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說說發燒耳機。
我去看高價的發燒耳機的音質(商品)評價,看到很多朋友會留言說,“自己是木耳,聽不太出和一般耳機的區別”,但看他的描述,還是對音質很滿意的。那麼動輒上千甚至過萬的高檔的耳機和一般幾十塊幾百塊的耳機,有什麼區別?我覺得絕大多數人的聽力都是接近的,不是人們真的“木耳”聽不出,而是不理解音質。
誤區:音質好就是低音重
很多人對低音的量感非常敏感,從幾十塊的耳機到了一千塊左右的耳機別的都分不出,會誇一句“低音很好”。但“很好”這個詞太片名了,具體好在哪?他分不出。低音的量感對於塑造聲音的紮實感,氛圍感,節奏感都很有幫助,如果一個耳機低音很少,鼓點聽起來就會比較嘈雜,聲音很偏上盤就會覺得不自然不耐聽。因此人們很容易區別低音的量感多少,往往預設會認為,低音足就是音質好。
其實不然,這裡展開講可以說量感、質感兩個層面。低音好不僅需要有一定的量感,還原鼓點的音色。還需要有一定的質感。質感是靠“下潛”“彈性”“速度(瞬態)”等來完善的。好的低音並不是靠堆積量感來塑造,而是有足夠好的下潛,和不錯的彈性,和適當的速度。
下潛就是低音可以到達足夠低的赫茲,下潛不好,大量的低音就會讓人覺得轟頭,腦袋嗡嗡作響,天橋上賣的冒牌的BEATS的錄音師,差不多就是這種音質。
而彈性跟瞬態有關係,瞬態好的低音覺得回彈快,節奏感強烈,瞬態太差,就會覺得低音拖沓,和量感堆積,就容易讓人產生不適。
SONY的MDR-SA5000,就屬於那種下潛很好,但是低音量感很少,瞬態很快的低音,它的聽感上,可能缺乏一種飽滿的感覺,卻會讓你覺得速度感非常快,節奏感很強。
清晰度和解析力:小白容易搞混
很多入坑的發燒友都喜歡探討解析力,說XX耳機解析力多麼多麼好。其實,有些時候說的是耳機的清晰度而不是解析力。解析力是解析資訊的能力,清晰度是一個平面的標準。舉個例子,音特美的ER4,它平滑的高頻擁有不錯的清晰度,但整體卻很難說擁有很強的解析力。它單單元產生的細節的質感,和後來多單元動鐵耳機比起來,就相當單薄。我覺得它只是在清晰度這一專案上有優勢,但不是解析力。
再打個比方。同一個6100萬畫素的微單,用一個狗頭和一個牛頭拍2張照片,這個微單本身解析度非常高,它成像的風格就是清晰銳利的,你可以說它拍的照片非常清晰,但狗頭和牛頭拍的照片一對比,你就會覺得牛頭髮揮的才是真正的“解析力”。
動態:小白可能聽不懂
動態和聲場表現可能是最能體現一般耳機和高階耳機素質差異的地方了。我先入手的DIY 14單元的入耳耳機,感覺解析力比起以前的4單元TOGO 334!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動態輸了一大截,因此我認為DIY耳機更加高檔。
聲音的動態就是從最輕到最響的差值,這樣說可能難以理解,換個說法就是,響亮的時候是不是可以達到足夠響亮。這個聽各種歌曲,到達高潮部分的時候,是不是“足夠嗨”,就可以很快AB對比出。同樣的高潮部分,在推到差不多音量的水平的時候,哪個表現的更加沉穩,拿捏有度,哪個耳機的動態就更出色。很多人對比的是大編制的古典音樂,但我覺得,聽流行歌曲一樣很簡單可以對比出高檔耳機的動態和一般耳機動態的差異……一般耳機,歌曲播放到高潮,就會覺得平平無味,高檔耳機,總能讓你覺得身臨其境,非常享受。
聲場就是耳機在你腦海裡塑造的空間感的大小。這個和高音的質量有很大的關係。高音的動態出色,解析也好的話,聲場往往會比較大,高音過於暗,動態差,結像差,就會覺得耳機發蒙,聲場狹小,並且缺乏細節。
理解音質,才是發燒的第一步
其實發燒的第一部,確實是瞭解一些音訊知識,而不是聽更加高檔的耳機。理解什麼是好的音質,形成準確的“聽音觀”,才是避免在發燒過程中走彎路的辦法。發燒非常主觀,但不能忽視了客觀的常識和知識,它也並不是完全是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