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慌張張,匆匆忙忙,是我們當代人生活的常態。孩子有寫不完的作業,成年人有賺不完的錢,老年人有操不完的心。
如有人問你,你熱愛生活嗎,熱愛你生活的這個世界嗎?你可能會不屑,“我每天在為生活忙碌,哪有什麼愛不愛的。”
作家王龍在《人間物語》中,給出這樣的回答。“我的愛是一場低燒的暗戀。”他眼裡的生活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在書中,他以76篇精美散文,呈現他對生活的思考、以及從生活中挖掘的哲理。
1.自然世界裡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絢爛至極,歸於平淡”
春日,樹吐芳芽,是生命伊始,每一個芽兒裡,都藏著一個與眾不同的夢想和一股向上的力量。到了夏天,滿樹的綠葉,在風裡飛翔,搖曳生姿。它們茂密如雲,霸佔了整個碧藍天空,彰顯著生命的繁華與茂盛。
後來,秋風乍起,秋雨瑟瑟,一夜之間,一樹的繁華零落成泥。曾經在風裡飛揚,擁抱碧空的葉子,如今也要低到塵埃裡,難逃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宿命。這就是葉落歸根。
縱覽葉子的一生,我想起李叔同的一句詩,“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絢爛至極,歸於平淡。”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大概我們都是這樣,少年躊躇滿志,中年追名逐利,老年衣錦還鄉。即便是自己曾走得再遠,飛得再高,也終究要回到起點,這是這個世界不可抗拒的規則。
所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學會處之泰然,隨遇而安,才是智者的選擇。與其徘徊於得失之間,不如學會坦然,坦然面對生命中的悲與喜,勝不驕,敗不餒,珍惜時光,不負生命。
2.從動物的習性中看到為人處世的智慧——不爭不顯,悠哉悠哉。
作者在書中提到,驢是非常聰明的動物。它具有孔夫子的智慧,堅守中庸之道,不爭不顯。
它頭上沒有耀眼的光環,力氣不如牛,速度不如馬,脾氣也不如騾子。
所以,驢沒有馬“春風得意馬蹄疾”的風光,自然也沒有馬“幾年鏖戰沙場”,最終陣亡的悲催;驢沒有牛的老實、忍耐,也不必出傻力,還被罵對牛彈琴。
但是,既然驢這個物種流傳至今,沒有走向滅亡,說明它不可代替,並非完全一無是處。驢跑得比牛快,脾氣比馬好,力氣比騾子大。這就不一般了。
驢在定位自身的發展時,既然自身硬實力不足,那就採取折中調好的方式,讓自己綜合發展。不爭不顯的同時,也不可代替,還能活得無憂無慮,悠哉悠哉。
當我們能力有限,不能成為最好的時候。與其苦苦掙扎,折磨自己,不如換一種思維方式,選擇做一頭“驢”。雖然不是最好,但也不差,好事輪不到,壞事也攤不上,不爭不顯,悠哉悠哉。
3.物雖無聲,但有靈魂在躍動——鏡子裡藏著的的哲理
“鏡子有邊,但鏡中的世界沒邊。
人生有限,但人能感受到的風光無限”
一枚玻璃碎片,可以裝下整個世界,有限的載體,承載無限的空間。它大概是這世上最大的容量了。
人也是這樣,小小的我,有滿滿的能量和大大的夢想。我們的生命有無限可能,一腳邁向前,自己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人生不設限,只要自己不放棄。
“鏡子不透明才成就了鏡子的事功。人就得有一點想不明白,有點痴,有點迷,才成人”
有句話叫難得糊塗。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好奇心,驅使我們向前探索。有功利心,促使我們奮鬥不止。大概就是我們的無知與利慾,激勵我們一路向前,並帶給我們充實的生活。
人生是大夢一場,終有霧散、夢醒的時刻。若有一天,我們洞穿世事,無慾無求,順其自然,日子也就沒了盼頭。
所以,我們奮鬥一生,不停地學習、思考,到了老年,該清醒的時候,反而會選擇“難得糊塗”。
“鏡子不是你面對的世界,你所生活的世界。鏡子就是你。”
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但是,當你在鏡中看到一個笑臉的時候,你會滿心愉悅;當你在鏡中看到一個愁眉苦臉的表情,你也會瞬間心情暗淡。
其實,你面對的是你自己。你因自己而笑,因自己而哭,決定權自始至終都在你手裡。
你可以選擇做一個嘴角上揚的小可愛,也可以選擇成為滿腔幽傷的林妹妹。無論你看到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別人看到的你是什麼樣子,你所展現出來的,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最後,希望有更多的人,透過閱讀這本書,學會靜下心來,沉潛於生活,能夠多思考、多感悟,從生活中挖掘智慧的源泉,讓自己的生命有厚度、靈魂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