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女星淪為財閥玩物,日本女性成為家庭主婦,為什麼在日本和韓國,轟轟烈烈的女權運動進行了30多年,女性的地位不僅沒有提升,反而還有下降的趨勢?今天我將透過歷史的迷霧告訴你事實的真相。
1.日本—大泡沫時代的女權崛起
現在談起日本女性,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日本女性不用工作。
可事實上在30多年前,日本的女性不僅可以工作,而且還是各大企業爭搶的香餑餑。當時日本正值經濟巔峰期,各大企業急需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只要你是一名大學畢業生,無論男女,剛剛畢業,平均就會收到2.86份offer,找不到工作在那個時代是一件難以置信的事情,所以當時的日本女性紛紛走入職場,實現了夢寐以求的經濟獨立。
隨著經濟收入的提升和社會環境的改變,日本女性自然而然就有了更高的需求,很多在今天看起來不合理的要求,在那個時代卻大行其道,比如說,日本女性的戀愛觀,當時的日本女性普遍認為,出去逛街最少要有三個男人跟著,一個負責打車,一個負責請客吃飯,另一個負責購物消費,也就是著名的“三個錢包”現象,即:車伕、飯票、ATM。
更讓人驚歎的是,她們不會選擇這三個人中的任何一位成為人生伴侶,因為在他們的擇偶觀裡,最後的歸宿必須留給自己的“本命”,也就是說一位日本女性擁有四位各司其職的男朋友,在當時也是十分常見的事。
在那個紙醉金迷的時代,日本男性想要追求一位女性,必須付出昂貴的代價,鮮花、浪漫酒店、車接車送、高階餐廳、貴重首飾,幾乎是約會的基本配置,如果你做不到,就會被女性瞧不起。
可即便如此,日本女性還是沒有滿足,在實現了教育公平、就業公平、婚姻自由之後,她們還想繼續為女性爭取權益,本來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問題就出在她們自己也不知道應該爭取什麼,金錢,她們不缺,工作,她們也有,男朋友,大把的人追,一個人的基本需求其實就那麼多,她們思來想去,最後找到了一個新的突破口,那就是“生育自由”。
她們開始把婚姻定義為對女性的壓迫,認為如果不用結婚,不用生孩子,女性還能收穫更有價值的人生。也就是從這時開始,日本的女權運動才開始徹底變味,因為日本的女性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多麼嚴重的錯誤。
為什麼我說這是一個錯誤?因為也就是從這一步開始,日本女權運動才將自己推到了整個社會的對立面。
因為反對婚姻,本質上就是對異性的牴觸,有了這個目標之後,她們看日本男人怎麼看都不順眼,電車上男人無意中和她們有了肢體接觸,她們就報警說性騷擾,罵別人是“痴漢” ,本來這樣的事件還很少,但隨著女權運動在日本全國的推行,各地頻繁爆出“電車痴漢”的新聞,警局反覆出警,苦不堪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最後日本率先提出了“女士優先車廂”概念,將男女雙方直接物理分離,不在一個空間,肯定就不存在騷擾了吧。
將男女在公共場合物理分離只是第一步,當日本的女權運動者發現不能再以現實接觸的方式牴觸男性之後,又發明了新的舉報方式,1991年,日本東京的一位女職員將自己的上司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上司頻繁地給自己發郵件,構成了自由侵犯,需要索取鉅額賠款。
這還沒完,當時日本的辦公室環境也開始變得詭異,由於擔心自己被舉報騷擾,日本男職員上班時間儘量避免長時間目視女同事,甚至有男性拒絕與女同事坐在一起辦公,理由是“預防違法”。
看到這裡,不論你是男性還是女性,肯定也覺得這太離譜了是吧,當時日本社會也開始覺得不太對勁,正好在這個時期,日本發生了一件改變國運的事情,1995年,日本泡沫破滅,大量企業破產,員工待業。
當經濟不景氣需要裁員的時候,女性由於生理的差異,在精力上無法和男性競爭,再加上之前的女權運動,搞得整個社會風聲鶴唳,男上司甚至都不敢給女下屬發郵件了,在多種因素的共鳴下,日本女性就業環境出現了轉折點,大量的日本女性失去工作迴歸家庭。
所以,日本女性不用工作實際上是無奈之舉,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放棄了工作的權利,也就意味著日本女性放棄了經濟獨立的權利,當一位日本女性最大的願望是畢業後成為一名家庭主婦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她不用接受太高程度的教育,讀完高中找個有錢人嫁了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放棄了工作的機會,會讓女性失去經濟自主權,以及未來可能會失去的接受更高等教育的權利,所以,女性朋友們,一定要警惕社會上鼓動你們不工作的那些言論,那並不是在幫你們。
隨著泡沫的破滅,失去工作的不僅是日本的女性,還有一部分競爭力不夠強的日本男性,他們沒有工作,一心躺平,變成了無慾無求的聖人。
女權運動者說他們不配結婚,他們就回答:“對對對,所以我不結婚。”
女權運動者說他們騷擾女性,他們就回答:“對對對,所以我不出門。”
面對這群油鹽不進的男人,女權運動者們突然也懵了,因為一個對自己的人生都不抱希望的人,你還能指望從他們身上得到什麼呢?
有人說,那就放棄這群被社會淘汰的人唄,日本女性也是這樣想的,她們把目光盯上了事業有成的日本男性,可是,能在泡沫破滅中依然“存活”的男人自然有過人之處,條件優異的女性會和這些人一起走入婚姻的殿堂,至於條件一般的女性,他們肯定也看不上,再加上之前日本女權運動營造的不婚風氣,導致一大批日本普通條件的女性找不到物件,於是就出現了今天日本男性躺平,女性不戀愛不結婚的局面。
2.韓國—新經濟時代的魔幻現實
和日本一樣,韓國也興起了轟轟烈烈的女權運動,而且韓國的女權運動非常激烈,堪稱世界之最。
在2018年的時候,韓國國內一件事鬧得沸沸揚揚,當時一位韓國男生在當人體模特的時候,被一位女模特偷拍發到了網上,最後案件曝光,警方介入之後光速破案,只用了12天就抓到了女嫌疑人。
這件事看起來普普通通,卻引起了韓國女性的集體憤怒,為什麼呢?因為她們認為當受害者是男性的時候,警方只用12天就破案,可是受害者如果是女性,警方卻經常拖個一年半載,這是對女性的區別對待。
這件小事說明了什麼呢?說明韓國國內對女性的牴觸情緒非常深,就連司法機構在辦案的時候都產生了偏向,而之所以會這樣,還得從十幾年前的韓國女權運動說起。
韓國這個國家經濟的發展比日本要稍晚,而且得益於中國經濟的騰飛,韓國的經濟從21世紀初期開始也實現了二次騰飛,所以韓國的女權運動其實比日本要晚一點。
雖然時間稍晚,但韓國的女權運動烈度卻十分強勁。日本還只是反對騷擾,反對婚姻壓榨,韓國極端女權甚至提出了“殺死男嬰”、“傷害父親”的口號。
2017年關閉的激進女權社群Megalia,是一個性質非常嚴重的“仇男組織”,裡面的言論過於血腥,看完讓人不寒而慄,可以這樣說,如果其他國家的女權還只是在為爭取男女平權而努力,那麼韓國的極端女權就是想實現一個只有女性的世界。
所以面對韓國女權運動者的進攻,韓國男性並沒有像日本男性那樣選擇了躺平,他們硬剛到底,選擇用魔法對付魔法。
當韓國女性提出生育不應該只是女性的事的時候,韓國男性立馬錶示贊同,並同時提出,服兵役也不應該只是男性的事,男女一切平等。
當韓國女性約男性出去吃飯,韓國男性說飯錢AA,女性質疑時,男性突然反問:“不是說男女平等嗎?你竟然想佔我便宜?”
當韓國女性提出婚姻法需要改進時,韓國男性故意表示驚訝:“婚姻就是對女性的壓迫,你竟然還想結婚?”
這樣一下子就讓韓國女性突然啞口無言,更有意思的是,在女權運動者的推動下,韓國在2013年出臺了一條法律,韓國警察廳告知所有公民:“如果三次以上要求見面或者是與異性交往的則可以作為侵犯罪的物件加以制裁。”
也就說韓國男性追求女性,最多隻能約3次,超過3次就得進局子裡。原本女權運動者是為了防止女性被死纏爛打的變態騷擾,沒想到這卻給了韓國男性正大光明不談戀愛的藉口,當家裡父母催問為什麼不結婚的時候,韓國男性直接說,約多了犯法。
而且,這也侵犯了一部分韓國女性的權利,畢竟不想結婚,不想戀愛的只是一部分,還有另外一部分韓國女性還是十分嚮往戀愛和婚姻的,可是這條法律出臺後,韓國男性談戀愛變得十分的簡單粗暴:“我就問你,你覺得我咋樣?能處處,不能處拜拜。”畢竟,也是為了避免犯罪嘛。
這樣一來,戀愛變得徹底的不浪漫,女性也失去了矜持的資本,因為只要你稍微表現出一丁點猶豫,韓國男性立馬調轉方向換人。
所以韓國的女權運動內部開始出現了裂痕,因為侵犯了自己的切身利益。
外部,遭到了男性的集體反對,內部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由此等到2018年的時候,韓國女權運動的支援率急轉直下,有75%的年輕男性明確表示反對。現在,韓國國內已經到了“聞女權色變”的地步了,誰都擔心自己被扣上一個支援女權的帽子。
女權運動在韓國轟轟烈烈的進行了幾十年,女性的社會地位沒見到提高,女明星從張紫妍、李恩珠到崔雪莉,不是虐待致死就是割腕自殺,整個社會無人站出來主持公平。
唯一帶來的改變則是,韓國的生育率暴跌,成為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國家,根據最新的訊息,韓國生育率創下歷史最低紀錄,在2020年已經出現了負增長,韓國人將在500年後徹底消失,為了提振生育率,韓國政府不得不提出了“生兩個免房租”。
但這真的有用嗎?我看很難改變。
縱觀日韓兩國的女權運動,之所以會衰落,我認為關鍵原因在於日韓的女權運動盲目擴大。
要分清楚誰是朋友,誰是敵人。不管是要解決職場歧視,還是保障女性權益,大家一定要搞清楚,造成這一現狀的,不是你旁邊的男同事以及路邊的男路人,底層男性沒有制定規則的權利,對他們進行攻擊和擠兌,不會給你帶來更多的權益,只會像日韓一樣引起反彈。
還是那句話,男女分歧問題,本質上是經濟問題,在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80年代,韓國經濟高速發展的21世紀初,這類問題並不突出,因為蛋糕在持續做大,男女各階層都能享受到時代的紅利,但是隨著日本泡沫的破滅,韓國2008年之後經濟增速的放緩,蛋糕無法繼續做大時,分配問題就成為了尖銳的問題。
另外一點,無論是日本還是韓國,只要是男女問題突出的國家,背後都有美國的身影。
希望大家以後面對這類問題,儘量冷靜平和一點,凡事多一分警惕、多一點思考總是沒錯的,不然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當槍使(來源:網易號)。
參考文獻:
- 日本泡沫年代的光景
- 韓國男青年發起反女權運動,超四分之三男性反對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