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直接影響藥材價格波動的因素就是產量的多少和庫存量的大小,產量大,庫存就多,價格會下滑,量小庫存少價漲,這是行業規律。一般大多數藥商、藥農往往都會過多關注熱點品種,而忽略低價品種。本人認為,其實低價品種才具有較大的潛力和商機空間。
業內形容藥市行情有“漲三年,跌三年,不漲不跌又三年”的說法,這是有道理的。我一直認為追高種植風險是最大的,但大多數種植戶,特別是入行新手卻都會去選擇熱點品種,跟風種植,那種植失敗是可想而知的。大家考慮一下,對於熱點品種,在價格處於高位時,種苗投入也會大幅增加,按照行業規律,處於高位的品種,會有力刺激種植戶的積極性,導致種植面積不斷擴種,生產嚴重過剩,價格也會迅速跌入谷底,那損失的還是基層大量藥農。
但低價品種就不一樣,因處於低價期,一方面,大多數藥農不會去選擇種植,那各地種植面積就會減調,產量也相應減少,但隨著庫存量的減少,價格會逐步上漲。你想行情已經跌至最低價了,還有跌的空間嗎?就只有一直上漲了。另一方面,就是受種植面積減調,種苗過剩,價格也將處於歷史最低點,你比如白朮,前幾年行情好的時候,畝種苗投入在2000多元,進入低價期後,畝種苗投入不足300元。這就是我給大家常說的“種低不種高”的原因。
目前來說,幾乎常用的大宗類家種品種都有低價經歷,只是跌幅程度不一,這和實際產出量、需求量等較多因素有關係。對於藥商、藥企來說,低價意味著買貨風險較小,可積極建倉補貨做中長線投資。同時對藥材種植也蘊含較大的潛力,併為未來價格上漲埋下商機,不過,這需要冷靜分析,把握行情,選對品種,當然也需要一定的等待週期。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中藥材市場進入 “牛市”,行情處於普漲模式,80%以上的品種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低價品種少之又少,那我們就要分析這些極少數的品種行情為什麼沒有變化?是不是不具備上漲價值呢?就目前來看,我們選擇低價品種,就是要選擇那些正處於中、低價期,有反彈能力,有上漲機會的品種,而不是狹義的認為是多年低價的品種。這點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關注我瞭解更多中藥材行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