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比較簡約的人,買東西之前,我會先花時間,認真思考自己的核心需求,如果不是必須就放棄了;如果需要,就找匹配的商品,因為需求明確了,所以挑選對比的時間能大大縮短。
或者我會看看身邊有沒有能滿足大部分需求的替代品,倒不是完全為了省錢,而是不斷增多的物品會增加我的管理成本,我討厭這樣。我喜歡的商品必須有品質,保證我在較長時間內無需花精力選購新品。例如我的iPhone,兩年一換,基本無需思考。
AirPods1出來的時候我沒買,因為朋友送的Beats X還能用,儘管沒那麼優雅,儘管電池已開始老化,但我用耳機的場景不多,僅在跑步或健身房時使用,Beats X足夠了。
後來,辦公室搬了,家也搬了,通勤時間也就十來分鐘,不需要開車,Beats X的電池也老化到僅能支撐半小時,新的耳機就變得需要了,這時我可選的有AirPods2和AirPods Pro,另外還加了一個選項——B&O E8 3.0,主要是有B&O情懷,多年前用過A8,走在街上,逼格直衝天際,後來用到橡膠耳機線都開始融了,我才拋棄它。
可惜,B&O E8屬於Beoplay入門系列,其定位無法和當年的A8比肩,設計也不夠優雅,首先被我放棄了。
剩下AirPods2和Pro可選了,因為我打算在辦公時也聽點音樂,所以非入耳式的AirPods2更能滿足需求,否則聽不到同事叫我就挺尷尬的,而正準備下手的時候,AirPods3釋出了。雖然我不知道升級了什麼,但3比2好這是肯定的吧,接下來的定製、下單、到貨就順理成章了。
所以我的需求很簡單——要長時間佩戴,所以需要無感,無線束阻礙,這是核心需求,次要需求就是音質和續航,不差就行。當然,品牌外形也非常重要,但這一般在第一眼就已決定,相信自己第一感覺即可。
匹配和使用毫無難度,不需要看任何說明,iPhone自動幫你搞定一切。耳機上的觸控按鍵挺好用的。佩戴果然如想象中沒什麼感覺,很輕,也不會鬆脫掉落,這就足夠了,滿足我的需求,音質也OK了,畢竟只是日常聽歌。
右耳戴了半天,不疲勞,就是我要的無感。當然仔細感受左右耳,還是有差別的,如果雙耳都戴上,應該更能體會無感。唯一小小不滿,就是不能用耳機調節音量,除非把Siri叫出來。
戴上雙耳機,開啟空間音訊,開啟Apple Music召喚周董,搖搖頭,果然有空間感,原理就是把聲音分解,透過調節左右耳均衡,模擬聲音來源吧,也就如此,於是把手機放下,聽著音樂專心工作。期間同事叫我,我一回頭——納尼!這是什麼感覺!原來在不經意間,空間音訊帶來的沉浸式臨場感才是最讓人驚訝的!
當時只有一個感覺:周董就在我身邊唱歌!噢我的老天爺,這就是被新技術打動的感覺吧,已經多久沒有這種感覺了。蘋果你是魔鬼嗎,在所有品牌都追求音質的時候,蘋果另闢蹊徑玩起了沉浸式臨場感。聲音給人帶來的感官體驗,除了音質、音量,原來還有空間這個玩法,配合杜比全景聲,我只能用兩個字形容——銷魂。
順便拿同事小妹的AirPods Pro對比下,大小重量都差不多,入耳式不漏音,自然感覺音質更好點,開了降噪+音樂之後,外面的聲音幾乎都聽不見了,尤其走在路上有點危險,果然買AirPods3是對了。
買蘋果的東西,對於我來說其實就是節約選購精力,因為它一定能與我的iPhone很好地搭檔,而且品質一定在中上水平。所以對於自己熟悉的品牌,幾乎可以閉眼買,它可能不算便宜,但我省下的精力,可以用於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這就是我的消費之道吧,選購其他商品同理,考慮價效比時,要把付出的時間也考慮在內。
此外,就是隻買自己需要的東西,以及需要的數量,因為囤了太多放在家的話,會增加整理成本,或者過期了也沒用上,或者擠佔其他物品的空間,以上這些都會導致心情煩躁,所以只在有需求時選購商品,而不是反過來——大量瀏覽商品看看是否命中我的需求。
情懷機佬:拿到AirPods一時興起,不是懷舊數碼產品也寫了下心得。多年以後回頭看,AirPods也會是個經典數碼產品吧。這次聊了點消費觀,班門弄斧,也就是一點心得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