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讀特
《阿富汗訪古行記》 劉拓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21年6月版
在讀劉拓的新書《阿富汗訪古行記》前,許多人或許都跟我一樣,以為這只是一本由流量和獵奇心理烹飪的閱讀快餐。事實證明並非如此——這是一本讀起來酣暢淋漓,並富含人文思考、耐人尋味的優秀遊記作品。隨著書中作者旅行的深入,讀者的情緒也竟能隨之持續高漲不衰:一次次地點的變化,一處處遺蹟的到達,一串串人情的冷暖,“這些細節太過豐沛,它們從我的腦海中傾瀉到紙上。”劉拓在書中後記寫道,“客觀地記錄和調查,平靜地接受旅途中遇到的種種故事,就已經足夠精彩。”而旅行作家劉子超則評論道:“劉拓在此書中展露的好奇、敏銳、勇氣和隨遇而安的個性,讓人想到眾多偉大探險家的青年時代。”
阿富汗作為我們的神秘鄰國,因為戰爭的原因,一直是多數人望而卻步的地方,同時它也是絲綢之路上東西方文明匯聚之地。其實由於連年的戰爭破壞,相比於周邊它並不以文物古蹟見長,但因位置獨特,歷史上建都王朝眾多,這裡殘存的古蹟頗有特色。如貴霜王國的核心區巴爾赫留下了大量希臘化和佛教文明的遺蹟,犍陀羅藝術發源於此;伊斯蘭化之後,伽色尼王朝、古爾王朝都建都於阿富汗;帖木兒的帝國後期的赫拉特,形成了阿富汗內涵最為豐富的古城;阿富汗本土的杜蘭尼王朝和巴拉克宰王朝在坎大哈和喀布林留下了大量近古時期的重要建築。各大文明的印記深深烙印在這片土地上,這裡的文明形成了世界上最具國際性多樣性的特點。直到今天,大國利益角逐依舊深刻影響著阿富汗的命運。
2014年和2017年,劉拓兩次前往阿富汗,他對這些遺蹟的詳細考察令我們看到了阿富汗歷史令人震撼的文明表現,而書中所配的諸多高畫質照片雖然精彩,但也只是冰山一角。
由於阿富汗局勢複雜,作者的兩次訪古行旅充滿冒險和艱辛,而普遍的貧窮和宗教的保守,也讓這裡有著獨一無二的風土民情,也是令諸多對古蹟不太感興趣的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作者不僅在這裡見到了喀布林巴扎裡的鳥籠、坎大哈開齋時的邦克、賈姆宣禮塔下過河的溜索,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在宗教與世俗糾纏下不知讓人以何種態度去面對的阿富汗社會和各色人群。可以說,作者在書中為我們撕開了阿富汗這一世界上最複雜、最脆弱的一角,為我們展現了阿富汗內部的複雜多樣性,飽含對過往和現實的思考。
舉例來說,作者前後遇到的幾位司機,側面反映了不同民族和階層對時局的不同態度和不同處世方法,中立、會英語的塔吉克司機胡賽尼與奸猾的阿桑顯然不同。作者寫到他在塔利班源地坎大哈的普什圖人那裡,令人意外地收穫了旅途中最熱情的經歷:小商小販的照應,陌生路人的問候,以及小夥兒阿卜杜拉的貼心陪伴。阿卜杜拉和他的朋友們對塔利班的不反感和同情態度,也反映了多數普什圖人的態度。書中有些章節讓人感覺驚險萬分,當然,也有諸多美好輕鬆的世俗生活場景,如河邊、山谷的旅遊與野餐,並不會讓人忘記這裡隱藏的暗殺和街頭爆炸危機。雖然本書以探訪古蹟為主,但這些穿插的當代生活體驗,為我們理解異域提供了有益的視角。見識過,體驗過,不妄加評判,這是作者對異域文化的尊重。
這些作者所呈現的阿富汗的精美古蹟和精彩故事,是此書、此作者,也是阿富汗人的寶貴財富。劉拓的文字平實、嚴謹,沒有任何花哨和俏皮的成分,不煽情也不故作深沉。有人會不喜歡這種平鋪直敘,認為像流水賬,其實這也是作者的選擇。他希望能像自己最喜歡的遊記作家伊本·白圖泰遊那樣,儘量用數字、用形狀等做客觀的記錄,在歷史和地理的框架下,調查遺蹟的分佈和現狀,線索清晰,材料紮實。
其實,本書更像是一部介於專業的考古調查報告和旅行文學之間的作品。但劉拓的直率單純和對文物的痴狂,依舊從這樣的文字的字裡行間流露出來:因為被軍人扣押耽誤了接下來的行程,他竟能被氣得哇哇大哭、毫不掩飾;為了及時趕回,他寧願夜間跟隨陌生人走危險叢生的巴米揚南線;在有士兵巡邏的加茲尼城堡,他竟利用士兵背過身的機會,輪番拍攝;為了看心心念的賈姆宣禮塔,能夠和陌生計程車兵一起空著肚子來回在10個小時的皮卡上顛簸……一個膽大、心細、專業、純粹且隨和的90後青年形象躍然紙上。除此之外,作為一本遊記,書中大量的景色描寫也可圈可點,令人遐想、豔羨。
(原標題《從精美古蹟中看阿富汗過往和現實 》)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