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總有人過著你想過的生活,也有人也經歷過跟你相似的經歷。比如說關於那些年不得不放棄的夢想。
《當我像鳥飛向我的夢》就是一本喚醒讀者心中夢想的書,它是一本厚厚的繪本,也是一個真實到沉重,而又讓人受到鼓舞,充滿希望的書。
手心裡藍色黏土捏成的那隻小鳥,是貝爾塔要送給媽媽的禮物。媽媽久病臥床,因為媽媽所患的病有傳染性,想抱抱媽媽的需求成了奢望。
但是媽媽的房間是溫暖的存在,因為媽媽會支援貝爾塔畫畫。畫畫也是貝爾塔的愛好,當被爸爸安排去放牛的時候,她就拿出畫筆和素描本開始作畫。那是她感受大自然,沉醉繪畫世界裡美好的回憶。
但是,大姐會認為我遊手好閒,美術老師也否定我的想法,萬幸,貝爾塔遇到了懂她的舅舅,一個像魔術師一樣會畫畫的普通農民。
在舅舅的引導下,貝爾塔對繪畫的熱情更高漲,成為畫家的夢想也日益明晰和強烈。
只是在當時瑞典的鄉村,尤其是貧苦家庭裡的女孩,大眾的觀念上就是將家庭放在首位。打理農場、收拾家務、照顧家人。與農場裡枯燥的家務相比,貝爾塔更熱愛繪畫、閱讀和音樂。她更想要去巴黎那樣的藝術殿堂深造,而不是被困於偏僻狹小的農場,接受成為家庭主婦的命運。
上天眷顧,貝爾塔被醫生所賞識。醫生誇讚的“那些話彷彿柔軟的羊羔皮,包裹著我的那顆漸漸冷卻的心。”
雖然有醫生的鼓勵,媽媽的去世,爸爸的反對,貝爾塔只能沉默,將渴望深埋心底,可那樣的生活失去了意義,知道貝爾塔開始叛逆的抗爭。最後她得以朝向自己的夢想飛去,如同那隻捏在手裡的藍色黏土做的小鳥,舒展開翅膀飛了起來。
《當我像鳥飛向我的夢》是浪花朵朵出品的傳記繪本。內容是根據瑞典藝術家貝爾塔·漢松真實故事創作,文字簡短富有詩意,與相得益彰的繪畫搭配,再現了一個小女孩懷揣夢想與現實抗爭的勵志故事。
看到這本書的時候,自己類似的經歷也被喚起,可惜的是已到中年的自己,早就放棄了孩童時候純真的夢想。
曾幾何時,內心裡也有個畫家夢,看著自己心裡的景象出現在畫紙上,用自己喜歡的顏色隨心所欲地塗抹,灑脫地表達著自己。
遙記得,最開始跟父母說想要學畫畫的時候,他們的驚訝和不屑。對於農村的父母來說,畫家都是留著長髮不修邊幅地遊手好閒的形象。主要的是他們看不到畫畫這種虛無東西的現實意義。
從這本書裡,讓我看到相似的經歷,那些為了家務而不能看書的無奈,為了忙農活父親提出讓我休學的無助和沉默。
孩子的愛好和夢想,在家長眼裡常常不被重視,他們視為無意義的事情,可能這正是孩子為之努力的意義所在。
在書中,有引用貝爾塔在日記裡的話:“我心中的鳥兒從此展開翅膀,飛往心之所向的任何地方。”
鳥兒也是貝爾塔繪畫世界裡常出現的主題,鳥兒代表著衝出牢籠的自由,為之奮鬥的遠方。
作為父母,不要禁錮孩子的夢想,作為孩子,也不要輕言放棄。如果心裡有個飛翔的夢,就盡力地去舒展翅膀,飛向自己充滿熱情和幸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