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如何學習》值得我們用心讀一讀,很多方法經驗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陪伴孩子慢慢成長!
當然,學習到能用的內容,不用強求完全做到,先開始嘗試,就會有變化!
我們昨天第一篇中講到了閱讀方法,能做一點是一點,就會有不同!
在我們工作學習中,剛開始運用時,大腦還沒有適應改變,所以,會感覺吃力,或想不到,記不住太多,這都是正常的,孩子學習新方法時也同樣。
習慣成自然,方法練多了,使用大腦的方式堅持變化著用他,大腦結構會自然而然的呈現出不同!
未來爸媽們會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論是自己,學霸們,還是中弱學生們!)
第2章 舉重若輕:為什麼太過努力有時候也會造成問題
你的老師,或者你的父母,是否曾經告訴過你要集中注意力?或者是要專心致志?或許你自己也對自己這麼說過呢!
這是因為人很容易分心。
有時候,無論窗外正在發生什麼事情,似乎都比你眼前的東西更為有趣。
你會情不自禁地去想其他事情,比如朋友,或者是午餐。
(我們課上拆解初中孩子的作業時,孩子的大腦會情不自禁的想著一些其他事情:
喜歡籃球的孩子總想著看手機上的籃球文章
學霸孩子,總想著微信有沒人找我問題。
剛發了條朋友圈,總想著有沒有人點贊評論……
大腦如此的自發的工作,他就是這麼支配著人們想些什麼)
分心總是不好的,是不是?
也許不是。讓我們來看一看。
(書中講了一個13歲男孩與棋界高手對奕的故事,大家有興趣自己看了,我這裡就不講了,繼續講重點)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有時候我們需要分散注意力才能更明智地思考。在學習或者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偶爾(並非總是)走神或許大有裨益。
本章要傳遞的資訊是,有時候你需要分散一下注意力,才能夠成為更好的學習者。可這又是為什麼?
(我經常跟家長說:
不論每項學習任務,做的時候是舒服還是不舒服的,情緒是好還是不好的,一定會經歷克服困難的過程。
我們並不能保證,每一次的迎難而上,都保持鬥志昂揚,這誰都難做到。
但我們可以影響孩子的是:在每一個小專案結束時情緒都是轉好的,開心的,表情能夠笑一笑的,這樣,前面所做的內容,所吃的辛苦,才能更有效用!
這也是一種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同時可以幫我們自己,幫孩子更好更快的投進入下一項任務)
你有兩種思考方式!
神經科學家發現,你的大腦有兩種不同的工作方式。我們將把這兩種方式分別稱為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1]。這兩種模式都很重要,都能幫助你學習。
(與之相近的理論有:垂直思考與水平思考
這兩種思考方式,我們往屆的學生,都學習,訓練過,並運用於學習過程中!
直接的效果例如:
原來學生不會做的數學綜合題,透過改變思考方式,用水平思考來解題時,不會做的題有三分之二會做了!
提高學習能力,需要孩子們能瞭解自己在哪種思考模式中,並學會另一種思考模是怎樣的,如何做!
未來能在不同的思考模式中自由切換
學習能力自然而然飛速提升)
(我們來看看這本書中所講的思考模式,與我們原來學習過的內容有什麼區別?
這就是帶著問題來閱讀,並想到要進行解答!
上一篇分享中所講到的閱讀的方法!可以去回看!
我們在此就引導大家運用了。
學以致用,是隨時隨地的,你是否也想到了?)
專注模式
當你在使用專注模式時,這意味著你正在集中注意力。
例如,你可能正在試著解決一道數學題,或者正看著老師並聽老師說話。
當你在玩影片遊戲、解謎或者是背外語單詞時,你會很專注。
當你集中注意力時,你會讓大腦的特定區域工作。
究竟是哪些區域需要工作則取決於你正在做什麼。
例如,當你在做乘法運算時,集中注意力時所使用的大腦區域跟你說話時是不一樣的。
(啟用腦區的工作圖,綜素課上給學生們,家長們學習過,聽講,閱讀,說話……都對應的啟用著不同的腦區
學習很重要,知識瞭解的越豐富,越容易將知識進行連結並應用)
畫重點:
當你嘗試學習新事物時,你首先必須專注於它,以便“開啟”大腦的這些區域,啟動學習過程。
(專注是啟動學習進入投入狀態的前提!
這就給了我們實操的方向,孩子開始學習前,做引導,對啟動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
家長們總說孩子學習不專注,專注力差!
就不說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科學
教育引導的時段是否開始就選擇錯了!
通常是,發現孩子走神了,手上玩其他東西了,便開啟了說教模式,毫無效果!
還很無奈的說:“我每天都陪伴學習呀,還是磨磨嘰嘰,還是專注力很差,道理都說了一堆了,還是沒有用”[捂臉])
發散模式
如果專注模式是那樣的,那麼什麼是發散模式?
發散模式是當你的大腦處在放鬆和自由狀態中時,你沒有在思考任何特定的事情。
當你做白日夢或者純粹是為了好玩而亂塗亂畫時,你就處在發散模式中。
如果你的老師告訴你要集中注意力,那你就可能已經陷入發散模式中了。
在發散模式中,你沒有在特意思考任何事情。
當你處於發散模式中時,你會溫和地使用大腦的一些區域,這些區域跟你在專心致志時使用的區域大不相同。
發散模式幫助你在各種想法之間建立充滿想象力的聯絡。
創意似乎經常都是在發散模式中冒出來的。
事實證明,你的大腦必須在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之間來回切換,這樣才能有效地學習。
(使用腦區的切換,也同時使停下來的那部分腦區有所休息,我們當他在恢復精力吧[偷笑])
(我們還學習過一個知識,大腦的腦區不斷的,被最大化的啟用,才能促使神經元建立更多的連結,大腦是可以越來越靈活,越來越聰明的)
書中作者用玩彈球遊戲,幫大家理解,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回到書中瞭解下就ok
是不是有些地方還有類似的遊戲機,可以去玩一玩體驗下
想象一下你的思維彈球會在運動中留下一道軌跡。
這就像你的專注模式——當你集中注意力的時候,你會在大腦中留下軌跡。
當你第一次學習某樣東西並開始練習使用它時,就會產生這些軌跡。
比如說,你已經學會乘法了。如果我要求你做一道乘法計算題,那麼你的思維就會沿著你的大腦中已經鋪設好的相同的“乘法軌跡”執行。
(畫重點:孩子計算能力弱,計算總出錯,是粗心嗎?是不用心嗎?
其本質並不是,是在專注模式下,大腦建立的軌跡就有問題了!
我們知道了底層邏輯是什麼!
那我們就知道要從問題的根本原因上設計方案,來解決問題
一定要記住一句話:解決問題不在問題本身!
跳不出你覺得是問題的問題,就難以解決現狀
我的學生說:數學計算能滿分了,我們真正設計的最簡單的方法,科學依據並不簡單,改變大腦的執行軌跡,使執行軌跡能夠輸出正確結果!)
(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也是必須,每一個孩子的大腦執行軌跡都不會完全相同,有共性問題,也會有個體差異!
有些專業的事要交給專業的人來“解密”)
計算原來很弱的孩子,大腦的執行軌跡修正後,效果顯著
考試時,大腦做計算時的執行軌跡,己經模式正確
當然,學新知識時還會有問題出現,修正就ok,不是傻篩題來解決的
從學生的認知和能力的培養層級來說:
自我發現大腦執行軌跡中的問題,並設計解決方案,提升問題的解決能力,這是我們育人目標之一
當然老師帶領家庭和孩子經歷成功的過程,是可以複製的,自己成功的經歷可以覆盤學習
圖片來自《學會如何學習》
右圖是處於發散模式中的大腦彈球版本。請注意看,此時在你的大腦中,你的思考範圍會有多麼廣闊!
水平思考可以培養人的創造力,創新力,有相似意義
先講到這,值得先知道這些內容是什麼,對未來自己和孩子有怎樣的影響和意義?
對自己而言,哪些是新知?
可能會在什麼情況下運用?
也可能自己有時在運用了,但自己還不知道!(促覺察)
10月28日,殷老師讀書實操分享《學會如何學習》第2篇
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