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兒童常見
傳染病防控要點
一場秋雨一場寒,不知不覺深秋已來到我們身邊,冬季也正在來臨。由於晝夜溫差大,氣溫不穩定並逐步降低,各種病毒傳播風險大大增加,這使秋冬季成為傳染病高發季節,那麼秋冬季兒童常見傳染病有哪些?這些傳染病又是透過什麼方式傳播?家長們如何幫助孩子預防傳染病?彆著急,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一一解答。
瞭解一下~
一、腸道系統常見傳染病
1.諾如病毒胃腸炎 諾如病毒胃腸炎是由諾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每年11月-次年4月是諾如病毒的發病高峰期。具有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涉及範圍廣等特點。諾如病毒胃腸炎最常見的症狀是腹瀉、嘔吐、反胃、噁心和胃痛其他包括髮熱、頭痛和肌肉痠痛等(兒童感染後以嘔吐為主)。諾如病毒感染潛伏期較短,通常為24~48小時。
傳播途徑 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接觸感染諾如病毒的病人,比如處理病人的嘔吐物或排洩物,透過攝入糞便或嘔吐物產生的氣溶膠或間接接觸被排洩物汙染的環境傳播;也可透過食用和飲用被病毒汙染的食物和水傳播。
預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手衛生是預防諾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諾如病毒傳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用肥皂和清水認真洗手,尤其在如廁和更換尿布後,以及每次進食、準備和加工食物前。水果和蔬菜食用前應認真清洗,海產品應深度加工後食用。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家中如有腹瀉患者應遠離廚房或食物加工場所,同時用含氯漂白劑或其他有效消毒劑清洗消毒被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汙染的表面,並在清洗後認真洗手。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嬰幼兒腸道傳染病,全年均可發生,一般5-7月為發病高峰,南方地區在每年的10-11月還會有一個發病小高峰。5歲以下兒童是易感人群,3歲及以下嬰幼兒發病率最高。主要症狀為發熱,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口腔黏膜或咽峽部出現散在皰疹。可伴有咳嗽、 流涕、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部分患者僅表現為手、足和臀部皮疹和/或咽峽部皰疹。手足口潛伏期一般為2~10 天,平均3~5 天。
傳播途徑 主要透過密切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觸被其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環境而感染;還可透過呼吸道飛沫傳播;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汙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預防措施 良好的個人和環境衛生是預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勤洗手、勤通風、保持良好的手衛生,避免接觸患手足口病的兒童,流行期不要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氣流動差的公共場所。保持均衡合理的飲食,保證優質睡眠,適當的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我國自主研發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預防EV71相關手足口病發病、重症和死亡。
3.輪狀病毒腸炎 輪狀病毒腸炎是感染輪狀病毒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輪狀病毒性腸炎又叫秋季腹瀉,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1月,是該病的流行季節,其中10-12月是流行高峰期。主要症狀為嘔吐、腹瀉(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發熱等,嚴重者可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
傳播途徑 主要是糞-口途徑,也可透過人-人接觸傳播,直接與感染者接觸或者接觸其糞便感染,空氣飛沫也是可能的傳播途徑。
預防措施 應注意維持良好的個人食物及環境衛生,在處理食物或進食前如廁後必須洗手,若學齡兒童如果出現嘔吐或者是腹瀉現象,應儘早就診,一經確診應及時隔離,此外家長在清理患兒嘔吐物、糞便及尿片時必須戴上手套並要徹底清洗雙手,還應及時清潔及消毒受汙染的物品及表面。
二、呼吸系統常見傳染病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簡稱“流感”,流感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體溫可達39℃~40℃),伴畏寒、寒戰、頭痛、肌肉關節痠痛、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喉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等,也可有嘔吐、腹瀉等症狀。重症病例可出現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休克、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肺外表現及多種併發症。常見潛伏期為1-4天(平均2天),從潛伏期末到發病的急性期都有傳染性。
傳播途徑 流感病毒主要透過感染者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也可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品也可透過上述途徑感染。在密閉或通風不良的房間內,也可能透過氣溶膠的形式傳播。
預防措施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儘量避免觸控眼睛、鼻或口等部位;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近距離接觸流感樣症狀患者,流感流行季,儘量不去人群聚集場所;出現流感樣症狀後,應居家隔離觀察,不帶病上班上課,接觸家庭成員時戴口罩,減少疾病傳播,前往醫療機構就診時,陪護人員和患者都應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2.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初期可有發熱、頭痛、全身倦怠等症狀,在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皮疹分佈呈向心性,即驅幹、頭部較多,四肢較少。冬春兩季多發,傳染力強。水痘患者是惟一的傳染源,自發病前1~2天直至皮疹乾燥結痂期均有傳染性。
傳播途徑 接觸或飛沫吸入均可傳染,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
預防措施 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是預防水痘最有效的方式,此外應控制感染源,隔離患兒至皮疹全部結痂並且不少於發病後14天,對已接觸的易感兒,應檢疫3周。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於兒童和青少年,冬春季是高發季節。主要發病主要特徵為腮腺腫大,區域性腫痛明顯,食酸性食物疼痛加劇,部分患者有發熱、頭痛、畏寒、食慾不振等前驅症狀,可侵犯睪丸、卵巢、中樞神經系統,發生嚴重併發症。患者在腮腺腫大前6天到發病後9天都具有傳染性,其中1~2天到發病後5天之間的傳染性最強。
傳播途徑 透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透過接觸病毒汙染的物品傳播。
預防措施 接種疫苗是預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兒童應按時完成預防接種,1.5歲接種一針,6歲接種一針。15歲以下兒童均可接種。目前有麻腮疫苗、麻風腮疫苗。此外應管理控制好傳染源,隔離患者時間應為發病日至腮腺腫大完全消退(21天),接觸者一般應檢疫3周。
秋冬季傳染病雖然種類繁多,但只要我們重視預防工作,做好日常預防,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行為,合理作息,勤鍛鍊身體,做好免疫接種,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阻斷這些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
來源:四川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