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思考的人總會發站不同的問題,總會找到問題的癥結。就拿種莊稼來說吧,不同的人覺得有不同的觀點,也因此出現了不一樣的結果。
老農總會說出一個俗語:“十年學個莊稼漢,三年學成生意手”
外行人得出的結論就是:“一靠種子,二靠肥料,就能種出好莊稼,沒什麼神秘的”
專家教授的結論:“一靠政策,二靠技術”
新型農民:“啥都不會,一樣錯了,全盤皆輸”
當你看到這麼多的結論,你會選擇相信哪一個是真的?哪一個最實用?哪一個才是正確的理解?
農藝師老週一直在鄉鎮工作,每天接觸各種各樣的農民,每天都會去農田觀察農作物的長勢、病蟲害情況,一直在思考災害氣候對於農作物的影響、不同農作物種植在哪種耕地最合適?農民如果不種地會怎麼樣?糧食價格和農產品價格對於農產品供應會產品多大影響等,至今也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更何況一個普通的農民呢?今天就談談個人對於糧食生產的理解,敬請讀者斧正。
首先,農業政策對於糧食生產有著不過或缺的作用。
國家劃定了糧食生產區和基本農田,規定了18億畝耕地紅線等政策,夯實了糧食主產區生產糧食的責任,不允許這些耕地種植其他農作物,保證了70%以上的糧食供應,再加上零散的糧食種植,就可以保證國家85%以上的供給率,對於穩定糧食價格和供應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再加上耕地補貼、種植者補貼、糧食主產區補貼、休耕補貼、耕地流轉政策、扶貧攻堅、鄉村振興政策和基本農田提升改造專案的落實等,進一步保障了中國的糧食安全。但是對於農民而言那就是緊箍咒,僅憑生產糧食,就不可能一年賺取幾百上千萬,還需要出門打工,才能維持生計,一方水土不能養活一方人的問題還是依然存在,大多數時間,一家人不能相聚的事實不可能短期內改變,農村子女的家庭教育並不完整。
選好農作物種類,才有可能實現經濟效益。
不同地區的氣候不一樣,同一個地方土壤型別、水肥條件和環境條件都會有明顯差異。想要農作物長得好、賣出好價錢就必須選好作物種類,近期聽說老家鄉村振興的產業專案規劃種植茶葉、獼猴桃等產業,可這個地方從來沒有一株茶樹和茶園,也沒有野生獼猴桃,是不是適宜這個地方生長,還真不好說。有一個地方準備建立枇杷基地,可這個地方處於北亞熱帶向北溫帶過渡區,雖然有零星的枇杷樹,但是品質較差,個頭較小,也不知道規模栽植枇杷是福還是禍。
上面要求服務於農民和農業,不允許替農民拿主意,可這樣的事情誰敢說半個不字?成了還好說,失敗了都會找藉口相關專家拍屁股走人,吃虧的還是農民或者企業,誰會賠償損失呢?
選擇適合市場和當地種植的品種事關成敗
如今的產業已經同化嚴重比如葡萄大都以戶太八號為主,蘋果以紅富士為主,不但成熟期相對一致,產品也沒有差異性,大眾消費的選擇性極差,很難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
很多人都想種植最新的品種,卻不知道品種的生育期長短、抗病性、抗逆性、豐產性、品質等,一般由相關職能部門或者種子公司進行區域實驗,然後逐步推廣,個人種植新品種的風險性很大。
沒有農家肥什麼都種不好
近幾年,農業最流行的就是規模經營和土地流轉經營,動輒成千上萬畝, 他們會施用大量的有機肥嗎?
這些專案都是簽訂了短期合同,套取了大量的專案資金,但是,正因為屬於短期經營,根本不可能為了培肥地力施用農家肥,屬於真正的掠奪式經營。
不管種植什麼農作物,沒有好的土壤,沒有充足的有機物,想要獲得優質又高產的農產品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細節決定成敗,不懂得和疏忽大意都會前功盡棄
不管種植什麼,都需要了解最新的配套技術和風險,對於新農藥的使用量、濃度、間隔期、可以和哪些農藥、微肥、生長調節劑配伍等。
新的農作物在新的地區種植,如果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指導,想要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結論:
種莊稼是需要技巧的,並不是老農說的那麼簡單。農民因為祖祖輩輩都在種莊稼,耳聞墨染,都掌握了最基礎的知識,比如什麼時間種、如何施肥等。有些人沒有長輩指導,就相當於盲人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