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山東萊州市慢性病防治院主治醫師 郭旭光
缺鐵性貧血屬中醫“血虛”“萎黃”“虛勞”等範疇,與心、脾、肝、腎的功能失調和臟腑虛損有關,多由先天稟賦不足、飲食不節、長期失血、病久虛損及蟲積等導致。患者通常有眩暈乏力、語聲低微、心悸氣短、面色萎黃或蒼白等表現,治療應以益氣養血為主,這裡推薦雞地湯。
具體為:雞血藤、生地黃各30克。水煎,每日1劑,日服2次。或共研為粗末,放入杯中,衝入沸水,加蓋悶30分鐘即可,代茶飲。
雞血藤味苦、微甘,性溫,歸肝、腎經,可行血補血、舒筋活絡。《本草綱目拾遺》載其“統治百病,能生血,和血,補血,破血;又能通七孔,走五臟,宣筋絡”。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雞血藤含雞血藤醇、鐵質等,能促進機體紅細胞生成素分泌、成熟和釋放,維持紅細胞的相對穩定而發揮補血作用;並可增進血細胞增殖,提高血紅蛋白含量。生地黃味甘,性寒,歸心、肝、腎經,能清熱生津、滋陰養血。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生地黃含有甙類和糖類、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抗氧化、免疫促進、抗腫瘤、抗炎、抗過敏、強心、利尿、保肝、鎮靜、止血等作用,能促進骨髓造血功能。二藥同用,具有補氣養血的功效。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