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宮博物院有一對乾隆御用的景泰藍冰箱,這對冰箱以紅木為本體和底座,外表採用掐絲琺琅(景泰藍)工藝製作而成。這對冰箱製作工藝精湛,紋飾華麗,給人一種無比奢華的感覺,要知道,在100多年前大多數人還不知道冰箱為何物,也只有王侯將相才能享用到這種冰箱吧。說起這對冰箱,它們原本就是故宮之物,但是上世紀20年代流失宮外,1985年,一名中年男子把他們捐贈給了故宮,專家問他為何捐贈,他回答道:“在家沒地兒放……”
1985年11月的一天,一名中年男子火急火燎地闖進了故宮博物院的辦公區,他揚言有急事要找故宮博物院的領導。時任故宮博物院文物管理處處長的梁金生聽到院子裡有人吵嚷,就走出了辦公室,他詢問那名男子:“您有什麼事嗎?”那名男子對他說:“由於家裡沒地兒放,我有兩個祖傳的冰箱想要捐給故宮,可是捐錯了地方,捐給了北京市文物局……”
梁金生聽完這個人的話,當時就笑了。的確,在上世紀80年代冰箱還是一個稀罕物,但是故宮博物院怎麼會接受普通市民捐贈的冰箱呢?於是梁金生就告訴那位中年人:“既然捐給了北京市文物局,那就讓北京市文物局處置吧,我們故宮不缺冰箱……”那人聽了梁金生的話更加著急了,他對梁金生說:“這個冰箱可不是普通的冰箱,它是乾隆皇帝的御用冰箱,我捐贈它,既是因為家裡沒地方放,又是因為它出自故宮,我想讓它迴歸故宮。”
梁金生是一位資深的文物鑑定專家,有著“故宮大管家”的美譽,他對故宮的藏品瞭如指掌,當他聽完那個人對冰箱的描述之後,心頭一驚,他覺得這個人所說的乾隆御用冰箱很可能真的是從故宮流出去的文物。想到這裡,梁金生再也坐不住了,他馬上聯絡工作人員叫來卡車與捐贈文物那個人一起直奔北京市文物局。
到達北京市文物局之後,梁金生和捐贈冰箱的那個人向文物局領導說明了情況,領導聽說捐贈人捐錯了地方之後,特事特辦,直接讓人領著他們去到了文物局的地下室,把那個人捐贈的冰箱搬了出來。梁金生仔細一看,那對冰箱的確大有來頭,正如捐贈人所說,這是一件從故宮裡流出去的國寶。在請示文物局領導之後,梁金生他們將那對冰箱運回了故宮博物院,它們成為了故宮博物院的珍藏。
那麼,這到底是一對什麼樣的冰箱?它背後又有一段怎樣的曲折故事呢?
原來,捐贈這對冰箱的人名叫潘大衛,這對冰箱是他外公留給他的遺產。潘大衛的外公名叫陸觀虎,這個人在上世紀初是天津地區的頂級中醫,他不僅是一名治病救人的醫生,同時還是一位著名的收藏家,尤其喜歡收藏景泰藍。上世紀20年代的一天,有一位古玩商人找到了陸觀虎,他告訴陸觀虎自己手裡有一對從清宮裡流出來的景泰藍冰箱,問陸觀虎要不要。陸觀虎聽說是從清宮裡流出的景泰藍冰箱,當時就來了興趣,他隨那位古玩商人到他的店裡親自查看了那對冰箱,發現這的確是一對從清宮裡流出來的景泰藍冰箱,他就以3500塊大洋的價格將其收入了囊中。
上世紀60年代,一場轟轟烈烈的“破四舊”運動給陸家帶來了災難。由於陸觀虎是著名的收藏家,所以他家毫無例外地遭到了抄家,那對景泰藍冰箱連同陸觀虎的其他收藏品全部被沒收。上世紀80年代,陸觀虎得以平反,但是當時陸觀虎已經去世了,於是10多年前被抄走的那些收藏品就返還給了他的外孫潘大衛。當時,潘大衛家的住房面積不是很大,這對冰箱放在家裡如同雞肋,放在家裡沒什麼用還佔地方,丟掉又感覺可惜,思來想去,他覺得將這對冰箱捐贈給故宮博物院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就是從故宮出來的。但是潘大衛對文物部門的管轄權不太瞭解,他以為將冰箱交給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局就會將冰箱轉到故宮博物院。後來他一打聽,原來是自己捐錯了地方,於是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著名收藏家陸觀虎先生收藏的這對景泰藍冰箱吧:這對冰箱高76釐米,重102公斤,它的底座和箱體是由紅木為原料製作的,箱體的外邊則採用了掐絲琺琅(景泰藍)工藝製成,冰箱通體裝飾有枝寶紋,冰箱側面帶有鐵質的雙耳環,箱口處用鎏金包邊,上邊刻有“大清乾隆御製”六字銘文,從箱口上的六字銘文可知,這對箱子的主人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乾隆皇帝。這對景泰藍冰箱做工精湛,豪華大氣,任誰看到都知道此物非凡品!
在我國,冰箱古已有之。《周禮》中便有“祭祀供冰鑑”的記載,從這段話我們可以得知,我國最早的冰箱起源於周朝,當時冰箱的名字叫“冰鑑”。為了達到降溫和保鮮的目的,古人會將冰塊放到容器中,這就是最早的冰箱雛形——“冰鑑”。冰鑑最早是用青銅鑄造的,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冰鑑”就是曾侯乙青銅冰鑑,這是一件國寶級文物。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冰鑑的材質也發生了變化,到了清朝的時候,冰鑑的主體材質多為木質,而其裝飾則各式各樣,這對景泰藍冰箱是我國古代冰鑑中的佼佼者。
潘大衛捐贈的這對景泰藍冰箱是乾隆皇帝的御用之物,這對冰箱製作工藝精湛,裝飾華麗,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這是一對出自故宮,又迴歸故宮的國寶,它的迴歸為專家研究冰鑑的歷史和景泰藍的製作工藝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依據,是一件珍貴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