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的窮和富人的詩,是個有趣的話題。
回望歷史,詩人大多貧困潦倒。
好在,國家不幸詩家幸。
比如,唐代偉大的詩人杜甫歷經滄桑,其最慘最窮的狀況,不僅自身顛沛流離,剛出生不久的兒子甚至被餓死。杜甫作為父親,愧疚不堪,遂寫詩:“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豈知秋未登,貧窶有倉卒。”
現代著名的詩人海子,時常與貧窮和孤獨為伴,愛過4個女孩,都以失敗告終,他25歲時選擇臥軌自殺。人們發現他的時候,他的書包裡只有四個桔子和四本書:《瓦爾登湖》、《孤筏重洋》、《康拉德小說選》和《聖經》。但是世人不會忘記他的名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再來看詩人顧城。舒婷說,顧城一輩子都窮,缺錢缺怕了。他和妻子謝燁吃了很多苦,即使到了美國,依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他甚至要求妻子不許化妝、買衣服,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所以,若非命運捉弄,誰願意主動成為詩人?
如今,詩歌將死,詩人不受社會待見,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窮。
但是,如果一位富人喜歡寫詩,生活的格局和境界瞬間增色不少。因為,文學是不朽的,優秀的詩歌是穿越時空的,比生命更長久。
放眼國內,喜歡寫詩的富人不是沒有,屈指可數總比完全沒有好。
如,湖北的億萬富翁閻志,短短20餘年,他從名不見經傳的小鎮文學青年、詩人到湖北廣告少帥,再到身價超過600億的湖北首富,天知道他經歷過多少常人難以想象的苦和淚。
但我至今忘不了閻志的詩:
這是怎樣的一個時代/
我們要如何歌唱/
我們的恐懼以及/
我們的歡樂/
言歸正傳,詩人的窮和富人的詩,如何平衡呢?古人說,窮且益堅。
越窮,越要吶喊,為國家,為自己!
我們希望貧窮的詩人少一點,寫詩的富人多一點。
要讓更多的富人喜歡寫詩,先要讓人說真話。我們深知,一句真話比整個世界的份量還重。 大地之大不如生命之大,世界再重也不如生命之重,富人物質再富不如心靈之富。
如果富人不懂生命的尊嚴和意義,不懂幸福的真諦和精神的靈性,他對詩歌的興趣只會銳減,他只會活得跟狗一樣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