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十里芳菲,是原來的“花間堂”精品民宿創始人張蓓,在杭州市中心打造的一處“新美學生活”烏托邦。也是她從花間堂離開以後,第二次出發的美學生活方式營造實踐。“花間堂是美境裡的一朵花,十里芳菲就像是一整個春天”,蓓總曾這樣形容兩個專案的差異。
先放一段官方的介紹:
『十里芳菲』,是以新生活美學理念打造的,是「即興的智慧」休閒度假主題村落。
依託西溪溼地自然環境、生態人文、民俗文藝等在地文化,倡導「即興的智慧」生活理念,以美物、美食、美宿、美力、美願為五條落地產品線,開創休閒度假內容產品中的新品類,打造擁有獨特價值主張與村落生活型態的度假目的地品牌。
#關於空間
十里芳菲將原來散落的六個自然村落,梳理打造成七個組團,每個組團都有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從青荇度、一曲煙葭、尋梅渚、丁香圃、十里洲、十里洲北,到梨花塢。
而且組團之間,還有內在的能量動線作為串聯。客人到達以後,需要乘船進入溼地深處,經歷“啟程,整理,尋找,獲得力量,裝滿,沉澱,成就”等七個與組團業態相關的主題,試圖從中尋找內心的愉悅與豐盈。
因為專案的特殊性,整個狹長的片區,從頭走到尾,需要差不多40分鐘的時間,一來一回正好十里路——這也是專案名的來源之一——所以村落裡面的各類建築也很分散,為改造設計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專案團隊採用的是從使用者出發的服務設計思路,從一開始就邀請種子使用者介入參與,去構想自己在村子裡的居住和生活場景,從而倒推每個空間的功能,和動線設計的邏輯。
當80%的空間被填滿以後,他們就開始進入試運營,透過實際的使用和反饋,再逐步迭代,最佳化服務設計,從而把剩下的20%逐漸修正和裝滿。
#關於內容
空間只是底層的容器,為空間填充各種豐富內容,才是十里芳菲的真正核心競爭力。從空間、服務、內容,三個依次遞進的維度,為目標圈層客群,提供一種美好生活方式的解決方案,這就是他們的經營思路。
用他們的話說,不僅僅依賴客房的單一收入來源,而是產生了更多層次,多節點,多環節的收入結構。
而讓人好奇的點首先在於,運營團隊的組織架構,是如何支撐這樣的一種業務模式的呢?
用創始人的話來解釋,底層是通常的酒店運營基礎服務團隊,就是維持“容器”的這一層;另外有一層,原來是一兩個人的小組,各自負責不同的內容服務,譬如婚禮策劃、研學課程、文創產品等等,後面就延伸出一個一個的利潤中心。
因此也難怪村長打趣說自己,不像酒店的運營人員,更像是活動公司的總經理。
空間產生的收入是有限的,一共就93個房間,哪怕全年做到100%的入住率,還是有收入的天花板。但依託於空間所產生的內容策劃與輸出服務,卻是沒有天花板的。
譬如阿里巴巴在他們這裡做了一場沒有住宿的團建活動,付了37萬,其中只有6萬元是餐飲收入,另外的都是內容策劃的服務收入。
這不僅讓人想到了臺灣的華山文創園的案例,從園區出租運營的角度,一般來說滿租就是收入的上限了,因為租金單價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拉昇太多的,畢竟還需要考慮周邊競品的因素。
但是得益於園區所營造的藝術文化氛圍,這裡是各種型別的展覽、表演、市集及快閃店的鐘愛之地,概括起來就是“會·展·演·店”四大業態。因此園區有能力透過承接一場為期時間比較長的奢侈品牌藝術節活動,連場租加創意服務,就獲得了上千萬的新臺幣收入。
還有各類高校推出的EMBA高管培訓專案,何嘗不是一種依託空間所提供的內容服務呢?
市場上各種型別的培訓不計其數,但論價格和檔次,基本無法與依託知名高校所開展的培訓專案比較。不說別的,單是有過百年曆史的大學校園,所帶來的人文氛圍和歲月沉澱,已經讓學習這件事情,在儀式感上提升了不止一個維度。
於是,願意為高價學費買單的目標人群,很大程度上是先被這樣的空間場景氛圍所打動了。
#關於社群
巧合的是,十里芳菲的主要目標人群,正是各大商學院的學員社群。因為這群人是天然的意見領袖,敢於嘗試和挑戰新事物,同時還具有良好的消費能力。
在花間堂與十里芳菲之間,專案團隊有差不多一年時間的空窗期,被創始人稱為“間隔年”。這一年裡,創始人帶著團隊,接手了混沌大學上海分社的運營,她本人親自擔任分社社長。也是在這一年裡,她更深刻地認識到了社群的價值。
伴隨著我國的城鎮化浪潮,越來越多的人從鄉村遷移到城市。在大城市裡,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非常大。住在公寓裡的鄰居,可能從入住到搬離,都從來沒有打過一次招呼。這就造成了城市裡的人與人之間,普遍都有一種疏離感:人越多,越孤獨。
因此,在大城市裡,擁有某種特質的人,平常不能輕易找到同類。於是在市場上長期存在這樣一種需求:有能力把同類人聚在一起的平臺,也就是根據某種相似的標籤所形成的垂直社群。混沌研習社就是很典型的這樣一類社群。
而每一個社群,根據它所聚合的垂直人群,背後其實都有獨特的價值主張。十里芳菲透過美學維度的空間營造和內容輸出,完整地把自身的價值主張具象化呈現,被目標受眾所感知,從而構建起屬於自己的社群圈層,也就是俗稱的“鐵粉”了。
當擁有了具有黏性的社群時,營銷和服務的場景,就可以完全打破物理空間的侷限,甚至服務與被服務的角色,都有可能產生變化。
譬如關於“美物”的銷售,就可以挪到線上,電商化經營。甚至架設自己的直播間,讓粉絲社群隨時隨地產生連線,順手就下個單創造消費。
譬如關於“美願”的策劃,線上發起花神許願抽獎,送出餐食或者住宿等獎品,又能為粉絲創造到訪的動機,從而帶來更多二次消費的可能。
甚至是某個子專案的合夥人招募,又或是漢服旗袍等主題活動,讓粉絲出錢又出力,還要參與策劃貢獻智慧的“共創共享”模式,既創造了內容和消費,又進一步加強了社群黏性。
#關於趨勢
我們可以看到,江浙一帶,各種體驗型的消費場景,發展得如火如荼,尤其在高階精品民宿這塊,兩三千一晚的產品比比皆是。但為什麼支付能力同樣不差的廣東地區,卻遲遲沒有高價位的民宿產品出現?
廣東過往的經濟發展具有先發優勢,主要得益於製造業等能夠帶來大規模產值稅收的產業。因此政府對於來錢不快,創造不了太多稅收的文旅產業並不重視,導致在用地政策,各類證照審批等方面,都缺乏應有的支援。
反觀江浙一帶,譬如西溪溼地的管委會,採用十分優厚的條件,邀請運營商來投資經營;莫干山當地政府,對民宿業者採取一站式辦證審批,牌照下來以後,還直接送證上門的貼心服務方式。無異於把市場進入的門檻和前期經營的壓力,降到了最低。
從政府的角度來解讀,或許能更好地理解行業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投資機會。
隨著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的粗放型生產方式被限制得越來越嚴格,同時步入小康社會的中產階級人群,對於精神愉悅及心理健康的體驗式需求進一步發展,提供與自然和諧共融的美好生活方式,將會成為一門市場空間越來越廣闊的生意。
最後,結合這幾年以來的從業經驗,總結幾點啟示:
- 空間只是容器,內容即服務,創造打破空間天花板的收入結構;
- 空間設計應該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不能只是運營者和設計師的自嗨;
- 透過內容連線社群,透過社群的共同創造,產生更多有價值的內容,從而形成正向反饋;
- 內容的策劃與打磨,需要有專業的團隊支撐;而這部分的團隊與提供空間服務的基礎團隊,應該是不同屬性不同特質的人。
We Are Co-Cre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