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大家帶來詳細的雙11數碼產品選購推薦,包括桌上型電腦配置單、膝上型電腦、手機、鍵盤、滑鼠、顯示器、耳機、路由器等產品,歡迎大家訂閱我們的話題 #雙11,以便隨時收到我們最新的推送!
我們推薦的產品以滿足大多數人需求為導向,推薦的產品都是偏“萬金油”的,能滿足絕大多數人的使用需求。但是,假如你有特殊的需求,推薦列表內的產品可能不能滿足你。因此,我們這次也推出【選購攻略】,授人以魚的同時,也授人以漁。內容我們儘量做得比較淺顯易懂,一些對體驗加成不大的引數,我們不會帶進來,儘量讓數碼小白看完本文,就能做到自己上手選購!
今天告訴大家如何選購手機。其實手機這東西非常主觀,整體上坑爹的機型也比較少,今天主要想透過對手機引數的介紹,讓大家明白手機每一個引數具體是幹什麼的,對手機體驗有什麼影響,以及告訴大家廠商宣傳時候經常忽略的一些東西,大家選擇的時候心裡就更有底了。
本文將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 手機處理器:手機體驗的核心
- 螢幕素質怎麼看?
- 快充和續航的那些事
- 如何定義手機“拍照”好?
- 說說那些被廠商強行“創造”出來的需求
- 系統UI:體驗的最後一環
- 手感和重量
我仔細想了一下,如果每一個方面都很詳細地去聊,可能兩萬字都寫不完,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我儘量長話短說。有一些我覺得不是太重要的,可能會忽略掉。
處理器
相信剛接觸到手機的朋友,首先關注的配置就是處理器了。可能就算平時沒關注手機,在各大廠商的宣傳轟炸之下,都知道諸如【驍龍888】【天璣1200】【麒麟9000】【A15】這樣的名詞。這些,就是手機的處理器,也就是SoC。
不少人把這些處理器理解成手機的“CPU”,其實這是有失偏頗的。和電腦不同,手機的處理器集合了CPU、GPU、ISP、NPU的不同的處理單元。
以麒麟9000處理器為例:
(圖片來自發佈會,圖源水印)
下面,以麒麟9000為例,簡單介紹下手機處理器各個部分的功能。
- CPU:中央處理器,功能和電腦CPU相同。ARM是一家晶片架構設計公司,它向各大處理器生產商發出授權,廠商可以直接用,或者魔改。
麒麟9000採用ARM架構,由“1+3+4”組成,1個A77架構,主頻為3.13GHz的大核,3個A77架構,2.54GHz的中核,和4個A55架構,2.05GHz的小核組成。在執行遊戲等對效能要求較高的任務時,大核開啟,但如果是日常使用,以中核和小核為主。
CPU效能強弱和它採用的核心架構和頻率有關,X1、A78、A77都屬於高效能架構,而A55是低功耗架構,低端的SoC CPU部分雖然也採用8核心設計,但往往是8和低功耗核心,效能自然和旗艦沒得比了。
移動端CPU效能排行可以參考極客灣的天梯圖,網址:https://www.socpk.com/
- GPU:圖形處理器,功能和電腦顯示卡相同。ARM同樣也提供Mali GPU方案,麒麟9000採用Mali-G78 MP24 GPU,足足堆了24個GPU核心,低頻多核心
GPU效能強弱同樣和其架構有關係,架構越先進,效能越強;核心數就和顯示卡的流處理器類似的概念,核心數越多,GPU理論表現就更好。
- 記憶體:功能和電腦記憶體相同。它主要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資料,記憶體效能越強,手機整體執行就更流暢
不同的SoC對記憶體的支援不同,旗艦都支援LPDDR5記憶體。
- 儲存:作用和電腦硬碟相同,用於存放永久資料
熟悉電腦硬體的朋友就知道,固態硬碟效能更強,電腦資料讀寫更快,也能提升整體流暢度。手機儲存目前iPhone用的是nvme,安卓旗艦用UFS3.1,中端機一般是UFS3.0或者2.2,低端機還有一些用emmc5.1。和記憶體一樣,它受處理器制約,處理器支援的快閃記憶體型別才能使用。
▲驍龍888“效能鐵三角”,它支援UFS3.1和LPDDR5 3200MHz記憶體
- NPU:全稱叫做“嵌入式神經網路處理器”,負責AI功能
- ISP:全稱叫“影象處理器”,主要負責對影像模組拍攝的圖片進行處理。ISP效能越強,手機整體影像表現越好,即使是使用了同款CMOS,SoC不同,ISP效能有差異,最後成片素質也會有所區別
- 通訊基帶:麒麟9000 5G版內建了巴龍5000 5G基帶,蘋果和高通都是“外掛”X60基帶,沒有整合到SoC中。
通訊基帶對手機體驗影響不小,主要是訊號,華為手機因訊號好出名,跟其強大的基帶密不可分。
小結一下:
處理器對於手機體驗的影響是極大的,CPU、GPU效能主要影響日常使用和遊戲;記憶體效能主要影響多開APP,儲存效能也能影響日常使用;NPU主要影響手機的AI算力,在一些需要AI運算的場合(比如拍照場景識別),強大的NPU能提供更好的體驗;ISP主要影響影像,ISP更強,同款CMOS時拍出來的照片也更好。
相同的處理器,手機散熱規格不同,廠商調校手法不同,體驗也不同,這點和膝上型電腦類似。有的手機效能釋放激進,不太注重表面溫度,有的比較保守,注重表面溫度。
螢幕素質
這兩天,螢幕素質愈發成為各大廠商角逐的重點,一塊好的螢幕,能有效提高我們的使用體驗。
*首先說一點,手機螢幕沒有護眼的!長期觀看手機螢幕都對眼睛不好!更不要在黑暗中玩手機,這更是非常傷眼的行為。
那如何判斷手機螢幕好壞呢?對於主流的OLED螢幕來說,首先看材質。
- 材質
▲vivo X70Pro+採用三星E5材質螢幕
材質基本上決定了螢幕的下限。三星E系列基本是三星外賣螢幕中素質最高的一批(自用是M系列),主流安卓旗艦基本採用了E4 E5材質的高素質OLED螢幕。
材質也決定了螢幕的畫素點排列。OLED螢幕由一個個獨立的發光點組成,由於藍光LED的壽命較短,因此它不能跟LCD螢幕那樣採用標準RGB排列,因此實際解析度要打折扣。
不同排列方式的OLED螢幕,觀感有所差異,華為手機被詬病最多的就是採用了“周冬雨”排列的京東方螢幕:
這種排列有效畫素低,早期P30Pro這一代,看起來不僅模糊,發灰髮藍嚴重,影響觀感。但是到P50Pro這一代,其實處理得也不錯了,但和三星頂級螢幕比,還是有一些差距的。
- 重新整理率
手機螢幕的重新整理率同樣重要,現在旗艦基本人手120Hz重新整理率,千元機有不少也上了120Hz重新整理率。高重新整理率有什麼用呢?在滑動螢幕的時候,更流暢,更跟手。
為了平衡高重新整理率帶來的高耗電,從今年開始,LTPO技術被引入。這個技術能使手機重新整理率隨場景動態調整,當你看電影的時候,螢幕固定在24Hz;滑動的時候,螢幕重新整理率調整到120Hz。
目前iPhone 13 Pro/Max的LTPO技術運用非常成熟,ProMotion自適應重新整理率功能確實有效提升了續航時間,但是安卓手機最佳化還沒到位,感知不明顯。
不少LCD螢幕也支援“多檔重新整理”,根據場景自動切換檔位,但是做不到OLED這種“無級調節”。
- 調光方式
目前手機螢幕有兩種主流的螢幕調光方式:PWM和DC
PWM調光:依靠螢幕的“亮-暗”變化調光,PWM螢幕調光的螢幕點亮時,並不是持續發光的,而是不停地點亮/熄滅螢幕,當亮/滅交替足夠快時,人眼會認為螢幕常亮。
DC調光:依靠提高/降低電路功率來調節亮度,無頻閃。
對人眼有害的是低頻PWM調光,高頻PWM調光和DC調光對人眼影響相對較小。但是不同人眼睛敏感程度也不同,建議眼睛敏感的朋友買之前多去手機店看看目標機型的螢幕,看看自己能不能適應。
現在LCD手機已經很少了,OLED的機型不少做了類DC,對頻閃敏感的朋友可以開,但是開了之後螢幕素質會有所下降。
- 色準
用JNCD值衡量,這個數值反映色彩偏移程度,越小表明色彩越準。
現在素質高的OLED螢幕,JNCD已經可以壓到0.4以下了。
- 亮度
OLED螢幕存在兩個最高亮度,一個是最大亮度,一個是激發亮度(區域性峰值亮度),在戶外陽光直射情況下,激發亮度被觸發,能使我們看清螢幕上的字。
現在旗艦手機的OLED螢幕,激發亮度輕鬆超過1000nit,部分達到了1500nit以上的水平。
小結一下:
衡量螢幕素質的引數其實非常多,不同人對“好螢幕”的認知也不同。有人可能覺得色彩鮮豔,亮度充足就是好屏;有人偏愛黑暗中看手機,覺得最低亮度低,帶護眼模式的螢幕是好屏;有人對頻閃敏感,堅持LCD萬歲。整體來說,螢幕基本上一分錢一分貨,旗艦機用的螢幕肯定比中低端機更好,不過也有一些高性價比的中端機會用好螢幕,比如K40,Neo2之類的。
快充和續航的那些事
安卓手機在快充追求上永不停歇,就連定位較低的紅米Note11Pro+,都有120W快充。
實際上廠商標註的充電功率僅僅是“最高功率”,不是全程功率。不同廠商的風格不同,實際的充電速度也不同。
比如小米就比較激進,67W的小米11Ultra,充滿5000mAh電池需要36分鐘左右;華為66W的Mate 40Pro,充滿4400mAh電池需要超過50分鐘。二者充電速度存在明顯差距。
但從我個人角度來說,充電速度自然越快越好,但是也不希望出現過高的溫度。至於電池損耗的問題,快充肯定會加快電池的損耗,但是現在手機越來越“快消化”,大多數人換機週期不超過2年,這種情況下快充對電池的損耗也是可以接受的。
快充速度建議查閱“小白測評資料庫”小程式,非常詳細。
跟續航關係最密切的因素自然就是電池容量了,電池容量越大,續航表現一般更好。
現在主流安卓旗艦一般是4500mAh的電池。但是電池越大,續航表現一定越好麼?當然不是的,它和螢幕,處理器,使用情境都密切相關。
首先說螢幕,2K肯定比1080P費電,120Hz肯定比90Hz 60Hz費電,長期高亮度肯定比長期低亮度費電;其次是處理器,旗艦SoC肯定比中端SoC費電;長期打遊戲肯定比長期看影片,看電子書費電。
*因此,不太建議參考亮屏時間,這個東西跟個人使用習慣密切相關,不同情境下的比較沒什麼意義。
要參考續航資料,同樣建議去小白測評資料庫小程式檢視。
如何定義“拍照好”?
聊聊個人主觀認為的拍照好的手機的標準吧:
- 主攝搭載旗艦級CMOS
- 廣角、長焦表現出色
- 主攝、長焦帶光學防抖
- 色彩表現好,白平衡精準
首先,懂點手機或者相機的朋友都知道,不是畫素越高,手機拍照就越好的。
手機比拍照,還是先比CMOS的素質。小米11Pro/Ultra搭載的GN2 CMOS,是目前國內手機體積最大的CMOS,俗話說“底大一級壓死人”,體積越大,虛化效果,暗光成像效果都更出色。旗艦手機一般會搭載體積較大的旗艦級CMOS。
此外,相同CMOS下,主攝鏡頭片數更多,成像效果就越好;光圈越大,拍出來的景深、虛化效果也越好。
我個人認為,光學防抖在手機中也非常重要,不僅可以提升夜景表現,拍影片的時候有防抖,手持拍攝時畫面也更穩。
一般光學防抖功能旗艦手機才有,部分機型甚至上了全光學防抖(比如X70Pro+),vivo的微雲臺是光學防抖升級版,也是X系列旗艦機和iQOO的旗艦機專屬。
小米11Ultra的廣角和長焦鏡頭都上了IMX586,這是去年中高階機型標配的主攝CMOS。根據我個人使用體驗,用手機拍攝除了常規的1X和2X(主攝裁切)之外,超廣角和5X焦段也很關鍵,利用好的話能拍出效果震撼的照片。
所以,我個人非常重視長焦和廣角鏡頭的素質。近年來手機廠商也在這兩顆鏡頭上下了不少工夫,比如OPPO的自由曲面超廣角,拍出來不會畸變;小米的5X光變也是一絕,經常利用它拍遠景。
聊完了硬體,最後說說軟體演算法。
其實手機內部空間有限,你再怎麼塞,感測器尺寸別說和全畫幅的相機比了,和APS-C畫幅的微單比都差距明顯,鏡頭更不可能比得上大體積的相機鏡頭。素質不夠,演算法來湊,手機的好處除了便攜之外,處理器計算能力強,能玩出各種花樣的演算法。
現在越來越多手機廠商選擇和相機廠商聯名,比如華為和徠卡,vivo和蔡司。在我看來,演算法加持是食物的調味料,少了寡淡無味,多了喧賓奪主。旗艦手機都擁有不錯的演算法加持,相比之下,中低端機的演算法調校就要差點意思了。
關於手機拍照風格,不同人也有不同喜好。有的人追求絕對原色,忠於視覺;有的人追求鮮豔,飽和度戰士風格;有的人追求“高階感”色彩,追求稍微有些調整,但不是嚴重失真的那種。所幸現在旗艦手機基本以上色彩都有,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濾鏡或者風格。
小結一下:
在我個人看來,手機拍照好壞,絕不是主攝CMOS就可以決定的。長焦和廣角鏡頭的素質,光學防抖的採用,演算法水平,都是影響手機拍照能力的因素。最後,套用相機圈的一句話:手機本身的硬體素質,沒有手機後面的大腦重要。
馬達,雙揚,那些被創造出來的需求
大概從2年前,手機廠商開始比拼馬達和揚聲器。X軸馬達還不夠,要比大小,比完大小還比調校,跟機械鍵盤廠商聯名搞輸入法面板;雙揚還不夠,要比大小,比是不是對稱雙揚,比是不是杜比認證。
但是,這兩個功能,真的每個人都能用上嗎?
- 線性馬達
比起轉子馬達,線性馬達響應速度快,振感強,有振動方向,振動頻率和波形均可調,因而能夠實現更為複雜和各種定製化的振動效果。
Z軸線性馬達又稱圓形線性馬達,馬達在垂直的Z軸方向運動,振動行程相對較短。X軸線性馬達又稱長方形或橫向線性馬達,可以做到較長的行程,所以振感要強於Z軸線性馬達,一般見於旗艦機型。
簡單來說,X軸線性馬達的震動更加立體,震感舒適;轉子馬達震動很扁平,“嗡嗡嗡”的震感非常讓人不適,Z軸馬達震感也不錯,但是不如X軸立體。
同樣是X軸馬達,體積大小和廠商調校也會造成手感的差異。比如K40的X軸和小米11Ultra的X軸馬達,震感差距就非常大。
- 雙揚聲器
這個不用多說,雙揚能帶來更好的手機外放效果。
外放音質也和揚聲器體積有關,大體積的雙揚,是不少旗艦手機或者遊戲手機的標配。
這倆引數,個人覺得不是每個人都能用上的。有不少人不喜歡開系統震動,也不喜歡開外放打遊戲看影片,對於這類人群,雙揚和馬達就沒有必要去追求了。
系統UI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系統UI或許不會成為使用者選擇某品牌手機的理由,但會成為使用者拒絕某品牌手機的理由。
下面我想分享一下對幾大系統UI的純主觀看法,剛好我都用過或者在用。
- iOS
流暢度和穩定性出色,iOS 15小元件功能也很成熟,但是缺少一些實用功能(比如AOD,浮窗,多開等),應用質量較高,生態系統體驗良好。
- Harmony OS
流暢性和穩定性出色,但是UI設計還是偏老氣,不夠好看,需要替換第三方主題。小元件做得也很不錯,和其它裝置連線方便,生態系統體驗良好。
- MIUI
功能豐富,有大量好用的小功能,主題免費點個贊。但是系統過於臃腫,小bug層出不窮,非常影響使用體驗。
- Color OS/realme UI
簡潔流暢,整體外觀非常小清新,美學元素拉滿,bug也比較少。但是花裡胡哨的功能比較少,系統更新較慢。
- Origin OS
獨具特色的原子元件和華容網格設計,系統整體外觀也非常漂亮。但是相比其它國產手機UI,它的功能顯得比較貧乏,像小窗這種功能還不完全具備,第三方主題比較少且要收費,同時也有一些影響使用體驗的小bug。
小結一下:
總而言之,我覺得目前幾大作業系統,包括本文沒有提及的魅族Flyme和三星的One UI,都是很不錯的作業系統,各自都有各自的亮點。現在各大廠商致力於構築自己的“生態壁壘”,使用者轉移系統的成本越來越高了,建議大家選購手機之前,一定要多瞭解系統UI,多去實體店上手,多看看評測影片。比起跨品牌換機,個人更推薦同品牌換機,資料遷移更完整,也省去了重新開雲服務的煩惱。
感和重量
聊了這麼手機軟硬體的引數配置,最後我想聊聊對體驗也非常關鍵的一環——手感和重量。
先丟擲自己的觀點:
- 機身重量輕、機身薄不代表手感好
- 機身寬度窄不代表手感好
第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小米11青春版,只有159g重,6.8mm厚,它的手感一定很好吧?錯!
實際上,它的寬度達到了接近76mm,又寬又薄,把握不住啊,對於手小習慣單手使用的女性來說,顯然不合適。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iPhone 13 Pro,7.7mm厚,71.5mm寬,總該能把握住了吧。錯!
把握是把握住了,但是重量高達203g,集中到這麼小的機身就像一塊小磚頭一樣,對小拇指並不友好。此外,它寬度雖然窄,但是直角邊框,握起來手感也不好,有點兒硌手。
所以什麼樣的手機手感好呢?個人覺得,對於單手握持來說,是這樣子的:
寬度較窄+重量較輕+重心居中+邊框貼合手掌+長寬比合理
典型例子:小米civi
71.5mm寬度,166g重,加上曲面屏和曲面後蓋,手感確實很好,單手握持毫無壓力。
手機廠商不遺餘力地追求“手感”。但是,單手握持的手感,真的很重要嗎?如果很重要,為什麼iPhone堅持出又寬又大的大板磚呢?
因為,相當一部分人,是雙手握持使用手機的。現實中看到不少女生,不僅用Max,而且還套了一個又寬又大的手機殼,她們習慣雙手使用。就我個人而言,我習慣用26鍵,打字的時候也是雙手,平時也經常雙手拿手機。
這種情況下,單手握持手感和手機的重量,似乎不是太重要了。
所以,還是要看人。手機這種東西非常主觀,看再多網上評測,還不如去現場玩一玩,好好體驗一番。
總結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我個人認為的,影響手機使用體驗的因素,文章比較長,首先感謝大家能耐心看完。大家在選購手機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使用習慣,注意以上因素,不要被廠商的宣傳,或者自媒體的鼓吹忽悠進去。還是那句話,多上手,多體驗,才能選到真正想要的那款手機。
如果看完還是不知道選什麼手機好,那就耐心等我們雙11的推薦吧,根據推薦買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