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程序中,我們的祖先面對神秘的大自然,沒有退宿,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探索、認識自然發展的規律,並且順應自然,適應自然,在嚴酷的自然中生存了下來,逐漸脫離了動物與生俱來的野蠻行徑,用智慧建立起了有規則的社會。
在這個漫長的演變過程中,受認知水平限制,以及對大自然神秘的敬畏,我們的祖先對大自然中出現的一些他們不能理解的現象,進行了他們認知範疇內的推理和想象,形成了具有神秘色彩的神話傳說故事,口耳相傳,直至今日。
傳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世界變得是豐富多彩了,也熱鬧了。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人世間四時不分,晝夜混亂無序,人們的生活非常艱難。
正在人們苦不堪言的時候,天地間出現了一個巨神——燭龍。燭龍長得非常奇特,人面蛇身,兩隻眼睛十分明亮。只要他睜開眼睛,世間就被照的如同白晝一般;只要他閉上眼睛,夜幕便籠罩大地。他呼一口氣,夏天就來臨了,吸一口氣,大地便被冰雪覆蓋,大自然就在燭龍的一呼一吸中,有節奏、有規律的迴圈往復,運轉不停,也就是春、夏、秋、冬四季迴圈。因為燭龍的出現,人們從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種秋收,過上了自給自足的生活。
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我們都知道,四季和晝夜是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和自轉的結果,只要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和自轉不停止,春、夏、秋、冬四季和晝夜的交替迴圈,週而復始,就不會停止。
因此就有了: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還有一種傳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太累了,倒在了地上上,他的身體和大地接觸之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撥出的氣息,便成了變換四季的風和雲;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轟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四肢,便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液,便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古人用東、西、南、北來表示方位,並由這四個方位又衍生出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位,有了這八個方位,以我為中心,任何人或者其他所處的地點位置就不難描述清楚了。
除了用來描述地點和位置,在我國古代,不同的方位還有著不同的象徵意義。我國古代以南為尊,北面則有戰敗、失敗之意。《論語·雍也第六》中就有“子曰:雍也可使南面”。意思就是“孔子說:冉雍嘛,可讓他居官治民”。
因此,古代帝王的座位以及宮殿,都是面朝正南面,即坐北朝南。皇帝登基稱“南面稱尊”,而打仗失敗、臣服他人則稱“敗北”、“北面稱臣”。
除了南尊北卑之外,古人還以東為首,以西為次。比如皇宮裡,皇后或者太子住的宮殿稱為“東宮”,其他嬪妃住的稱為“西宮”;供奉祖宗牌位太廟,也是建在皇宮東側。在民間,尤其是北方民間蓋房子建院子,也是如此,一家最有地位的長輩,一定是住在“正房”,也就是坐北朝南的房子,依次按長幼順序,住東西廂房;女兒出嫁,一定是在“東房”,諧音“洞房”……
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固然重要,但它們都對應著同一個“中”。因為“中”是平衡點,只有“四方”與“中”對應,才能“和諧”。
比如“中國”,不單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據考古學家考證,“中國”一詞,在西周初年就已經出現。其主要的含義,是說我們這個國家居於世界之中。這是中國古人對世界的認知,認為中國就是世界的中心。
比如北京紫禁城的佈局就體現了這種“和諧”思想。紫禁城處於北京的中心,故宮太和殿又處於紫禁城的中心,皇帝的蟠龍寶座則處於太和殿的中心。皇帝居中而坐,天下四方來朝,即“此四方,應乎中”。
這就是: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除此之外,古人還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基本物質(即“五行”)構成。認為“五行”變幻無窮,玄妙莫測,世間萬物的生息變化都離不開它們。
同時,古人還認為“五行”既相生,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又相剋,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於是就有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以及“真金不怕火煉”等等之說。
透過長期實踐,古人還認識到了“五行”中每一行都有其獨特的特性,並利用這些特性為人們服務。如“木曰曲直”,也就是說“木”具有生長、生髮的特性;“火曰炎上”,則說“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土愛稼穡”,說“土”具有種植莊稼、生養萬物的特性;“金曰從革”,是說“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水曰潤下”,說明“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
“五行”之間,除了與內相生相剋,與外還與“五數”、“五臟”、“五官”、“五味”、“五情”、“五色”等等相對應:
五行:水 火 木 土 金
五數:一 二 三 四 五
五臟:腎 心 肝 肺 脾
五官:耳 舌 目 鼻 唇
五味:鹹 苦 酸 辛 甘
五情:驚 喜 怒 悲 憂
五色:黑 赤 青 白 黃
……
由此可見,每一樣東西都對應著“五行”裡面的一個元素,同時對應著一個數字。
比如我們每一個人的生辰年份,都對應這一個命格,如今年是公元2021年,干支紀年為辛丑年,“五行”為土金,即天干五行為金,地支五行為土。不只每一個人出生的年份有對應的“五行”元素,就是出生的月份,甚至出生的時間,都對應著“五行”裡的一個元素,這就是“生辰八字”。
再比如,秦始皇認為秦朝是水運,或者說是水德,而水對應的顏色是黑色,所以我們看秦朝的影視劇,秦始皇穿的的衣服是黑色;而水對應的數字順次下來是“六”,所以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設三十六郡。
同樣,漢朝建立後,漢朝人認為漢朝是土德,因為“土克水”嘛,所以漢朝皇帝就穿黃顏色衣服即“黃袍加身”……
還有浙江寧波聞名於世的藏書樓——天一閣。為什麼叫天一閣呢?因為書籍最怕火,而數字“一”對應的是“水”,“水克火”,就是這個道理。
……
由此可見,對於中國人來說,“五行”之說就像一張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的深入人心的網,籠罩著古代甚至現代中國人的思想,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使我們很難跳出“五行”外。
這就是: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如果一個人不講仁義道德,也不守禮儀,不遵守社會秩序,那麼社會就會大亂。所以,智和信必須以仁、義、禮為前提,才可以是一種優秀的品質。”
在“五常”中,“仁”指的是愛心等善良品德;“義”指的是正義,合宜的道德、行為或道理;“禮”指的是禮法,即一切都要按照禮法得要求行事;“智”指的是智慧,在處事過程中,要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信”指的是誠信,凡事不自欺亦不欺人。
《論語·顏淵第十二》中對於“仁、禮”有過諸多描述:
(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意思是說: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說:“約束自己而復歸於禮就是仁。一旦約束自己而復歸於禮,天下人就會用仁來稱讚他了……”
顏淵說:“請問修養仁德的具體細節。”孔子說:“不合乎禮的事不看,不合乎禮的話不聽,不合乎禮的話不說,不合乎禮的事不做。”
(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意思是說:仲弓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出門在外要像接見貴賓一樣敬慎,役使老百姓要像承當大的祭奠一樣小心。自己不願承受的事物,不要強加給別人。在諸侯之國做官不招怨恨,在大夫之家做官也不招致怨恨。”
(3)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4)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意思是說: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私下相處要端莊嚴肅,辦事要認真敬慎,待人要誠心實意。即使是到了落後的夷狄之國,也不可放棄這些。”
(5)《孟子·性無善無不善》中說過:“……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
由上可知,“仁”在儒家思想中是最最重要的,之後更是成為諸多美好事物的代名詞。比如“仁人志士”、“仁心仁術”、“殺身成仁”“仁義之師”、“仁者無敵”……等等。而“仁、義、禮、智、信”這個次序在傳統中國思想中,是不能變換,不容紊亂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錢文忠教授在“解讀《三字經》”中是這樣解釋的:“這個次序中有著傳統中國思想的一種精義所在。按照儒家思想,智慧和守信是好東西,但是必須以仁、義、禮為前提,否則智和信可能是很可怕的。”
“如果一個人不講仁義道德,也不守禮儀,不遵守社會秩序,那麼社會就會大亂。所以,智和信必須以仁、義、禮為前提,才可以是一種優秀的品質。”
歷史上關於這樣的故事很多,這裡就不再贅述。
當然,在中國古代,“五常”主要是針對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董仲舒同樣也認為,“五常”是不能紊亂的,否則會引起社會的動盪,輕則發生家庭、地方衝突,重則會導致統治者地位不保。所以,“五常”對於維護封建社會的穩定和統治者的統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我們在學習和繼續傳承傳統文化思想的過程中,要學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感謝您開啟我的文章,喜歡我的文字,就關注我,點個贊,歡迎點評,歡迎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感恩支援,感謝分享,祝福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歡迎您點選我的其他圖文,感謝關注,感謝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