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媽
學校門口,剛放學的男孩女孩三五成群走在一起,家長也可以趁這難得的機會交流交流經驗。
抱歉,米粒媽說得有點不嚴謹,只有女孩家長可以好好聊天,男孩家長是不配的!
男孩家長聊天得一心多用,比如米粒媽,嘴裡的話還沒說完,眼神就跟著米粒的身影飄向遠方~~~
男孩們見面是格外興奮,你打我一下,我撞你一下,莫名其妙地追趕,又莫名奇妙擺開對打的陣勢。
在人來人往車來車往的學校門口,誰還能心無旁騖地聊天呢?沒輕沒重的男孩,太考驗媽媽的心臟了。
給男孩自由,他能把地球拆掉
男孩這個物種,一次次挑戰著米粒媽的認知。
米粒班裡有對雙胞胎男孩,米粒媽看到他倆一起走向學校的場景,心裡很是羨慕。兩個孩子一起玩一起學,家長陪孩子也不用耗盡洪荒之力了!
米粒自己在家玩的時候就經常抱怨,“要是有個雙胞胎就好了,沒有代溝,倆人一起玩多開心!”
米粒媽對雙胞胎媽媽表達了羨慕之情,雙胞胎媽媽卻險些哭出來。
“一起玩?這麼說吧,他倆在家,除了打架搶東西,就是拆家。比二哈都難帶!”
就像,倆人昨天玩得特別好,沒打架也沒鬧,媽媽想著太難得了,就躲在房間裡美美地清淨了會兒。
可多年鬥爭經驗又提醒她,如此安靜必有蹊蹺。她去客廳一看,差點暈過去。
餐桌仰面朝天地在餐廳躺著,兩個孩子安靜地“半趴”在餐桌上,拿著螺絲刀互相配合地在擰螺絲。
4個桌腿已經掉了3個,小哥兒倆做著最後的努力。
在餐桌旁邊的地上,散落著原來餐桌上的東西,剛大卸八塊的變形金剛,還有滿地樂高……
米粒媽看著她一臉憔悴,默默腦補了米粒亂扔樂高,米粒爸炸毛的場景,眼神裡充滿了鼓勵和同情。
給男孩一個工具箱,他真能把家拆掉,更何況是兩個男孩。
前不久,一位媽媽脖子上掛著密碼鎖去消防站求助了。
她說,兒子喜歡玩鎖,結果把密碼鎖釦在她脖子上了,密碼早就忘得一乾二淨,鎖打不開只能來消防站求助。看這位媽媽的眼神,不甘中帶著一絲倔強
看著這位媽媽脖子上的鎖,米粒媽真是膽小,幸虧鎖沒那麼緊,不然連媽媽的安全都成問題。
男孩的破壞力和想象力,真是讓人難以預料。
雖然說,米粒媽早就放棄了讓男孩向女孩一樣文靜成熟懂事的幻想,具體米粒媽在《男孩媽媽續命秘訣:不要試圖跟女孩攀比》裡寫過。
可是,男孩總該有長大的時候吧?破壞力和讓老母親的操心程度,應該是遞減的吧?事實證明,我還是太天真了。
就算米粒這麼大的男孩子,依然保持著一顆純純的童心,像幼兒園小班小朋友一樣的童心。
有個圓形的東西就想當球踢,有個杆子就必須爬兩下,看到同伴就忍不住追上幾百米。
天大地大,哪裡都能野,你用金箍棒給他在地上畫個圈,他都能立地瘋魔。
一個男孩,最多是自言自語自導自演,幾個男孩湊在一起,所到之處真的是寸草不生,慘不忍睹!
米粒媽想起帶米粒看火星展,3個男孩在一起玩,那場面堪稱“大型災難現場”。
他們的媽媽,最初還是好言好語地相勸,“要安靜,小點聲,別跑,別追,別打”,然後提醒變成了警告,好言好語變成了威脅恐嚇。
最後徹底放棄,把他們扔到“迷失星海”,讓他們徹底迷失去了。
看到那幾個媽媽的尷尬,我不由地再次佩服自己的智慧:來這種需要安靜的場所,男孩不配有朋友,特別是同性朋友,誰帶誰尷尬!
束縛過多,有違男孩天性
男孩就是這麼一個神奇的物種,給他自由,讓他釋放天性,他能上房揭瓦。可要真管得太嚴束縛太多,又會讓男孩少了那份朝氣和活力。
小區裡有個跟米粒同齡的男孩,米粒小時候跟他一起玩過,但越到後來玩得越少。
用米粒的話說,跟他一起玩太憋屈了,不能跑不能鬧,說話大聲都不行,更別說踢球了。
男孩父母工作都忙,大部分時間是奶奶帶。聽鄰居說,孩子有次從沙發上摔下來,沒什麼大礙,卻差點引發家庭大戰。
從那以後,奶奶就看得特別嚴,稍微有點危險的都不讓碰,真的是捧在手心裡養大的。
那孩子現在比米粒高一頭,妥妥的大長腿,可體育卻出奇得差。
跳繩摔跤,跑步摔跤,學校的體測連及格都夠嗆,更別說體育運動了。偶爾在小區裡碰到他,也很少跟同齡人玩,都是一臉羨慕地看別人追跑打鬧。
男孩的天性是好動不好靜,充電五分鐘,待機一整天,這不是性格決定的,而是由激素決定的!
男孩體內的睪丸激素,對男孩的心情和精力會造成影響,是讓男孩精力旺盛的主要原因。
睪丸激素讓男孩更關心等級差異,對競爭更感興趣,讓男孩身高猛增,情緒高昂,不怕失敗 ,敢於競爭。
如果對男孩過於約束,男孩在物理和心理上沒有適度的自由空間,旺盛的精力無處釋放,可能就會另闢蹊徑,用其它方式讓人不省心。
13歲的男孩濤濤,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玩遊戲的時候認識了網友小周。
濤濤經常說,父母管他管得太嚴了,嚴到他想離家出走的地步。
已經滿18歲的小周聽說後,不但沒有勸濤濤,還幫他介紹了一份在餐館後廚的工作。
就這樣,13歲的濤濤轟轟烈烈地離家出走了,父母報警才把他找回來,還好沒出什麼事兒。
男孩體內的睪丸激素,不但讓他們精力充沛,還可能讓他們衝動,做事不計後果。
所以說,養育男孩太考驗父母智慧了!
教育男孩要抓大放小
俗話說物極必反,任何事情都要有度,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
米粒媽是覺得,不管是教育男孩還是女孩,都要把握基本的大方向,10個字就可以概括:不傷害別人,保護好自己。
雖然是簡單的10個字,男孩理解起來卻不容易。對沒輕沒重的他們來說,如何把握尺度是最難的。
什麼是傷害別人的行為,什麼情況下又要保護好自己?讓男孩把“邊界感”這3個字刻在腦子裡,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
米粒因為個子小,小時候沒少挨欺負,為了讓米粒清楚欺負和傷害的定義,米粒媽可是格外費了一番心思。
米粒媽在《對,我就是那個幫孩子打架的混蛋大人!》裡寫過,我幫米粒打架的事兒。
米粒小時候膽子小,帶下樓的玩具經常被人搶走,米粒也不會反抗,只會呆呆看著,當時真是急得不行。
終於,有一次米粒媽出手了,在有人搶他玩具的時候挺身而出,攔在身前對他說,“你要玩米粒的小車,先問問他同不同意?”
米粒在我身後腦袋搖得像撥浪鼓,可那孩子伸手就搶,米粒使勁護著也快護不住了。米粒媽又放聲大喊,“喂,不能搶弟弟的東西啊!”
男孩的奶奶聽到我的喊聲,把孩子接走了,米粒的小車才算保住。
事後,我表揚了米粒,“你剛才很棒,沒有讓小寶把車搶走,媽媽表揚你!”
我沒料到米粒竟然對我說,“媽媽,你也很棒!”
米粒這句話對我的觸動挺大的。我幫他打架的行為他都看在眼裡,這事兒雖小,也算一次保護自己的示範。
那我以前沒有干涉的態度,算不算一種膽小逃避呢?
我不敢說我做得一定是最好的,很多媽媽都有自己的處理方式。
我是覺得,在我幫米粒保護自己的時候,他會看到:自己被人欺負,應該怎麼維護自己;搶別人東西,打人推人是不對的,是應該引起眾怒的。
從那以後米粒確實有了進步:從被人欺負時躲起來,到自己參與,最後一個人面對,還學會了英雄救美打抱不平、狐假虎威借力打力。
米粒媽在《聽說兒子在學校打架,我第一反應是……》裡寫過米粒在學校為女同學打抱不平勇鬥班霸。
在《普娃兒子別扔,養養還有驚喜》裡寫過米粒在乒乓球室勇鬥不講理的大爺,讓米粒媽在學霸媽面前揚眉吐氣。
說來說去,教育最後總是要回到那句老話上,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理論知識一籮筐,大道理說破天,都敵不過給孩子親身示範的影響大。
孩子有了邊界的概念,知道了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再緊要的就是要學會“看人下菜碟”。
就像男孩們見面打招呼的方式,你推我一下,我打你一掌的。兩個實力相當的男孩兒,習慣了這樣的打招呼方式,推推打打沒問題。
可是,如果沒心沒肺的男生,對著嬌滴滴的小女生來上一巴掌,只怕女孩爸爸眼睛裡會冒火,擼起袖子準備磨刀霍霍向牛羊了。
人和人相處,其實都有一套“潛規則”,所以我才說是“看人下菜碟”。當規則讓人感到舒服,就能成為好朋友,讓人不舒服,那就很難有深交。
米粒媽在《現在的小男孩都是這樣交朋友的嗎?》寫過,米粒跟現在的好朋友小坤,就是看對眼兒的的情投意合好兄弟。
最後,米粒媽想說,家裡有男孩的,要學會抓大放小,大方向把握住,小細節上適當裝聾作啞。
畢竟,書包亂點,鞋子髒點,作業亂點,都無法掩蓋住男孩內心的純淨和善良!
個人簡介:@米粒媽頻道(歡迎關注),米粒媽,美國海歸,海淀家長,噹噹新書總榜第一名《影響孩子一生的親子英文書》作者。專注於學習乾貨、教育經驗分享,5-12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5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
想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點選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