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90後的年輕寶媽逐漸進入大眾視野,我們發現她們常常會因為職場壓力,而影響母乳質量,又或者因工作時間過長,不得不在較早的時期就給寶寶斷奶,並且餵養奶粉。
因此,奶粉逐漸成為了育兒過程中的“必需品”,無論是孩子一歲以前“迫不得已”地食用奶粉,還是孩子一歲後作為母乳替代品,奶粉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你知道嗎,在奶粉中其實也隱藏著很多注意事項,而沖泡方式在其中更是顯得尤為重要。
簡單的衝奶粉其實也藏著大學問
在沖泡奶粉時,我們不僅在使用方法上,需要注意沖泡順序和溫度等,在喝奶量上也根據寶寶年齡的不同有嚴格要求。
因此,雖說現在的寶寶在成長中很少有沒喝過奶粉的,但我們寶爸寶媽可能只是根據奶粉附帶的說明書進行沖泡,忽略了一些衝奶粉中的細節問題。
如果在細節方面沒做到位,反而會給餵養“加難度”
說實話,奶粉畢竟不是母乳,所以在給寶寶“投餵”時,還是要謹慎一點才好,需要嚴格遵守說明書的沖泡比例。
畢竟過多很可能導致寶寶無法適應,而過少則不能保證寶寶所需的“能量”得到及時補充。
另外,如若購買了不適合寶寶飲用的奶粉,又或者不能很好地掌握每次飲用的量,長此以往,這些我們遺忘的細節很可能對寶寶身體造成影響,到時反而增加了育兒難度。
家長們在衝奶粉時,通常存在幾類常見的“小誤區”
其實對很多新手爸媽來說,透過蒐集資訊掌握沖泡奶粉的技巧已經不是難事,但對於時間忙碌或者寶寶由老一輩照顧的父母來說,衝奶粉的時候更多的是採用經驗論而非正確方法。
因此,在這裡我也總結了四個我們最常見的沖泡奶粉的誤區,從這一角度來看看我們多少了踩中了“坑”,我們有則改進,無則加勉,一起來看看吧。
【誤區一】:先放奶粉後放水
在養育寶寶之前,對於像咖啡這種飲品,我都是先一股腦兒將沖劑倒入杯中,再加水攪拌,但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小疙瘩。
因此在剛剛給寶寶轉向喝奶粉的階段,雖然已經學習過相關知識,但在沖泡時總是習慣性地先放奶後放水。
但這種方法沖泡出來的奶粉,一方面會有大量的氣泡,寶寶喝完以後可能會出現吐奶等反應,另一方面也會破壞奶粉與水的調和比例,所以寶媽記得規避一下這一誤區。
【誤區二】:衝奶粉水溫越熱越好
我們大人最常安慰人的一句話就是:“多喝熱水”。因此,我們在沖泡奶粉時潛意識裡就覺得越熱的水越好,但其實這也是第二個誤區。
事實上,寶寶奶粉中有很多的物質都是“懼怕”高溫的,熱水會破壞奶粉中所富含營養物質的分子結構,不利於寶寶的吸收。
【誤區三:一勺指的是“冒尖的滿勺”
細心的寶爸寶媽應該會發現,奶粉罐開口處有一處三角區域的小蓋,這其實是為我們刮平勺子裡的奶粉準備的,因此我們以前看到的隨便挖一大勺奶粉的場景其實是錯誤的。
雖然寶寶吃得多長得自然就快,但奶粉不同於母乳,攝入量過多時寶寶幼小的身體不能完全接受,反而可能會對寶寶造成不良的影響。
【誤區四】:喝不完的奶粉可以加熱再喝
我們在喂寶寶奶粉時,不能保證每次沖泡的劑量都是正好的,為了不讓寶寶捱餓,很多時候會多衝泡一些,寶寶不吃了才不再餵了,但這就使得奶瓶裡總是剩下一些奶粉。
一瓶奶粉的價格說實話並不便宜,因此家裡的老人有時會留著剩餘的奶粉,等寶寶下次餓的時候再熱一熱給寶寶喝,這其實是不提倡的。
一般來說,奶粉在室溫下不宜超過2小時,超過這個時間就不要再餵給寶寶了,因為此時奶粉大機率已經變質。
沖泡奶粉會影響到寶寶喝奶的狀態,家長要多少心才好
我們之所以選擇奶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母乳已經逐漸不能滿足寶寶身體發育的需要。
如果因為奶粉沖泡不當降低了奶粉口感,可能會影響寶寶食慾和喝奶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奶粉不僅不能滿足寶寶需要,還會適得其反,因此我們一定要多多注意。
總的來說,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膽大”還要“心細”,對於小寶寶來說他們的身體素質相較於成人還是不夠強健,因此我們在飲食上還是要“細嗅薔薇”,才能開出美麗的花朵。
今日話題:你是怎麼給寶貝沖泡奶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