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麗帶著五歲的兒子和自己的媽媽一起外出踏青。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一家人玩得很開心。休息的時候,覃麗拿出了兩個蘋果遞給兒子,並對兒子說:“你吃一個,外婆吃一個。”
沒想到,兒子在兩個蘋果上各咬了一口,覃麗看到後很生氣,狠狠地瞪著兒子。兒子看到媽媽生氣了,連忙說:“媽媽……”
還沒等兒子把話說完,覃麗就立刻打斷了兒子的話,嚴厲地說:“你怎麼這麼自私,都告訴過你了,一個是給你的,一個是給外婆的,怎麼這麼不懂事!”
兒子聽到覃麗的話後,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想說些什麼,卻又不敢吭聲,樣子很是委屈。,
外婆看到後,一邊給孩子擦眼淚,一邊輕聲地問道:“來,告訴外婆,為什麼要把兩個蘋果都咬一口呢?”
孩子抽泣著說:“因為我想把最甜的一個給您。”
外婆聽到孩子的心裡話後,很是感動,她撫摸著孩子的腦袋溫柔地說:“傻孩子!”
而身為母親的覃麗,在聽到兒子的回話後,既為孩子的懂事感到驕傲,也為剛剛自己武斷的批評而感到羞愧。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犯過與覃麗類似的錯誤,還沒等對方把話說完,就武斷地下了結論,最後卻發現原來是自己弄錯了。這種情況一方面會造成非常尷尬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會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還有一些人,面對自己頻繁重複上演的類似錯誤,總能為自己找到一個很好的藉口——我性格比較直爽,有什麼說什麼,所以才容易得罪人。問題是,事情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那些總是武斷下結論的人,真的是因為性格直爽嗎?
在我看來,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在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還沒等別人把話說完,就武斷地下了結論,其實是因為他們在沒有聽清楚問題時,就首先從主觀意識上認定了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所以輕易地給出了結論。最後,當他們瞭解到事情的真相後,又會感到十分後悔。
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能夠及時道歉確實是值得表揚的,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重複犯類似的錯誤。要想避免武斷下結論、武斷回答的錯誤,就要求我們在和對方交流的時候,一定要等對方表達完自己完整的觀點後,再做出相應的回答。
在大多數人看來,所謂的溝通,其實就是語言的交流,但是美國加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古德曼卻不這麼認為,在他看來,傾聽比訴說更得人心。古德曼的這種觀念,就是著名的古德曼定理。古德曼定理並沒有否定說話的意義,而是告訴我們,不能將溝通簡單地理解為有聲的說話,因為有時先聲奪人會讓我們陷入思維定式,使我們的回話產生尷尬。
為什麼傾聽在回話的過程中佔據如此重要的地位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我們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是對方的聽眾。如果對方的觀點還沒有敘述完畢,我們就搶先回答了,那麼誰又來當聽眾呢?如果沒有了聽眾,那麼,提問和回答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2)任何問題的回答都要經過思考。如果我們在回答問題之前沒有經過思考,那麼就很難領會對方提問的含義,很可能會做出武斷的結論。
(3)要知道,回答問題前的傾聽也是消化問題的過程,問題要先領悟再回答,才能做出有效的判斷,而傾聽就是消化問題的最佳途徑。
那麼,既然傾聽這麼重要,為什麼還是有許多人不會傾聽呢?傾聽到底難在哪裡呢?
歸納來說,傾聽最困難的地方就是需要我們放棄自己的立場,全身心地投入到對方的世界中。但是,這一點相信許多人都很難做到,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了回話的困難。例如:
有一位妻子對自己的丈夫說:“你看×××又買了一輛新車,唉,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擁有一輛自己的車呢?”
丈夫很想表達自己的觀點,但還是忍住了,因為他正在努力學習傾聽。
接著妻子又說道:“算了,我還是不指望了,你看看你現在的收入,再過幾年也是沒戲!”
丈夫終於忍不住了:“什麼叫沒戲?你是神預言啊,未來的事你怎麼知道……”
上面對話中的丈夫其實已經很努力地在傾聽了,但最終還是失敗了,他始終不能放棄自己的立場,投入妻子的世界中。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我們總是認為自己在聽,可事實上,更多的時候,我們只是在考慮對方提問後我們該如何回答,並沒有完全投入到對方的世界、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所以我們才不會回答。
當我們在練習傾聽技巧的時候,無論對方的話多麼可笑,又或者令我們多麼不解,都一定要儘量忍住辯解的衝動,只需要做出反饋式的回答就好。
責任編輯:滕餘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