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揹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正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不為人知的是,這首歌曲原名叫《八路軍進行曲》,由朝鮮光州人鄭律成(1950年加入中國國籍)作曲,這位“軍歌之父”為中朝兩國創作出軍隊進行曲,這在世界音樂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
這僅僅是朝鮮政府及其人民為我國提供支援的一個縮影,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朝鮮人民都在中華大地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朝鮮戰爭爆發後,黨中央領導人考慮到“唇亡齒寒”和“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才最終決定抗美援朝。
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總計有190萬中國人民志願軍以輪戰方式來到朝鮮境內作戰(補充了近50萬兵源,共計240萬人),這場歷時近3年的戰役,我軍雖然為此付出了巨大犧牲,但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一舉洗刷了中國百餘年的恥辱,極大地增強了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戰爭結束後,一部分志願軍將士們還為朝鮮民眾戰後的恢復和生產建設貢獻了一份力量,一直到1958年,志願軍才全部撤離朝鮮,回到祖國。那麼在此之前,朝鮮為我國解放事業作出了哪些貢獻呢?
近些年來,有不少國人都在質疑這場戰爭是否有出兵的必要,不僅損失了大量的物資,還讓大量志願軍戰士的忠骨埋在異國他鄉。
對此,我們只是從現代人的眼光去看待這場戰爭,並不能體會到當時戰爭的嚴酷性和殘忍性,那時已經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關鍵時刻,只是我們的觀察視角存在偏差,我們在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同時,也要介紹一下朝鮮此前為我黨,我國人民做了哪些無私的援助,以增強兩國人民的感情,將歷久彌新的中朝友誼發揚光大!
近來以來,世界格局發生鉅變,中朝兩國的關係也變得非常微妙,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日本侵略者佔領了整個朝鮮半島,對朝鮮人民進行血腥鎮壓,企圖永世奴化後者,朝鮮人民雖然也進行了激烈的反抗,但迫於自身實力弱小,怎麼也無法趕走日本侵略者,所以當時很多朝鮮人來到中國境內,渴望藉助中國之力趕走日本侵略者,以重新建國。
當時的中國也積貧積弱,但好在中國地大物博,國民眾多,朝鮮人希望中國儘早完成民主革命,壯大自身實力,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朝鮮民眾。
在風起雲湧的年代,很多朝鮮人進入黃埔軍校學習,他們後來跟隨紅軍參加長征,在部隊裡擔任要職,儼然成了地道的“中國人”。
“九一八事變”後,東三省全境被日軍侵佔,很多活躍在此處的朝鮮人主動加入抗日遊擊隊,並和中國軍人共同組建了東北抗日聯軍,例如金日成,趙南起,許亨植等人都是部隊的高階指揮員,他們在抗日戰爭期間,與日本侵略者鬥智鬥勇,時常帶領戰士們執行炸鐵軌,燒燬日軍兵器庫、物資庫、情報站點等任務,極大延緩了日軍進攻步伐,將幾十萬日軍牢牢“鎖定”在山海關內,有力地保證了全國抗日相持“這盤棋”下得更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中朝兩國人民都舉國歡慶,大量朝鮮人都回到本國,進行生產建設,我國人民也迎來短暫的和平“曙光”,我黨把握住千載難逢的良機,調派原東北抗日聯軍以及駐紮在華北地區的八路軍部隊向東北縱深地帶進軍。
但蔣介石卻給解放區內的抗日力量下達“原地駐防待命”的命令,只允許東北境內的日本關東軍向國軍投降,此前派出百萬大軍進入東北的蘇聯紅軍陷入了糾結,由於當時蘇聯和國民黨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按照上面要求,只有國民黨才符合接管東北的資格,共產黨與此毫不沾邊。
蘇聯紅軍指揮官就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即進駐東北的八路軍將士必須“改名換姓”,蘇聯就可對其視而不見,任其自由行動。雙方思來想去,進駐的八路軍最後改名為東北人民自治軍(1946年改為東北民主聯軍,1948年改為東北人民解放軍)。
但東北人民自治軍面臨的困難一點都不小,我軍在人數和裝備上都處於絕對劣勢,原本以為蘇聯與我們有著相同的意識形態,會幫我們一把,支援一點武器裝備或後勤物資,所以部隊幾乎都沒怎麼配齊武器裝備就迅速出發,而國軍有美國提供的大量武器裝備。
雖然蘇聯也對我軍提供了支援,但受限於此前同國民黨簽訂的條約,蘇聯也不好明目張膽地提供重火器等裝備,所以,可以想象得到,蘇方提供的援助只是杯水車薪,真正對我們提供幫助的反而是我們的老鄰居朝鮮(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
1946年,蔣介石公然撕毀“雙十協定”,解放戰爭正式打響。國民黨反動派憑藉著巨大的兵力和裝備優勢對全國各大解放區發起進攻,進入東北地區的國軍不但人數眾多,而且大部分都是精銳之師,我軍雖然進入該地時間較早,透過發動廣大群眾,總人數發展到了20多萬,但是當國軍正式發起進攻以後,我軍收編的一些偽軍,土匪流氓四散而逃,有的甚至叛變,將槍口對準我軍指揮員,全軍損失慘重。
東北民主聯軍在戰鬥減員嚴重、武器裝備奇缺的情況下,被國軍重重包圍,處境十分艱難,不得不放棄了瀋陽,長春等大中城市,由此,國軍立足東北,佔據了東北地區人口最密集、工業最發達、交通最便利的區域,也難怪蔣介石叫囂只要三個月就可以消滅共軍。
面對這樣的局勢,毛主席提出了“放棄大路,佔領兩廂”的方針,但戰場態勢變化太快,國軍不但佔領了錦州,瀋陽,吉林,蛟河等大片區域,還隔斷了東滿、南滿同北滿的聯絡,簡單說就是切斷了後勤補給線,我方糧食,物資供應不上,傷員也無法及時轉運出去,怎麼恢復這條大通道,就成了擺放在戰士們眼前的難題。
中共開始把眼光投向東邊的老鄰居,中共代表向朝鮮方面提出請求:是否能在關鍵時期將我方傷員,軍屬和後勤部門向朝鮮境內轉移,並將貴方武器裝備借與我方使用?
朝鮮方面給出了肯定的答覆:如果你們在戰爭中產生了任何困難,我們都是你們最可靠的後盾,會無條件支援你們!
其實在抗日戰爭結束後,黨中央領導人就非常重視東北的極佳戰略地位,在駐朝鮮辦事機構採用了半公開半隱蔽的方式,設立東北局,下設總務,會計等機構,平日裡同國內保持聯絡,處理工作即可,戰時就要發揮轉運傷員,運輸物資的作用。
解放戰爭爆發後,東北局處理的事務應接不暇,又在朝鮮境內成立了滿浦、新義州,南浦、和羅津等四個分辦事處,這些分辦事處的成立,對於我軍堅持對敵作戰,瓦解敵人多次進攻,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成了溝通朝鮮和中共革命友誼的橋樑。
分辦事處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利用朝鮮北部與北滿接壤這一獨特的地理優勢,將南、北滿解放區的物資透過這一中轉點進行運輸。走陸地可以曲線連線南滿和北滿地區,走海路則可以從遼寧大連一直連線到全國其他各大解放區。
經過實踐檢驗,解放軍順利打破國軍設下的封鎖線,不僅使得東北解放區物資運轉順暢,還能有效串聯起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兩大運輸通道,從而為我軍後期扭轉乾坤打下基礎。
在人員轉移上
朝鮮不僅僅只是發揮一個“中轉站”作用,我軍將士在戰場上負傷,軍屬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這些人員就會被送往朝鮮,國民黨反動派也不敢踏足朝鮮境內,所以這裡相對而言就是最安全的地帶,像我們的開國元帥羅榮桓曾經就因為身體抱恙,不得不找到一處安全地帶進行診治,距離東北不遠的朝鮮平壤的蘇軍醫院就是首選,就連金日成委員長都來親自看望羅榮桓,以示兩黨交好之意。
在前期戰鬥中,我方共有近2萬名傷員及其家屬,近9成的戰備物資被轉移到朝鮮境內。當時的朝鮮國內環境也比較困難,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也沒辦法得到解決,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不斷對它施壓,金日成這樣說:“我們要勒緊褲腰帶,把國內生產和繳獲的戰略物資,儘可能送到中國東北地區。”
朝鮮頂住重重壓力,動員了大量人員幫我們將物資轉移到隱蔽處,老百姓自家省點口糧分享給我們的轉移人員,等到東北全境解放後,人員和物資完整地轉移到國內。
在物資運送上
日本佔領朝鮮期間,日軍曾經在朝鮮境內建造了眾多軍武庫,裡面還封存了大量的武器裝備,日軍投降時都沒來得將其銷燬,在解放戰爭的前兩年,朝鮮就運輸了2000多節車廂的物資,例如步槍,子彈,炸藥包,雷管等,絕大部分是無償支援,只有一小部分是以物換物,但並不妨礙兩國深厚的革命情誼。
要知道當時國外很多勢力都倒向蔣介石反動派那邊,對我黨控制的各大解放軍實施經貿制裁,導致我黨本就不多的白銀,還買不到多少戰略物資,我黨只能從朝鮮境內購買到數百萬斤炸藥,幾百噸硝酸、硫酸,數萬件衣服,膠鞋等物資,這些物資在現代人看來很尋常,但對當時的東北民主聯軍來說是一件件珍寶,為前線部隊作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補給,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圖 | 日軍留下的武器裝備
在派兵作戰上
前面也說過,很多朝鮮人為了復國,趕走日本侵略者,來到中國參加抗日活動,在戰場上同中國士兵並肩作戰,積累了大量經驗。
日本戰敗投降後,他們本可以回到國內參與國家建設,但仍然來到中國參加解放戰爭,金日成委員長在中國待的時間非常久,他鼓勵將士們要把中國革命當成自己的革命,就這樣,大量朝鮮軍民自願加入東北民主聯軍,為中國的解放事業貢獻一份力。
這些人分為以下四類:
一、從中國回到朝鮮後被金日成調派到中國東北地區的朝鮮軍人;
二、從蘇聯回來直接趕往東北地區的朝鮮軍人;
三、一部分朝鮮境內的軍民,自發加入支援中國解放事業的鬥爭;
四、原本就留在東北民主聯軍的朝鮮軍人。
根據1947年相關資料統計,共有12多萬朝鮮軍民參加東北民主聯軍隊伍,這還僅僅只是一支隊伍,在全國範圍內參加解放事業的朝鮮軍人數量更是無法估量,他們的家鄉曾經也被日本侵略者蹂躪,自己的祖國也未完成解放大業,所以他們對我軍的境遇更能感同身受。
他們在作戰時非常勇猛,立場十分堅定,原則性極強,不是那種被榮華富貴給迷得鬼迷心竅的人,所以國軍或是帝國主義勢力想要他們投誠也不是件容易事。
朝鮮族戰士們在一次次作戰中不但作戰技巧得到了提升,在隨著解放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後,他們也正式被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有的甚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他們幾乎在各個崗位都有建樹,從師長到基層戰士,從坦克兵到步兵,從汽車兵到衛生員,但不管是在哪個崗位,他們都在為中國民族解放事業“發光發熱”。
東北民主聯軍的朝鮮將士參加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遼瀋戰役”等戰役,譜寫出眾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其中,在我第四野戰軍隊伍中,幾乎各部都有朝鮮官兵,他們不但參加剿匪任務,還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一系列戰役,戰火淬鍊出無數的戰鬥英雄。
這些友人在中國參與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為我國人民過上和平穩定的日子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只是因為後期朝鮮戰爭爆發,他們才回到自己的祖國,完成未盡的大業。
圖 | 朝鮮戰士
在四野中,一共有156師,164師和166師三個朝鮮族師,後兩者當時駐紮在東北,隨時都可以移交給朝鮮,如果朝鮮方面暫時不需要用兵,我方可以繼續組訓和提供後勤保障,一旦朝方有需要,就完好無缺地將他們送回到朝鮮,至於156師,當時在我國長江流域同國軍的殘軍敗將進行作戰,等戰事一停,就可以立刻將他們送回朝鮮。
解放戰爭進入尾期後,這三個朝鮮族師共計5萬餘人全部安然回到朝鮮,他們被改編後戰力不減,在同韓軍作戰時,他們都成了戰場上的王牌部隊,在初期作戰時,表現可圈可點,不但利用迂迴戰術完成了既定作戰任務,更以大無畏的勇氣和頑強的作戰精神,全殲了美軍一個營兵力,此舉直接打亂了美軍的戰術安排。
在這些返朝士兵的努力下,韓美聯軍被趕至朝鮮半島南部釜山一帶的狹長區域,朝鮮佔得半島九成的人口和領土。美軍指揮官將這批從中國戰場回來的朝鮮族士兵稱為“實施最堅決,計劃最完美”的斬首者。一直到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實施仁川登陸計劃後,戰場局勢才得以逆轉。
雖然朝鮮人民軍在被美軍打到鴨綠江畔,兩軍之間不論在人數還是裝備上都很懸殊,並不能只靠一兩個精銳部隊就能彌補差距,但毫無疑問,這三個朝鮮族師是中朝兩國在共同追求民族獨立和解放戰爭中友好合作的產物。
說了這麼多朝鮮對我解放事業作出的貢獻,最重要的一點,還屬於物資供應方面。
前文也說了我軍當時幾乎是徒手前往東北解放區,急缺彈藥,糧食,服裝等物資,我軍前線指揮官親自來到朝鮮,向金日成提出武器供應一事。
金日成不假思索就同意立刻向東北民主聯軍供應數萬支槍,幾十萬發子彈,並派手下得力干將親自這批物資押送到我軍手中,足以看出朝方對我軍的重視,有時我軍需要大量鋁,棉,丙酮等軍需物資時,考慮到前方戰線吃緊,朝方不惜停開自己的客運列車,改為我軍緊急裝運。
我軍正是基於朝鮮提供的各項幫助,才能在解放戰爭初期的劣勢地位逐漸扭轉戰局,迅速掌握了東北,華北甚至全國戰場的主動權。
我軍在短短几年時間裡就解放了全國絕大多數地區,並建立了新中國,朝鮮功不可沒。那麼新中國剛剛成立,為何就要抗美援朝?
中國和朝鮮自古以來就唇齒相依,關係非常特殊,缺一不可,當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後,中國政府就已經發出嚴正宣告,要求美國停止越界行為,否則中方將採取必要行動,但美國渾然不顧我方多次警告,依然我行我素,將大軍推進至中朝邊境,甚至想試探中國底線,將戰火燒到中國邊境地區。
剛剛經歷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我軍,怎麼能容忍別國肆意妄為?就像我們老一輩革命家所說:“只要是老虎人,它肯定會吃人,就看它的胃口如何,什麼時候會吃罷了!”
儘管美國沒有發起全面侵華戰爭,但是它已經將第七艦隊橫插在臺灣海峽,阻撓我國統一大業,如若我國不出兵,美國將徹底佔領整個朝鮮半島,將對新中國的安全構成致命威脅。
當時的東北重工業基礎最好,交通條件最優,但它毗鄰朝鮮,美軍將會時常派戰機來此片區域的高空進行襲擾,東北相當於坐在了“火藥桶”上。10月19日,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
中國人用實際行動向朝鮮展示了何為報恩,即摧鋒於正銳,挽瀾於極危。雖然作戰初期,中美兩軍武器裝備相差懸殊,但是我軍自誕生之日起,碰到的都是比自己強大的對手,不論是蔣介石領導的國軍,還是日軍,我軍都迎難而上,越打越強,越打越有信心,敵人“饋贈”給我軍的物資也就越多。
在前幾次戰役中,我軍用“鐵腳板”跑贏了美軍的汽車軲轆,即38軍113師僅用14個小時在崎嶇難行的山路上急行軍70多公里(直線距離,實際不止),圍殲無數敵軍,間接導致美軍指揮官翻車死亡,這一仗打出了國威,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據參加過戰役並倖存的美國老兵說道:“對面的中國士兵很多人都只穿了一雙單鞋,甚至有的連襪子都沒有,他們的腳都被凍得又黑又腫,身上穿的衣服非常薄,很難想象他們還能朝著我們這邊發起進攻,就是從那一刻開始,我覺得這場仗是無論如何也打不贏了!”
近3年的戰爭中,兩百多萬輪換的志願軍將士同朝鮮人民軍共同對抗“武裝到牙齒”的敵人,無論敵人火力網多麼強大,中朝聯軍始終保持高昂的戰鬥士氣,我軍湧現出無數像楊根思,黃繼光這樣的戰鬥英雄,正是有他們在前線流血犧牲,國內才有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國人才不用再經歷戰火紛飛,硝煙四起的那段日子。
無論是發生在我國的解放戰爭,還是在朝鮮的抗美援朝戰爭,都是中朝兩國人民深厚友誼的見證,我們自然知道抗美援朝期間,志願軍將士保家衛國的英雄事蹟,但也不能忘記朝鮮軍民為我國作出的巨大貢獻,謹以此文向在兩國革命中作出巨大犧牲的前輩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