這樣,生活才能變得簡單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