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柯普,我們講了在日常生活中怎樣判斷寶寶穿衣是否足夠。
穿衣,雖然有“美”的目的,但畢竟最基本的還是保暖、保持體溫。
不過,如果寶寶生病發燒了,穿多一點好些還是少一點才合適?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發燒是怎麼回事。
發燒,就是體溫升高了。之前介紹過,我們人類作為高等的恆溫動物,平時我們的體溫是保持相對恆定的,這個體溫最適合體內的酶發揮它們的催化活性,有利於各種生物電的傳導,等等。我們體內有一個精密的系統來調控體溫,生病發燒,就意味著這個系統出現了問題。
愛泡茶的朋友應該有體會:電熱水壺會自動保溫在設定的溫度如80度,低於這個溫度就會自動加熱,高出這個溫度就暫時切斷電源。體溫的調控也是差不多這個道理。
人體的溫度感受器有兩套:外周溫度感受器分佈於面板黏膜、內臟和肌肉,面板的冷感受器多於熱感受器,溫度低於30度時會產生冷覺,35度左右會產生溫覺;中樞溫度感受器則主要分佈於中樞神經系統(丘腦、腦橋、延髓以及大腦皮層),有兩種神經元,熱敏感神經元在感受到“熱”時會放電,冷敏感神經元在感到“冷”時會放電。大腦皮層當然可以接受面板溫度感受器傳送來的資訊,我們可以透過面板感受外界的冷暖。下丘腦的溫度敏感神經元不但可以感受區域性的溫度變化,也接受外周傳來的溫度感受器資訊。一陣冷風吹來,你不但透過大腦皮層很清醒地感知到“冷”,還會在心底升起一種“寒意”,這種感覺不會被你的意志所控制,因為不是大腦皮層的感覺。
中樞熱敏/冷敏神經元相互影響一起設定一個溫度(體溫的調定點),平常狀態下,兩類神經元就產熱散熱進行微調,使實時體溫在調定點附近窄幅波動。當溫度出現明顯的變化,中樞溫度敏感神經元感受到區域性溫度變化和接收到外周傳入的冷暖資訊,就會發出指令,透過交感興奮、血管舒縮、能量代謝、發汗和肌肉顫抖等調節產熱和散熱,改變體內的溫度,以維持調定點的穩態。
發熱畢竟是一種病態。有兩類發熱,少見的一類是外界的溫度已經突破體溫調節的能力,出現超高體溫,比如中暑,這種發熱是會“熱死人”的;最常見的一類則屬於體溫中樞調節的問題(調定點的改變),這種發熱本身是不會“熱死人”的,當然,引起發燒的疾病本身倒是有可能會致命。內毒素等致熱原直接作用於中樞的溫度敏感神經元,冷敏感神經元發出大量衝動,體溫調定點上調,中樞發現現實溫度低於調定點溫度,“認為”你冷了,隨即命令血管收縮、骨骼肌顫抖(寒顫)以產熱、保溫,同時你會感覺到內心的寒意(畏寒),直到體溫上升到新的調定點,此時中樞會“覺得”你不冷了,畏寒、寒顫消失。如果致熱原的刺激作用減弱,熱敏感神經元又“覺得”你溫度過高而放出衝動,命令血管舒張、出汗,趕緊散熱,這時你會感覺渾身潮熱、出汗。
所以說,發燒是因為致熱原的作用使體溫調定點發生了改變,你的冷熱不是大腦皮層能夠左右的,最終燒到幾度取決於調定點的設定,企圖以“頑強”的意志來對抗是徒勞的!
順其自然顯然更明智。
體溫上升期,我們可以採取措施使體溫儘快達到調定點,捂被子、喝熱水顯然有利。疾病狀態下,調定點動態變化。調定點回調後,實時體溫超過調定點,身體開始散熱,此時衣服穿少一點自然有利於體溫下降。
醫學當然不是完全被動的,否則醫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我們不能直接干預體溫中樞的調控,但可以用藥物來改變體溫的調定點呀!可能有朋友已經想到了,常用的退燒藥,就是改變體溫調定點的。口服退燒藥之後,調定點降低了,體溫上升就會臨時終止,或者提早進入散熱期。可能又有人會擔心,退燒藥會不會導致低體溫?這個倒不至於,退燒藥可以下調升高的調定點,但不會影響正常的冷/熱敏感神經元的平衡。退熱“過猛”有時候會出現的“低體溫”,只是因為發汗過度導致體表體溫低一點而已,體核體溫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我們回到前面的問題,寶寶發燒時應該穿多一點還是少一點?答案是不要多也不要少,既要多也要少,該多時多該少時少。如果寶寶頭開始熱而手足很涼,或者大一點的寶寶自己說“冷”,或者正在寒顫,此時屬於體溫上升期,應該穿多一點蓋厚一些;如果寶寶體溫已經升高並且手腳熱起來或者自己說“熱”,說明該到散熱期了,這個時候就不要捂得那麼嚴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