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可能會遇見這種問題:
孩子今年四歲半,無論什麼活動都不愛出頭。比如明明自己喜歡白雪公主,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遊戲的時候卻選擇了灰姑娘在旁邊默默觀賞;比如老師喊小朋友聚在一起做趣味百科問到哪個小朋友想上臺講時,明明知道的很多卻也不願舉手......
以後孩子不思進取,不知道爭取好的怎麼辦?
找原因
人有三種基本的氣質型別:激動的、冷靜的和謹慎的。
英國新英國心理學家Emily Johnes表示:人有三種基本的氣質型別:激動的、冷靜的和謹慎的。
EmilyJohnes設計了一個實驗,想觀察6個月大的孩子面令人驚訝而不可預測的挑戰時,不同的氣質型別的孩子對此是否有不同的表現。
首先,她用了一個手搖音樂盒,這個音樂盒會隨機忽然跳出來一個小丑,大家看看不同孩子不同的表現吧:
看到了嗎?第一個孩子對新鮮的挑戰持歡迎態度,第二個孩子就顯得明顯的謹慎和後退,第三個孩子則顯得特別淡定“不顯山露水”
很明顯,這與成人世界中的三種氣質型別非常吻合。
那是不是對所有事物,同一個孩子都會穩定的基本保持同樣的反應呢?
Emily Jones博士又做了一個實驗:
很明顯,孩子的表現是穩定的。
對此,Emily Jones博士還提出:孩子的氣質型別是天生的,而且和成人的氣質型別高度吻合。
我們的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是無意識地適應了孩子的不同的氣質型別,並沒有察覺與其他孩子的不同,但對於不同氣質型別的孩子我們給孩子介紹這個世界的方法是不盡相同的。
所以,根據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出,不願意表現自己的孩子可能是傾向較為謹慎的氣質型別的孩子。並不是家長想的不思進取、不願爭取好的。
那如何順應孩子的這樣的天性來更好地引導孩子呢?
怎樣做
01自我檢討
孩子永遠都是父母的影子。
當我們發現甚至困擾孩子不願意”出頭“是為什麼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冷靜一下觀察一下自己和伴侶,是不是兩人之中有一方是跟孩子一樣對新鮮事物抱有較為謹慎的態度的氣質型別
如果是的話,就不足為奇了,至少,我們找到了孩子性格發展的源頭,而如果我們是認可自己和自己伴侶的話,那麼我們也要相信,我們的孩子就算有這樣的氣質特徵也是一定可以發展成非常好的成年人的。
02學會接受
氣質型別是人對世界的基本反應,所以沒有好壞,各有優劣,比如接受度快而高的孩子可能傾向於求快而不求深入。
而接受度慢的孩子往往會更加願意仔細觀察後再決定是否進入,所以思考往往更加深刻,做事更加穩定。
03慢教育
較為謹慎的孩子不喜歡立刻就接受自己還不完全瞭解和掌握的事物。
過快地讓孩子接受和練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會讓這樣氣質型別的孩子產生比其他孩子更大的壓力。
所以在給這種型別的孩子介紹新的遊戲,新的知識的時候,需要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多去觀察和心理準備。
大道理孩子都懂,孩子最需要的不是鼓勵或者嚴厲要求,而是需要最愛她的人接納她此時的狀態.所以我們不用給孩子講太多,只需要告訴孩子:“我就在這裡,等你準備好了告訴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