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最近韓國影視劇確實挺火的,明明有種你看了覺得影視工業成熟是成熟,但整體質量大概也就那樣,結果卻在韓國,東亞甚至全世界都火了一把的感覺。
前了火到世界的韓劇《魷魚遊戲》,絕對是今年全世界最火爆的一部劇集之一。然後就是韓國拿去送奧斯卡的《摩加迪沙》,然後就是韓劇剛剛上線的李應福導演,金恩熙編劇,全智賢、朱智勳主演的《智異山》。
這部劇故事以智異山為背景,講述智異山國立公園的登山者們和護林人們的故事。如果要講的話,大概和之前播出的一部國產劇《獵狼者》有些相似,豆瓣開他7.9,現在評分掉到7.0了,和國產劇《獵狼者》也沒多大差距。
本帖就不分析這部劇本身了,有機會再做分析,還是講講在全世界殺瘋了的“韓劇”吧。
“韓劇”風靡全世界了?確實是事實,但真的靠了全面的“抄襲”
目前韓國影視劇在本國,東亞和全世界確實發展到了巔峰,這個發展過程就不科普了。基本上就是韓國電影也經歷過中國的這種國產電影保護制度,嚴格的稽核模式。後來是在韓國電影人的努力爭取下,韓國政府在90,00年代逐步取消了這個,並且採取了電影分級制度。
2000年之後,韓國影視劇和流行文化開始騰飛。事實證明,韓國電影並沒有在好萊塢電影的衝擊下垮掉,反而是瘋狂發展,甚至近20年大多數的票房冠軍都是本土電影。
在此之前,韓國電影在世界上顆粒無收,現在時不時有所斬獲。歐洲三大的戛納,再到奧斯卡是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電影盛會,去年韓國電影《寄生蟲》拿下金棕櫚,又拿下了奧斯卡,相信不用多提了。
沒有稽核尺度題材的就很寬鬆,韓國影視騰飛還有一個原因是隨著影視產業騰飛,像奉俊昊,樸贊鬱,金知雲和崔東勳等大批導演崛起,再到宋康昊,崔岷植,黃政民,河正宇,李秉憲,李政宰等演員的崛起。
正所謂打鐵還需要自身硬,有寬鬆的環境,經濟發展下背後資本的充裕,導演和演員等人才的崛起等等,這些就保證了影視產業在內容生產上的過硬,這個過硬基本上又能分成兩個方面。
一是韓國影視工業的崛起,目前來看基本上是亞洲第一了。
這個便不具體分析了,因為影視工業不太好說出來,韓國真人電影,尤其商業特效大片的影視工業水準,基本可以肯定是全世界第二,亞洲第一,日本那邊早跑偏了,中國和印度電影工業都不夠成熟。
二是韓國影視產業學遍全世界,卻又融合本土化成功,幾乎成為全世界尤其落後國家學習先進國家,這個文化產業發展成功的典範。
比如已經結束的韓劇《魷魚遊戲》,基本就是學習,借鑑和融合的產物。
這部劇骨架是《賭博默示錄》的,都是欠了錢被一個人引導去參加遊戲。血肉是幾個遊戲從其他電視劇裡拿來用的。遊戲是韓國,中國童年常見的遊戲,最核心的《大逃殺》模式也不是韓國人的創意。
最關鍵的是那麼多遊戲為啥選相同的,分鏡都是一樣的。說得難聽點是抄襲,少說也是融梗吧。《賭博默示錄》96年開始連載的,國內的《動物世界》好歹是真花了錢買了版權翻拍的。
其實這就是韓國影視劇,至少大多數比較商業化影視劇成功的密碼,像奉俊昊,樸贊鬱等大導演的電影還是有自己的內容。其它像經典如《新世界》都借鑑的《無間道》,其它借鑑,學習香港電影,日本電影和美國電影的更是多了去了。
這個其實就是韓國影視劇成功的密碼,至少是密碼之一。
比如經典的韓劇《請回答1988》,去年後來“韓劇”人設崩了,就被網路拔抄臺劇《光陰的故事》,但是它確實學習,或者說抄得成功。因為《請回答1988》不光是靠抄了設定成功的,他們拍出了很多吸引人的點。
情感線,小故事線,搞笑點都很精彩——
你想了一個好的故事框架,填充不了好故事,就別怪別人用你的框架,塑造了一個更好的故事。要聽神明的話除了鏡頭爽還有別的亮點麼?多年來日劇的優點和缺陷太明顯了,優點是立意和設定非常新穎獵奇,賣點特別好,但是缺點也極其明顯,演技和與生活貼近的真實度非常低,分分鐘讓你覺得這是在拍動畫真人版而已。
所以日本成功的作品要麼很現實,要麼很二次元,傳播到世界上的就不多了。
《魷魚遊戲》作為大逃殺主題,它塑造的幾個求生者亦正亦邪,又極其真實。雖然確實學習借鑑明顯,單獨從商業電視劇來講確實是個成功的商業作品。這個抄襲的事情,中國觀眾因為和韓國文化爭端的事情才會在意,其它外國觀眾是並不在意的。
韓劇就全面“吊打”國產劇了?別鬧了
實話實說,韓國影視劇因為稽核不嚴格尺度和題材確實更豐富,同時影視工業現在也是全世界唯二的成熟,整體比國產影視劇成熟是肯定的,但是兩國影視文化產業的發展這個定位,有著很大的不同。
中國觀眾對於韓國影視劇的觀感確實複雜,這主要是兩個國家歷史和文化爭端的原因。
中國影視確實不如韓國影視成熟,跟美國電影更是有全方位的差距,最根本的是電影工業水平的差距,是影視製作,宣傳,營銷,管道,特別是稽核等帶來的全方位的差距。 但是中國相比韓國電影,這個差距或許除了這個稽核和暫時“流量經濟”帶來的群魔亂舞之外,這個差距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遠。
韓國影視產業確實成熟,這是事實也不用否認。
但這也是它藉助了美國影視資本,營銷資源以及管道的能力,向外輸出。打鐵還要自身硬是事實,但韓國影視劇不是光靠自己也是事實。離開美帝的影視資本和管道,韓國影視產業的威力可能就要小一些。
韓國這種藉助美帝影視產業體系的做法,中國還真的學不來。沒辦法,不管表面還是內地裡還和美國關係鬧得有點僵,還想借人家體系幫你傳播文化,想想都不可能。
中國為啥要在意呢?因為中國和韓國文化產業發展是完全不同的,上面壓根不在意所謂的文化產業上,力度全在實體產業和很多東西上,單獨講到中國影視劇發展上,中國不像韓國電影能成功藉助美國影視資本向外擴張,中國想做的還是自己構建自己的文化意識,與建立對外輸出的文化狀態,然後一步一步推動中國電影工業和文化意識的發展。
比如我們現在的電視劇主要是在經濟發展起來引起文化意識混亂,開始重新構建過去精神為主,今年的《山海情》《覺醒年代》和正在熱播的《功勳》是代表,又由於中美問題的關係,這類作品是註定不可能走出去的。
可是你單獨講質量,講深度和文化意義,這些都不是《魷魚遊戲》能比較的。而且不止是《魷魚遊戲》這種商業作品,即使大家拿韓國所謂有深度的作品也無法比較的,最好的頂多是表達不同,總不能說韓國資本投資黑政府的,一定比中國主旋律高階對吧。
同時,中國影視產業應該走出過去和日韓比較的歐洲三大,美國奧斯卡獎項,這種寄人籬下的模式。 過去中國電影市場太小,需要透過在國外獲獎,然後賣片盈利,現在中國電影市場足夠大,商業片,文藝片都可以養活,逐步去掉一些不合理政策,電影人把自己屁股坐正一點,中國電影工業發展的會非常快。
實際上,我們沒有必要學習和在乎韓國這種文化產業的發展模式,也是無法複製的。
中國真正要學習的是美國流行文化產業這種模式,研發生產,營銷宣傳,管道鋪墊等全方位的強大,這才是要學習的,韓國這種文化模式真的無法複製,兩個國家方方面面都完全不同,日本也是學不了的。
尾聲
最後,這幾年的韓國影視年確實比中國影視劇強不少,這是事實,尤其是我們之前還是“流量經濟”的巔峰,同時稽核還沒有放開導致題材匱乏,尺度根本放不開。
但這最多能夠證明藉助美帝影視資本和全球營銷能力,韓國影視對外輸出比中國電影強。
最後,國產影視劇距離自己的繁榮期還有很遠的距離,我們現在是處在一個巔峰和下一個巔峰之間的低谷,目前最大的阻礙是稽核導致的制度和題材無法放寬,中間階層“流量經濟”剛過,文化產業變化的成效都還不明顯,同時作為消費者貌似也挺享受這種狀態。
別看網上經常網友嘲諷國產影視文化,但流行文化上遇到不對首先想的就是“舉報”——
最後,國外的電影界公認的中國電影大師還是內地第五代,第六代導演,臺灣省的侯孝賢,楊德昌,王家衛和巔峰時代的香港電影,為什麼?兩岸三地的文藝片都是兼具明顯的文化特色和熟練的電影視聽語言,香港電影就是在當時成熟的影視工業了。
國產文化產業上一個巔峰是80,90年代,下一個是什麼時候呢?
2021年的“流量經濟”倒臺肯定是一個分水嶺了,接下來的反應還要看發展。但電視劇已經產出了《山海情》《覺醒年代》《功勳》等作品,電影差一些,但總體情況差不多一樣,大家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