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儘管吳三桂有沒有因為“秦淮八豔”之一的陳圓圓而開啟山海關放清軍入關,還存在很大爭議,但吳三桂放清軍入關,導致清朝入主中原近300年,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那麼,當年入關吳三桂不開啟山海關,清朝能不能進入關內取得天下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地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山海關是不是連線關外、關內的唯一陸上通道?鑑於那時候清朝水師力量微弱到忽略不計,我們可以忽略到海上通道的存在。
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知道,明朝時期,為了抵禦漠北蒙古殘餘勢力和東北地區的女真勢力,在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的崇山峻嶺間,修建了一條延綿萬里的軍事防禦工程——長城。長城的作用,是“千古胡兵屈仰止,萬重血肉鑄安寧”,保護關內的老百姓,不受關外遊牧騎兵的侵擾。
光有一座城牆還不夠。明朝在長城沿線駐紮了軍隊,特別是在重要關隘,如山海關、居庸關、雁門關、嘉峪關等,還駐紮了重兵。在冷兵器時代,這些重要關隘幾乎是不可攻破的。
然而,長城太長了,明朝竭盡全力,也無法在每一個關隘都派駐重兵——那將對明朝的後勤保障能力提出嚴峻的考驗。在部分關隘,明朝只能象徵性地派駐幾十、幾百個士兵。同時,長城修建好後,需要經常進行修繕。一旦年久失修,部分路段就會出現坍塌的現象。
這些便是長城的薄弱環節,很容易被清朝軍隊攻破。
只不過,由於資訊的不對稱,清朝軍隊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來尋找。另一方面,這些薄弱環節往往位於非常偏遠的區域。清朝軍隊就算攻破了這些薄弱環節,離明朝的腹心地帶也很遠,明朝有足夠的時間來調集大軍來抵抗清軍入侵。
1629年,清朝(後金)發生了大饑荒,國內出現了危機。皇太極為了度過難關,被迫冒險嚮明朝發起進攻。皇太極率領十餘萬軍隊,避開寧遠、錦州兩地,繞道蒙古,分兵三路悄然從位於北方的龍井關、洪山口、大安口突入關內。隨後,後金軍隊經過遵化等地,直逼京師,並將之圍攻了一個多月。
龍井關、洪山口、大安口,聽到這些關隘的名字,大家是不是感到很陌生?陌生就對了。這些關隘本來就是長城上的小型關口,充其量能夠對付幾十人、幾百人的小股流竄遊騎,對於皇太極率領的正規騎兵毫無抵抗之力。
在那以後,清朝軍隊曾經分別在1636年、1639年、1642年,先後3次從長城的薄弱環節突入關內。每一次清軍入關,都攻城略地,劫掠了大量財物和人口,最遠曾經攻打到了山東南部和江蘇北部。
接下來我們分析,既然清朝軍隊能夠透過長城的薄弱環節突入關內,那麼是否能夠以這種辦法輕而易舉地滅掉明朝?
答案也是否定的。
大家發現沒有,清朝軍隊4次入關之戰中,每一次都不會將攻佔城池作為主要目標。《明檔》記載,一名被明朝軍隊俘獲的後金探子承認,他們“不攻城池,只在各村堡搶掠”。清朝軍隊當然會試探性地攻打城池,這是因為城池裡的財物更為豐厚。但一旦城池難以攻克,他們就會知難而退,轉向別處。
比如,在1634年,皇太極率部在長城內側活動時,開始攻打宣府,被明朝大炮擊退,隨即轉向應州,將之攻克。另一支阿濟格率領的軍隊攻打龍門沒有成功,隨後轉為攻打保安州(今河北涿鹿)。還有一支軍隊由代善父子率領,開始攻打懷仁,沒有攻下,立即進攻井坪(今山西平魯),仍然沒有成功,皇太極就下令他們攻打馬邑。
這是什麼原因呢?
很簡單,清朝軍隊就算攻入到關內,也沒有建立穩固的根據地,得不到充分的後勤保障,就無法對明朝構成致命的威脅。所以,清朝軍隊這幾次入關,目的是削弱明朝的實力,牽制明朝軍隊不再威脅遼東。同時,考察中原的地理環境和風土民情,為以後入主中原創造條件。
我們進而可以推測,如果吳三桂不開啟山海關,那麼清朝軍隊就只能繼續以上述方式,對明朝零敲散打。明朝能不能繼續生存下去,取決於補血能力能不能大於失血。往壞處想,也許明朝會因為失血過多而滅亡;往好處想,也許生產力落後的清朝,反而耗不過明朝,提前玩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