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東、閆妮、黃志忠等主演的現實題材力作《突圍》正在播出,隨著集數的增加,劇情的推進,感覺這部劇吸睛的能力在逐漸減弱,反之把觀眾往外推的力量卻在逐漸增強。究其原因,我覺得這部劇播出到現在至少產生了3個大“坑”。這3個大“坑”要是不填或填得不好,這部劇很可能會有收視率、口碑雙雙“爛尾”的風險!
一號“坑”:弔詭的“石紅杏”氣場消失之謎
閆妮飾演的“石紅杏”是《突圍》的第一女主,人設是京州中福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從頭銜上看是位標準的“女強人”。第一集大幕拉開,短胖的“陸建設”襯托出“石紅杏”形象上的高貴,說話鏗鏘有力、抑揚頓挫、中氣十足,“石紅杏”的出場確實很有氣勢,很有領導範兒,在紅旗公務車上對牛俊傑的一番訓斥更是有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然而,非常弔詭的是,這種強大的氣場只堅持了短短一集的時間,隨著“齊本安”被派到京州中福擔任黨委書記、董事長,“石紅杏”瞬間由“女強人”變成了“小女人”,對師弟“齊本安”極盡使絆之能事,對“林滿江”,則一口一個“師兄”,一口一個“林董”,一會兒把“林董”的畫像掛家裡,一會兒又給“林董”披大衣,言語之溫柔,行事之體貼,完全與一位大型企業高管的身份對不上號,倒像是她N年前擔任的職務--辦公室主任乾的事兒。
這種沒有鋪墊的急速轉變讓人有一種夾了一塊美食放入嘴裡,還沒來得及品嚐它的美味就滑進了肚子裡的不滿和鬱悶感。
二號“坑”:不著調的報社記者“秦小衝”
“秦小衝”這個角色是《突圍》這部劇推動劇情走向發展一個關鍵角色,很多重要的線索都是藉由“秦小衝”之口展現在觀眾面前。然而這個角色出現到現在,觀眾看了卻有一種“精神分裂”之感。
吃了兩年牢飯,出來之後沒有一點頹廢感,反而經常高調地拿來說事,好吧他是被人陷害的。天天喊冤卻不去找證據為自己翻案,而是賣酒,當臥底,討債,忙得不亦樂乎!喊冤?嘴上說說而已,好吧,他要賺錢。這到底是個啥樣的人啊?!為什麼有著這麼複雜的人生?
在“秦小衝”身上BUG很多,為什麼“秦小衝”出獄後就能立馬找出他這件案子那麼多的疑點,為什麼不在案發時向司法機關提出來?就這麼心甘情願地在北山坐了兩年lao,妻離家散。陳曉飾演的“秦小衝”形象上蓄起了鬍子,有一種成熟感,然而人物的言語與行為卻很稚嫩、浮躁,與形象產生了明顯的衝突,讓人感覺很怪。
三號“坑”:莫名其妙的“天使商務公司”與“李順東”
從《人民的名義》到《突圍》,周梅森的作品似乎有這樣一個規律,就是一部劇中總有那麼一兩個讓人感覺特別“尬”的角色人物,《人民的名義》中是“黃毛”-“鄭勝利”,而到了《突圍》就變成了“天使商務公司”的“CEO”-“李順東”。老實說,我看不出“天使商務公司”這家公司和“李順東”這個人物存在的必要性。
有報道說編劇周梅森想把《突圍》做成《清明上河圖》式的作品,不僅要表現國有企業,也要有中小民營企業,把當代百姓各個層面的生活展現給觀眾。然而這家辦公地點在大禮堂裡,員工一人一身小西裝,小西裝的上衣後背還繡著一位(只)誇張的印象派金色天使圖案的“天使商務公司”,還有這位說話一本正經但卻前言不搭後語的“李順東”,卻是怎麼看怎麼覺得“尬”。
從“人民的財產”到“突圍”,改名或許是因為出品方對這部劇信心十足,不想沾“人民的名義”的光,想憑藉過硬的品質贏得收視率和口碑。
《突圍》到今天播出近半,過於宏大、繁複的敘事讓觀眾有凌亂、鬆散、跳躍的感覺,而越來越多的劇情落在范家慧、牛石豔、秦小衝這幾個人物上,偏偏飾演這幾個角色的幾位演員演技都是短板,這又讓觀眾有種失重失衡的感覺。要想在45集的容量中展現一幅當代《清明上河圖》,難度很大,後半部分劇情和演員的表演如果不是非常紮實,《突圍》能否在好劇頻出的2021年成功“突圍”,結果真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