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期準備把我六年來新寫的作品串成一本書,發現許多老文章雖然是按照小系列寫的,但還是沒有寫透、寫全。例如朱元璋為什麼要進行空印案,雖然上文我們提了是恨元朝降臣,但是什麼是引子兒?引子兒就是中都案,中都案為何會出現?所有案件全都因一場戰敗,這場戰敗就是史書上說得比較輕鬆的嶺北之敗。
那麼,本文就談談它們之間的關係。
嶺北之敗後的國際影響
嶺北之敗(關於嶺北之敗詳見2016年的舊文1372年徐達慘敗於北元名將王保保下,連結見文末)後,朱元璋一方面開始專心搞內部建設,一方面嚴密關注朝鮮半島的動向。中國周邊各藩屬國首先知道嶺北之戰的國家就是高麗王朝。對於高麗和元朝的關係參見2016年的舊文:徐達嶺北大敗於北元,朱元璋五年心血俱喪高麗王被殺。
之前的舊文對於高麗面對此事的反應介紹不多,今天咱們就談談這一點。
高麗王王顓又想和濟州島上的蒙古騎兵和緩關係。他呀,想一方面和北元搞好關係,一邊和明朝搞好關係。最終在朱元璋的“二選一”要求下,徹底和北元決裂,發動對濟州島的進攻。
朝鮮政權自元朝一建立就受其控制,無論是朝鮮王的廢立,甚至是後宮生活都受控制。元朝的勢力在高麗政權內部非常強大,王顓雖然消滅了高麗政權內部的蒙古軍事勢力,但是政治勢力哪裡那麼容易清理的呀。由此,他反而被宦官暗殺。
王顓被殺後,權臣當道,這時的權臣是李仁任。李仁任不但推舉朝鮮王,而且全面導向北元政權。您看,當時的北元國際影響力還是很大的。自此,朱元璋對王氏高麗政權的軟硬兩種方式應對都失敗了。
親北元還是親大明的路線鬥爭
這就說明,在當時情況下,明朝沒有軍事實力徹底消滅北元政權。在此多說一兩句,李仁任代表的是傳統世族大家的利益。到了洪武二十年(1387年)李仁任辭職在家。第二年也就是1388年,朝鮮政權發生激烈變化。
先是崔瑩在朝鮮王王禑支援下發動軍事政變,當時的權臣包括李仁任家族在內都受到打擊。
然而,沒有多久,被王禑命令攻打明軍控制下的遼東的將領、軍事上的二號權臣李成桂卻突然回軍發動軍事政變,這就是著名的“威化島回軍”事件。1388年6月2日,開京(也就是今天的開城)被攻陷。崔瑩被流放,就連朝鮮王不久後也被廢黜並流放。
自此,李成桂大權獨攬,朝鮮王的廢立由其說了算。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1392年,李成桂自任朝鮮國國王。朱元璋賜高麗為“朝鮮”,其全稱是“有明朝鮮國”。直到1876年《江華條約》簽訂,在日本的脅迫下,朝鮮才改國名全稱為“大朝鮮國”。
其實國際影響只是證明北元仍然很強大,但對於大明來說國際影響是不致命的,致命的是國內問題。
嶺北之敗後的國內影響
說完了嶺北之戰的後果,我們就該談談“嶺北之戰”和“中都鎮物案”“空印案”之間的關係了。
朱元璋建國後,首先要面臨的是“糧食問題”“流民問題”,因此,他進行的諸如重農抑商等政策在當時完全合理,日後變得越來越有問題,那是後世不能“因時因地制宜”,不能“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當時朱元璋不這麼做,就不可能有日後的大明。
同時,又因為朱元璋的農業文明心理,以及當時明政府缺錢(如此才大規模地印發紙幣救濟,其實這點對於當時的政權來說,沒有金銀作為依託這種現在才有的思維對當時並沒有效果。只要政權有威信,紙幣是沒有問題的)朱元璋希望“壟斷一切”,因此,才出現了“對民間的禁海政策”。
以上這一切都是有其當時的歷史背景和政權的無奈,包括由此產生的各種問題諸如海盜問題、對百姓有諸如“鏟頭會”的行徑、暴力遷徙沿海居民導致的各種民變甚至起義。但問題是:對於老百姓,畢竟從古到今,中國的老百姓都是比較老實的,敢於與官府對著幹甚至鬧事兒的人,只要不是吃不飽要餓死了,都是極少數,所以,即使朱元璋再怎麼狠,也是對極少數人的狠,不會影響到大局。
所以,明朝的政局逐漸穩定。只要糧食問題趨向好轉,在封建社會乃至什麼社會,大部分人都會穩定。在這一過程中,突然出現嶺北之敗。
1372年,是朱元璋最危險的年份
嶺北之戰爆發於洪武五年1372年,可以說正是各項政策集中推開時期,明朝百姓對此反應最為激烈的時期。那時的情況,對於朱元璋來說應該是做皇帝時期最危險的一年,那一年如果處理不好,他可能就得重新去做和尚了。
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必須要和北元乃至西南地區的元朝殘餘勢力、南路紅巾軍徐壽輝部殘餘勢力搞好關係,同時,防止西北、東北蒙古諸王聯合北元進攻。因此,朱元璋的軍事力量肯定不夠,這也是為什麼衛所制在1372年正式形成的原因,“守”是當時朱元璋維護國內統治的必須。軍隊為了減少民眾負擔,對屯田也極為重視。
可以說1372年,是朱元璋統治生涯中最危險的時期,雖然史料上我們看到對嶺北之敗描述得很輕鬆,看似只是徐達、李文忠個人的失敗,但這個可能嗎?在洪武五年之前,因為元朝迅速失敗,整個明朝的軍事系統對於擊敗北元勢必有不切實際的夢想。
1372年之敗,讓朱元璋冷靜下來,努力固本提升內部實力。對軍隊體系進行改革,嚴陣以待對付民間的反抗力量。到了洪武八年的時候,朱元璋一直夢想的建都一事竟然因為“中都案”而無法實現。在那個時候起,朱元璋對手下的文武產生了不信任並由此出現了“空印案”。
空印案的實質:換掉元降臣,讓自己培養的人上來
徐達嶺北大敗於北元,朱元璋五年心血俱喪高麗王被殺
嶺北之戰:1372年徐達慘敗於北元名將王保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