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泉州的22項文化遺產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細數起來,泉州的不少遺產點,在北京也能找到相對應的遺蹟,這也為兩地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角。
兩城都以植物為別名
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中曾將泉州稱為“刺桐城”,他這樣描述這座城市:“刺桐城的沿海有一個港口,船舶往來如織,裝載著各種商品,駛往南方諸省的各地出售……”
泉州栽種刺桐的歷史比較悠久,可以上溯到五代時期,當時鎮守泉州的節度使劉從效,在修築泉州城牆的同時,城裡遍植刺桐,在花期,它會開滿如火一樣鮮豔的花朵,這才有了後來馬可·波羅所見到的遍地皆是刺桐的景象,泉州也從此有了“刺桐城”的美譽。
泉州的發展始於唐代,宋代於此處設定市舶司之後,極大刺激了當地外貿的發展,至南宋時期很多宋朝皇族慕名移居此地,極大帶動了城市的發展,此時的泉州城已經從最初的小城發展成為一座帶有外羅城的大城,因外羅城的走向不是很規則,當地老百姓覺得很像一條鯉魚的魚頭,因此泉州也有“鯉城”的別名。
無獨有偶,北京當年也被稱為“薊城”,這和在北方盛產的一種名為“薊草”的植物有關。薊草大家聽來可能有些陌生,但一說“刺兒菜”,估計吃過的人不少,時至今日這種野菜仍被北方不少人家用來包餡兒。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昔周武王封堯後於薊,今城內西北隅有薊丘,因丘以名邑也。”遙想當年,這座薊丘上或許是遍佈刺兒菜,才有了“薊”這樣一個稱呼吧?
兩座開元寺的盛唐往事
根據歷史記載,唐玄宗開元年間下詔,要求各州“以郭下定形勝觀寺,改以開元為額”,即要求每個州在州城內的寺觀中選擇一處位置最好、規模最大的改為開元寺或開元觀。
泉州的開元寺由此而來。它初名蓮花道場,建於唐代垂拱二年(686年),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奉唐玄宗的聖旨更名為開元寺。關於開元寺,有不少有意思的故事。
坊間有說法認為,孫悟空的老家在泉州,原因是泉州開元寺塔西塔第四層東北壁上,有一尊被命名為孫行者的浮雕。孫行者的“對門兒”,即第四層的西北壁上,是一尊被稱為“東海火龍太子”的造像,當地人認為這便是跟隨唐僧西天取經的白龍馬,在他的左上角,也有一尊小馬的雕像,那便是“龍馬”的造像。悟空的師父“住”得也不遠,西塔正南有唐玄奘的造像,和他“對門兒”的是南朝皇帝梁武帝的塑像。
因為唐玄宗的聖旨,北京也留下了這樣一座開元寺。北京當時的名字是幽州,幽州的開元寺已經無蹤跡可尋,但幽州周邊順州(今順義縣)的開元寺,則有幸儲存到了今天。這座北京地區唯一的一座“開元寺”位於順義老城內東北,順義當地人俗稱為“東大寺”。明清兩代這裡曾名為隆興寺,著名的順義八景之一“龍泉煙寺”即指此處。龍泉指的是廟門口一口泉水甘洌的水井,而煙樹則從側面展示了當年這裡香火的旺盛。經過一千多年的變遷,民國時開元寺破敗不堪,後來幾乎淹沒在民居之中。近幾年文物部門對開元寺進行了大修,使得這處古蹟得以保護。
順義開元寺
如今,這兩座開元寺,一南一北,向人們訴說著盛唐往事。
天后宮的不同命運
天后即媽祖,也被尊稱為天妃,是東南沿海人民,尤其是漁民的重要信仰之一。泉州的天后宮是閩南地區規模比較大的一座。明代七下西洋的鄭和,曾經多次到此祈禱航海的平安,足見它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媽祖信仰源於人們對海上航行祈禱平安,而元代漕運的重要性日漸提高,大都城需要南方源源不斷地供應糧食,來保障近百萬人口的基本生活。彼時,南方的船舶要經由海路至天津,再走運河至大都城。而這段歷經東海、黃海、渤海的漫長海上航行,在當時人們看來,要依靠天妃的庇佑才能保證一路平安,因此在北方的天津以及大都城附近,都出現了天后宮的身影。
《欽定日下舊聞考》引《五城坊巷衚衕集》中記載:“出朝陽關沿河往南有天妃宮”,朝陽關即指朝陽門甕城,《瓊臺會稿》亦記載了《天妃廟碑》上的一段文字:“京師舊有天妃廟,在都城之巽(東南)隅大通橋之西。景泰辛未,道士邱然源援南京例,請升為宮。然規制尚存其舊,弗稱宮之名也。成化庚子,然源乃募材鳩工,拓大而一新之,祠神之宮,茲其稱也。”
由這段文字可知,景泰年間住持天妃廟的道士邱然源請求將天妃廟升級為天妃宮,在得到批准之後,為了讓廟宇的規模和“宮”相匹配,他自己籌集資金,拓展了天妃宮的規模。這座天妃宮至《欽定日下舊聞考》成書之時尚存,當時地名為大橋北西河沿,《天妃廟碑》也保留在原地。不過後來這座宮觀便不知所終了。
幸運的是,在東四附近的衚衕裡,還保留有建於清代的天后宮。雖然這座天后宮並不是為了護佑漕運平安而建(乾隆為平定臺灣叛亂而建),但至少讓北京城保留了一點媽祖文化的印記。
泉州府文廟和順天府文廟
泉州府文廟見證了泉州文脈的昌盛。它始建於唐代,宋太平興國年間(976年至981年)移建於今址。其佈局為“左學右廟”,即整體建築分為兩個部分,西邊為祭祀孔子的文廟,東邊則為當地的最高學府泉州府學。其中文廟的大成殿等級非常高,為重簷廡殿頂,這在福建都極為罕見。
在北京也有這樣一座府一級別的文廟,它並不是今天人們熟悉的孔廟和國子監,而是深藏於東城區府學衚衕中的順天府學。直到今日,它仍然發揮著教育的功能,作為東城區府學衚衕小學校使用。
如今的府學衚衕小學總體上分為兩個部分,大致可以概括為“左學右廟”,這和泉州府文廟和府學是同樣的佈局。
順天府學始建於洪武元年(1368年),當年有個民間傳說,元大都時期這裡曾是一座寺院,徐達率領的明軍攻破大都城後,廟裡的住持為了能夠保住廟產,便在大殿裡供奉了孔夫子的聖像。結果廟產倒是保住了,但從此以後這裡就真的作為儒學場所來使用了。府學初建的時候名大興縣學,因為當時北京成為北平府,原大都城的國子監和孔廟被降格為北平府學和文廟。後來明成祖即位後,改北平府為順天府,元大都的孔廟和國子監恢復了自己原有的地位,大興縣學也被改為順天府學。永樂九年(1411年)在府學裡興建明倫堂,提高了其地位和功能。永樂十二年(1414年)興建大成殿,使得這處廟學一體的建築群更加宏偉壯觀。
順天府學的東南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丞相祠,這裡分為前後兩進大殿,分別為過堂和享殿。相傳當年文天祥被俘之後便是被囚禁在這裡。正是因為文天祥的忠義,祠堂所處的街區,當年也被稱為“教忠坊”,在衚衕東口,還立有“教忠坊”的牌樓。後來,衚衕西口也立起了一座牌樓,根據順天府學教育的功能,這座牌樓被命名為“育賢坊”,兩座牌樓的功能和成賢街的四座牌樓極為類似,只可惜它們沒有保留下來。
異曲同工的洛陽橋和盧溝橋
泉州的洛陽橋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它始建於宋皇祐五年(1053年),至今已經有近一千年的歷史。洛陽橋的得名和魏晉時期南遷的漢族有很大關聯,彼時隨著東晉南渡的老百姓覺得泉州這條溪水周邊的景色和洛陽非常像,出於對故鄉的思念,便把這條河命名為“洛陽河”,而日後在這條河上架起來的橋,也就被稱為洛陽橋。
最早修建的洛陽橋是一座浮橋,由於自身結構不堅固,因此常被大風浪衝毀。皇祐年間由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的這座跨江連海的大石橋,則一直沿用到了今天。之所以能夠延續使用這麼久,主要原因在於橋體設計得非常合理。在洛陽橋橋身上有非常特殊的分水設施,其形狀如船頭一樣,能夠減少河流對橋體的衝擊。
無獨有偶,北京的盧溝橋也有類似的設計。在盧溝橋橋體的北側橋墩處,有不少被稱為“斬龍劍”的護墩,幾百年來一直在默默守護著橋體。永定河曾被稱為“無定河”,它時不時就要發幾次洪水,尤其可怕的是凌汛。每年冬去春來,冰凌會隨著永定河水向下遊漂過來,衝擊橋體。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古人在修建盧溝橋的時候,首先將橋墩設定成了船頭狀,這和洛陽橋如出一轍。但泉州位於南方,很難碰到凌汛這種情況,因此盧溝橋在設計的時候,在每一個護墩的迎水面,安裝了三角鐵柱。每到冰凌來臨時,這些被稱為“斬龍劍”的三角鐵柱將一塊塊冰凌切碎,保證橋體完好如初。這些精巧的設計以及盧溝橋本身厚重的歷史積澱,使得它也被列入中國四大名橋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