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兒這件事上,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家長有不同的做法和觀念。當人們離開自己習慣的生活環境,進入到陌生的國度或文化習俗差異很大的地區生活時,就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衝擊。
最近,一位在北京生活了兩年的美國媽媽就分享了她親身感受到的這種“衝擊”。
辛迪·瑪麗·詹金斯是一位兩個孩子的媽媽,她自我介紹自己是一名內容營銷專家、編輯和寫手。
2019年,因為她的丈夫的工作,詹金斯一家從美國來到中國,他們帶著兩個孩子在北京生活了兩年。
兩年的北京生活為詹金斯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作為一個母親,她體會最深的是中美兩國在育兒理念和做法上的差異。
喜歡指點的熱心老年人
詹金斯說:“首先,中國的老年人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他們的育兒意見。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源於中國人對老人的尊重,以及許多年長家庭成員參與了孫輩的日常撫養。當你在公園的時候,不管天氣如何,不管你的孩子穿什麼,他們都會告訴你這些衣服不適合這個溫度。”
北京老人能用英語和詹金斯交流嗎?詹金斯解釋道:“不要介意我們的語言障礙,我們可以透過肢體語言交流。”
“相比之下,在美國,陌生人更有可能給你一個奇怪的眼神,而不是說出他們的意思。但他們也會更加信任你作為一個媽媽,知道你的孩子什麼時候需要連帽衫,什麼時候不需要。”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有些迷惑?中國人會直接給出意見,即使是對街頭遇到的陌生人,而美國人卻會“看破不說破”,這是不是有點顛覆你的既有印象?不是說美國人說話直率,中國人說話委婉嗎?其實在指點別人怎麼養孩子這件事上,中國人更熱心,美國人更有邊界感。
孩子們至少要會說兩種語言
詹金斯發現,在中國的學校裡,英語是必修課,一些孩子早在學齡前就開始學習英語了。當她來到孩子的學校時,許多不認識的孩子在操場上主動過來和她聊天,藉機會練習英語口語。
當然,在北京的外國孩子的標配應該是會說普通話,她說:“我們孩子的老師得知她沒有每週的普通話家教時都很震驚。而我們以為上一所有專門普通話課程的雙語學校就足夠了。”
不上補習班自然就落後,孩子經常在學習上落後於同學。於是,詹金斯驚喜發現,在中國的學校環境裡自己的美國孩子開始主動學習了,而不是在家長強迫下。
中國的年輕父母不需要自己做所有的事情
詹金斯向美國讀者介紹了一個新詞,yueshao,她直接用了“月嫂”的拼音。
在北京,她認識一位和她一樣從美國來的朋友,在生小孩的時候有人建議這個朋友請一個月嫂。詹金斯把月嫂定義為“產後保姆和廚師”。她的朋友,一位美國女性,起初是拒絕的。詹金斯也感到不理解,認為這太奢侈了,尤其是她的朋友有四個月的帶薪產假。
後來她的朋友還是入鄉隨俗請了月嫂。詹金斯在看到月嫂在朋友生產後做的一切後,她意識到,原來女人當媽媽後不必事事躬親。
yuesao(月嫂)之後,詹金斯又學習到一個新詞ayi(阿姨)。詹金斯解釋阿姨“可以指管家、保姆、廚師、寵物保姆、賬單付款人、購物者。”
開始時詹金斯覺得自己不需要,因為白天孩子在上學,自己在家工作,似乎沒有那麼多家務需要僱人來做。
後來她意識到“阿姨”的好處,“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裡穿行和學習語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明白了為什麼僱傭阿姨是個好主意,當然也是一種巨大的特權。我們的阿姨知道更好的雜貨店,不收取外國人的價格,並幫助提高我們的中文口語,同時減輕我的一些精神負擔。”
對於北京的生活,詹金斯總結道:“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明白,在美國的生活經歷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最好的。我們希望他們保持思想開放,接受新思想,尊重他人,敢於冒險。在中國的生活鞏固了我們家庭的這些育兒原則,今後我們還會再次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