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文/許紀霖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讀到了史鐵生先生的作品,其中最讓我震撼的是《我與地壇》。《我與地壇》如今已經成為中國文學的經典,這個經典與其說是文學性的,不如說是精神性的,史鐵生寫出了一代人的精神創傷和受傷後重新尋找理想的心路歷程。 理想主義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如何確證我的生活意義?這些問題解決不了,人就沒法確證自己。史鐵生告訴我們一種新的理想主義,我稱之為“後理想主義”。傳統理想主義是目的論的,把理想建立在一個宏大的烏托邦目標之上,這種目的恰恰與過去的革命悲劇一樣,過於實質化。實質性的理想主義,到了1990年代初已經幻滅,在這片信仰的廢墟上,一個虛無主義的時代到來了。如何既克服傳統理想主義的虛妄,又避免虛無主義呢?史鐵生講得非常好:“生命的價值,就在於你能夠鎮靜而又激動地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傷,從不屈獲得驕傲,從苦難獲得幸福,從虛無創造意義。”他認為,對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理想主義者來說,最有意義的不是你最後實質性地獲得了什麼,真正的意義在這個理想的過程。
這種人生過程論的理想主義看上去好像比較荒謬,卻有深刻的哲學意蘊。法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加繆寫過我最喜歡的《西西弗的神話》。西西弗因為得罪了宙斯,被罰每天推著沉重的石頭上山,但是一推到山頂,石頭就會隆隆地滾下來,他的命運就是週而復始,每天重複做著一件似乎沒有結果的勞作。西西弗的人生是夠荒謬、悲慘的。但是他有一天想明白了,自己的命運的確很荒謬,但是隻要他意識到這個荒謬,他就戰勝了這個荒謬,他就成為一個永遠不能被打敗的英雄。因為他人生的意義不在於結果當中,而是他能夠向這個荒謬的命運抗爭。 西西弗的精神不是西方人獨有的,也是中國古代士大夫的精神。孔子說“知其不可而為之”,就是這個意思。魯迅曾經寫過一篇《過客》,他筆下的那個過客,明知前面是一片墳地,前面都是死亡和鬼魂,但過客依然要前行。在史鐵生、西西弗、孔夫子和魯迅身上,有這樣一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在虛無的命運中超越了宿命,成為反抗虛無的英雄。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後,中國社會開始市場化、世俗化,社會上下出現了一種新的理性,叫做工具理性。終極的目的和價值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設定一個具體的、功利的目標,理性的功能就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比如說許多人要當公務員,但他不會去考慮當公務員有什麼意義,是否適合自己,他考慮的只是為了考公務員,如何安排自己的行動計劃。人的一生就變成設計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具體人生目標,以及為實現這些目標而採取的努力步驟。這就是工具理性的人生。 然而,真正有意義的人生不是自我設計的結果,而是有一個理想的大目標,根據自己的個性和愛好,順應機遇,一步步接近理想。通往理想的道路,不是隻有一條,而是可能有多條。今天這個社會千變萬化,人生不會跟著你的設計走,而是設計跟著人生走。因此,人生不是靠工具理性設計出來的,不是設定一個一個具體的目標,關鍵是讓自己成為優秀的人,有理想,有抱負。
這個時代聰明人太多,總是在窺測什麼是時髦的,什麼是賺錢的,就在後面跟風。但是,太聰明的人成不了大事。為什麼?因為他沒有自我,總是不斷在變,結果沒有一個行當他能有大成就的。想成就人生大事業的話,比拼的不是看誰更聰明,而是傻子精神。所謂傻子,就是對某個東西有興趣,以遊戲的心態去鑽研,不在乎成功不成功。他的動力不是要以此換來世俗的好處,而是以一種喜悅的心態來欣賞自己的努力。 比起今天,1980年代大學校園的特點是雖然私人生活比今天枯燥得多,但根據學生興趣愛好營造的公共生活要豐富得多。學生的健康人格,是需要在公共生活裡面薰陶出來的。今天的大學生們,不少人一方面覺得自己很孤獨,另外一方面很不願意參加各種社團和公共生活。如果有交往的話,很多是透過虛擬的網路。然而,一個人的青春,一個人的能力,一定是在公共空間裡面才能獲得滋養。 楊振寧先生回憶他在神奇的西南聯大的大學生活。戰爭年代的西南聯大,沒有錢,沒有圖書裝置,缺乏實驗裝置,條件很艱苦。然而,就是這麼一所只有8年曆史的臨時大學,培養出了3個諾貝爾獎獲得者,150個兩院院士,無數個人文社會科學大家。其成功的秘訣在哪裡?楊振寧先生說,我在西南聯大最大的收穫,不是從老師那裡學來的,而是同學的相互交流獲得的。許多關於學術的爭論,從圖書館爭論到宿舍,躺在床上,一團漆黑,還在繼續爭論。臺灣中研院的院士、著名歷史學家王汎森教授說過一句話:“天才總是成群結隊而來。”
美國倫理學家麥金泰爾《追尋德性》裡面講,人對利益的追求有兩種:一種是外在利益,另一種是內在利益。所謂的外在利益,就是以工具理性的方式追求成功,而這個成功,可以用世俗的名利標準來衡量。外在利益是可以替換的,哪一個更容易獲得名利,就從事哪一個。 今天的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究竟愛好什麼,鼓勵自己努力的動力都是對外在利益的追求。然而,價值理性追求的卻是內在利益,這種利益可以稱為“金不換”,就是在從事自己愛好的事業的時候,能夠獲得一份獨特的快樂,而這種快樂是不可交易、不可替換的,具有內在的價值和內在的快樂。 如果沒有這個內在利益,即使你一生在外在利益上很成功,可能也會很痛苦、很彷徨、很糾結。因為你總是在與別人比,覺得無論是名譽還是權勢,總是有不滿足。比起無窮的慾望來說,你所得到和擁有的,總是有限的。然而,一旦你有了愛好,有了自己的內在利益追求,就不會與別人比,就不會用世俗的標準來看自己的人生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而是有一種樂在其中的境界。 (作者系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