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永遠是一個人在一座城市最具歸屬感的存在。
一套房,一座城。
房子,不再僅僅是為了居住,更是生活,是存在感,是歸屬感。
所以,很多人傾其所有,透過買房的方式留在了這座自己不願意離開的城市。
參考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剛需在買房時所面臨的“需求層次”。
總價需求
剛需族最大的特點就是預算有限,因此房子的價格就是最大的影響因素,也就是他們的承受能力。
剛需族以自住為首要需求,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房子的總價決定了剛需族買房的空間,要麼是市區老破小要麼就是相對偏遠一些的低總價大戶型。
在這裡我們需要提醒的是,剛需族買房一定量力而行,切不可因為銷售顧問為你規劃了美好的未來而做出超出自身能力的衝動性決定。
因為一旦你的買房實際價格超出了預算,你可能交了定金卻在合同時間內湊不齊首付或房款,這個時候不僅定金要不回來,你也沒有心情再去選別的房子了,白白錯失買房的好時機,得不償失。
交通需求
買房,除了價格因素外,小區周邊的交通配套一定要注意。交通配套好的地方,出行方便,就算是距離城區稍遠,開車出行也不會花太多時間。
所以,在考慮房子總價的前提下,一定注意交通配套,是否在主幹道、快速路、高速路、地鐵等交通設施附近,這對於提升生活幸福度非常必要,出行的時間成本一定是買房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教育需求
教育和房子,現在是分不開了。
就算是剛需族買房,也要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
周邊有沒有名校,甚至是有沒有學校,小區有沒有規劃學校,這些都是要考慮的。
剛需族買房的首要需求是居住,但是教育配套必須是同等重要的,因為孩子未來上學更是大事。
生活配套需求
有個專屬名詞叫“邊際成本”。邊際成本在經濟學裡的含義,就是每多生產一單位的物品所帶來的成本。具體到我們的生活中,就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生活需求,額外付出的成本。
比如,每個小區都有沿街的便民商業配套,會有小超市、理髮店、小飯館等,能基本滿足社群居民的生活需求。但是有些大型商業綜合體、文化場館,如果離小區較遠,你的出行增加的支出就可以當做邊際成本。
對於剛需族來說,因為總房價預算的限制,所購買的房子周邊可能是沒有大型商業配套的,也可能沒有醫院,大型文化場館,公園等。
在總房價需求、交通需求、教育需求都能滿足的情況下,對於生活配套的需求就顯得重要了,因為這直接關係到生活的幸福感的問題,試想一下,周邊幾百米就是大型商超、便民菜市場、三甲醫院,你出門不遠就到了,這樣的生活不是幸福感十足嗎?
所以,剛需買房,在總房價需求、交通需求、教育需求都能滿足的情況下,儘量要選擇生活商業配套規劃多的房子,這對於未來的生活十分重要。
發展前景需求
在承受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對片區發展的需求也就提上議程。一般來說,片區規劃發展前景比較好的地方,房價自然會略高。但是房價高有高的原因,能預見的未來發展,這就是房價高的最具底氣的依仗。
但是一般情況下,發展情景好的地方,要麼在核心城區,要麼在規劃中的未來發展區,基本上處於兩極分化的狀態,在選擇方面一定要慎重,一定給自己未來的發展結合起來。
對於以居住為首要需求的剛需族來說,短期升不升值與生活無關。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以滿足居住需求為主,把交通需求、教育需求和生活配套需求當做重要選房條件,你一定能選到適合自己的好房子的。
但是,剛需買房一定要量力而行,千萬不可以盲目作出超過自己承受力預算的舉動,要不直接會影響你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如果你的還款壓力過大,甚至還不上,你的生活質量將會更加雪上加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