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四大野戰軍的序列
很多人會有疑問:第5,8,19,50,51,54,55,56,57,58,59軍去哪裡了?
第5軍
第5軍沒在野戰軍編制內,並不是由於“第五縱隊”的關係。
1944年9月,新疆省(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塔城、伊犁、阿勒泰地區各族人民為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舉行武裝暴動,又稱“三區革命”。
1945年4月,以暴動隊伍組成的游擊隊指揮部為基礎,在伊寧正式成立新疆民族軍,下轄8個團又4個營,共1.5萬餘人。
1949年10月,民族軍為接應人民解放軍入疆,自瑪納斯河以西分別進至東疆和南疆。12月上旬,一部到達迪化,與第一野戰軍第1兵團會合。
民族軍於1950年1月10日在伊寧正式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軍,隸屬西北軍區。
1954年10月,第5軍軍部改編為新疆哈薩克自治區軍區(後改為伊犁軍區),第5軍番號撤銷。
第8軍
第8軍的前身是以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區所屬綏蒙軍區新編成的第11、第14旅和騎兵旅組建而成的西北野戰軍第8縱隊。
1949年3月,8縱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8軍。同年5月,第8軍與綏蒙軍區合併為綏遠軍區,第8軍番號撤銷。
第19軍
1949年5月,陝南軍區第12旅,第17師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19軍,隸屬西北軍區。
1952年7月,第19軍軍部改編為陝西軍區,第55師調歸西北軍區領導,第57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石油工程第1師,第19軍番號撤銷。
第50軍
第50軍是由長春起義的滇軍60軍,加上營口起義的原國軍保安暫編58師改編而來。
50軍的早期編制經歷有點複雜。
1949年1月,滇軍60軍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50軍,隸屬東北軍區,並留在東北進行政治整訓。
同年6月,50軍入關南下,歸屬四野編制。
同年9月,50軍再次整編。第150師所屬部隊補入第148、第149師;第167師改稱第150師,11月劃歸二野指揮,入川參加成都戰役。
1950年2月,50軍迴歸四野編制,於湖北參加農業生產。同年9月,調駐吉林省,再次劃歸東北軍區編制。
1950年10月,第一批入朝參戰。消除了偏見,打出了軍威!
51軍
1949年6月,原國民黨華中軍政副長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兼國民黨軍第19兵團司令官張軫,率所屬第128軍軍部及第312、第313、第314、第309師共2萬餘人在武昌起義。7月,起義部隊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51軍,雖然是軍的編制,但全軍僅8100餘人,隸屬第四野戰軍工兵司令部建制。
1950年9月,51軍軍部改編為中南軍區空軍領導機關,所屬部隊與湖北軍區合併,51軍番號撤銷。
第54軍
54軍是專為入朝參戰而設立的。
1952年10月,軍委決定將原四野第45軍和第44軍各一部(45軍軍部、直屬隊、第134、第135師;44軍第130師)合編為54軍入朝參戰,44和45軍番號同時撤銷。
1985年,54軍改編為54集團軍,是人民解放軍三大重灌快速反應集團軍之一。
2017年,18個集團軍重組,54集團軍番號撤銷。
第55軍
1951年11月,由長沙國軍起義部隊改編而來的人民解放軍第52軍,第53軍番號撤銷,所屬第215師,第219師劃歸21兵團直屬。
1952年10月,21兵團加上48軍軍部及第144師和49軍第145師,縮編為第55軍。
55軍1979年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戰果卓著,共殲敵10300餘人。
1985年10月,55軍番號撤銷。所屬163師後來成為駐港部隊;164師劃歸41軍,後劃歸南海艦隊改為海軍陸戰旅;165師一部劃歸武警。
第58軍
1947年12月,晉冀魯豫軍區10縱為牽制大別山國軍,於河南省信陽以南、湖北省廣水以北地區越過平漢鐵路(今北京―漢口),向桐柏地區挺進。進至湖北省應山縣漿溪店,10縱改編為桐柏軍區。
1949年2月,桐柏軍區及所屬部隊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第58軍。同年5月,所屬172師劃歸湖北軍區;173和174師劃歸河南軍區,58軍軍部也與河南軍區機關合並,58軍番號撤銷。
第56,57,59軍
第56軍和57軍編制是留給四野的,由於解放速度太快,兩個軍最終並都沒有組建。
58軍和59軍編制是留給二野的。上面說了58軍從建軍到併入河南軍區只有短短的3個月,原來要改編成59軍的江漢軍區12縱直接加上其它部隊改編為湖北軍區。
第56,57,59成為人民解放軍序列中有番號但沒有組建的三個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