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業農村部資料,今年6月份以來,生豬養殖總體處於虧損狀態,9月份全國養豬場戶虧損面高達76.7%。10月份雖然豬價有所反彈,但仍舊難以改變行業虧損現狀,尤其8月份規模場新出生仔豬數量3348萬頭,創本輪生豬生產恢復以來新高!依據生豬生長出欄的規律計算,到2022年2月份生豬出欄量同比將增加約三成左右,行業寒冬依舊漫長!
當此罕見豬週期下,“降本增效”成為每一家豬場的存亡關鍵!10月19日,由豬場動力網與湖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聯合主辦的2021第二屆中國豬業賦能大會在山城重慶舉行。湖南省生豬產業協會會長、新五豐副董事長、總經理劉豔書作《罕見豬週期波動下,豬企降本增效的思路與對策》主題報告,從4個方面分享“降本增效”切實可行的方案。
產能調節
劉豔書指出,生豬產能過剩依舊是行業現狀,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生豬出欄達到49193萬頭,同比增長35.9%,生豬存欄43764萬頭,同比增長18.2%,能繁母豬4459萬頭,同比增長16.7%。
生豬產能同比大幅增加,已遠遠超出農業農村部9月制定的3700-4100萬頭能繁母豬存欄目標數。產能過剩毋庸置疑,並且目前還有許多在建產能及等待投產的產能,有省份目前被留下160多個爛尾專案,不少豬場老闆血本無歸,其中有人投資高達1個多億!
劉豔書認為生豬產業的規模過度,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企業整體飼養規模嚴重超量,據公開資料統計,全國15家上市豬企1-9月生豬銷售6811.36萬頭,已超過去年全年銷售量。
2、單個養殖基地的養殖規模嚴重超量:超大規模豬場不斷出現,幾萬頭規模母豬場、幾十萬頭存欄育肥場等,單場飼養量不斷擴大。
在生豬產業規模過度及豬肉市場消費低迷的大環境下,劉豔書指出“產能調節”非常重要,我們身為從業者要心存敬畏——敬畏產業、敬畏市場、敬畏科學。須知“豬週期”躲不過、逃不掉,市場自有其調節或者價值規律;養豬業非常需要科學的養殖技術、精細化的管理和落地能力,增效降本、提升行業競爭力才是根本。
劉豔書據此強調:養豬業已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需要透過加強立法來保護生豬產業的健康發展。
生物安全
談到生物安全,劉豔書表示“非瘟、藍耳、腹瀉”是目前對養豬業危害最大的疫病,對這三大疾病一定要高度重視,且不管市場行情如何,豬場生物安全防控一直是最重要的工作,防控非瘟是第一要務,避免在低迷行情下對豬場造成更大損失。
中國養豬業對抗非洲豬瘟已有三年時間,我們有方案、有技術來防控非瘟病毒,但為什麼非瘟疫情還是屢見不鮮?一大原因是對“生物安全中的人性化管理”沒有足夠重視。
作為企業,對員工一定要有合理安排調節,要有舒適的生產生活條件,要有人性化管理措施。此外對於常態化生物安全防控,需要豬企把生物安全防線縮短和築牢——防線越長,成本越高、風險越大。
創新賦能
創新是企業的生命力!劉豔書認為“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工藝創新”是目前對養豬業最重要的三大創新方向。
1、機制創新:豬企透過股權激勵、混合所有制等機制創新可以激發員工的內在動力;在寒冬下,企業更需要制定良好的激勵機制,包括薪酬激勵、員工持股計劃、績效考核等,激發管理層和員工的創新創業活力。
2、技術創新:技術創新:企業要長遠發展,技術創新必不可少!養豬企業需要加大研發力度,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如“育種技術、營養技術、健康管理技術、肉品加工技術、環保技術”。
3、工藝創新:推進工藝創新,要重點關注“人和豬”兩大群體,滿足豬“吃好、喝好、睡好”的三個需要,維持豬舍內的“溫度、溼度、空氣新鮮度”等環境舒適度,切實做好豬場“環控、供水、供料、供電、監控、資訊化、無害化、報警”八大系統,並加快“數字技術”對養豬產業的賦能。
團隊建設
好的團隊建設對養豬業度過寒冬期至關重要,劉豔書表示在團隊管理中要保持關鍵崗位員工的穩定,及時分流不合格員工、留住有價值員工。
一支優秀團隊要有合理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身體狀態,團隊成員人人都能挑重擔、打硬仗;要透過打造堅實的團隊,提高企業的凝聚力,提升企業發展的勢氣,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向心力。
最後,劉豔書強調“快樂養豬,健康養豬,綠色養豬永遠是制勝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