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明,又名安茗,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文化部中國山水畫創作院院士,北京鳳凰嶺書院中國畫創作院院士,國家一級美術師,北京正心正舉應用科學研究院山水人文藝術中心主任。作品入選第九、十屆全國美展等國家級展覽,多幅山水畫作品被中央直屬機關重要機構收藏,作品入編《當代美術全集》第二卷,出版有《陳安明美術作品集》《貴有古意·山水畫作品集》《師古圖今·中國畫名家檔案陳安明卷》等個人畫集。
陳安明,傳統山水畫實力派畫家。1984年開始從事美術教育工作,1990年作品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的屆展獲得銅牌獎,1999年作品入選全國第九屆美術作品展覽和全國第十四屆新人新作展,2000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2005年作品入選第十屆美術作品展覽,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1、雲峰林谷69x69
陳安明,從2009年至今,先後10餘年在中國國家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鳳凰嶺書院等機構研修學習,得到龍瑞、王魯湘、程大利、姜寶林、張立辰、許欽松、劉曦林、霍春陽、曹建華、張桐瑀、韓國棟等國畫家、美術理論家、文化學者的指導,遵循龍瑞先生"正本清源,帖近文脈"的理論,研習宋元、明清山水畫經典,師古人、師造化,不斷精進。從陳安明的山水畫中,我們可以感覺到山水畫傳統筆墨、開合、氣韻等等語境的親切,也可以看到黃賓虹的“渾厚華滋”藝術審美的高度,也感受到筆墨相融、天人合一的藝術追求的靈性。
2、翠影煙樹69x69
近年來,陳安明先後在北京榮寶齋、珍寶藝術館、山水藝術館舉辦個展,他的畫是北京琉璃廠的硬通藝術品。在廣東、江蘇、陝西、新疆等地舉辦“渾厚華滋”全國巡迴展,每一場巡迴展覽,還邀請國家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山水畫創作院的專家學者,舉辦陳安明山水畫研討會,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得到了廣泛好評。
[每週畫題]陳安明山水畫(004)骨法用筆
南朝時期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提出 “六法”的理論, “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並且說:“氣韻生動”歸為“六法”之首,“骨法用筆”居其二。近代大家黃賓虹先生說:“氣韻之生,由於筆墨。用筆用墨,未得其法,則氣韻無由呈露。”“骨法” 用筆 能以形寫神,氣韻皆由筆墨而生。
3、水村32x63
我們一邊品讀陳安明的山水畫作品,一邊對照南朝謝赫《古畫品錄》中提出“六法”的理論。[每週畫題]帶著強烈責任感和文化自信,透過網路媒體平臺開展傳統山水畫的學習,實現可欣賞、可閱讀、可比較、可教學、可收藏的學術追求。今天,我們再來以陳安明老師的畫,分析他對“骨法用筆”的思考和實踐。
4、峰高有色60x54
對“骨法用筆”的再認識。
《說文》中解釋“骨”字為“肉之核也。從有肉。”就是肉中之骨,泛指人或動物支撐身體的堅硬組織,如骨骼等。現在我們引申為骨法用筆的骨幹和鋼筋鐵骨。《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淸而散。屬地,濁而聚。又牲骨。”在漢代,《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蒯通對韓信曰:“貴賤在於骨法,驚喜在於容色,成敗在於決斷,以此參之,萬不失一。”由此釋意在山水畫中,骨法代表人的形質特徵,用筆、用書寫的線條所表現的形質就是六法中的“骨法” 用筆 ,書畫同源。
5、水光山色50x50
倡導以書法修煉“骨法用筆”。
陳安明重視中國經典畫論的研習,他倡導從歷代經典臨摹學習中,是吸收先哲名家的能量;多讀畫論,是確立審美意識和領會山水精神的重要手段。其中“骨法用筆”乃是他研習的重要課題。他經常對學生講,學習中國山水畫,必須要兼學書法。從古至今的名家大師作品,從鉤、皴到點,無不都體現其骨法用筆,有的還是筆力千均,書法線條本身就可以單獨審美。畫畫用筆就是練功夫,要以書寫的筆法入畫。近代山水畫大師陸儼少在談到學畫的次第時,也常說:“我自己有一個比例,即十分功夫:四分讀書,三分寫字,三分畫畫。”陳安明也修書法,他先學《張猛龍碑》,再寫敦煌殘紙,吸取魏晉民間書法用筆的書寫性和趣味,單從“點”來說,他的“打點” 是力透紙背,筆力勁健。“書法用筆”觀就是在他的山水畫中“骨法”的切入點,十幾年來一直不懈地實踐著。
6、天外雲峰69x69
如何從陳安明的山水畫讀出“骨法用筆”。
中國古代繪畫傳統的可貴,就在於書畫互補和內外修養的格物,是推動山水畫代代傳承的動力。我們試用古人的筆法理論去解讀陳安明山水畫的藝術。清代包世臣指出:“用筆之法,見於畫之兩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斷不可企及者,則在畫之中截。蓋兩端出入操縱之故,尚有跡象可尋;其中截之所以豐而不怯、實而不空者,非骨勢洞達,不能幸致”。所謂“用筆”之“兩端”,就是用鋒變化於筆畫兩端的起訖而作形態裝飾的方法,這是晉代“二王”帖學的核心技法,更是王羲之推動書寫技巧高度成熟而完成書藝“古質而今妍”的重要標誌。而“質”與“妍”分別是書法審美的兩大取向,山水畫的書法用筆來源不僅要有所選擇,而且還要對線條千錘百煉,才能真正實踐好以書入畫。陳安明敏銳而又謹慎地認識這一點,並付資實踐。這些認知和實踐,無疑對陳安明山水畫的表現力積蓄了強大的生命力。
7、江堤暖煙140x59
堅持“骨法用筆”的終身磨礪。
為解決用書寫的筆法畫山水畫,陳安明在國家畫院龍瑞工作室期間,導師要求速寫作業論“斤”稱, 可想而知這種學習難度的經歷和書寫轉化的重要程度。為磨礪繪畫筆墨,陳安明在欣賞、取法前人的山水和人生進行參照時,即激賞其不為法縛的抒情暢神之趣,又可藉以擴充套件自己的學術眼光,更重要的是堅定自己的學術自信,學習和努力的路徑永遠在路上。
中國畫對筆墨的長期堅持,是得以雄踞世界藝術之林的重要條件。隨著時代審美情趣和西學盛行的變化,當前對筆墨的認知和實踐各有特色,美術創作呈顯空前繁榮和百花齊放的景象。山水畫家陳安明,他明確的把自己定位為中國畫的傳承和光大者,堅持“六法”,堅持“骨法用筆”的終身磨礪,這是他能邁向成功、仍在路上、走的更遠的重要保證。(文/志實)
【作品欣賞】
8、江路春風137x59
9、山水畫圖127x63
10、風泉清聽148x69
11、天清遠風137x59
12、天台眾峰138x59
13、千崖清澗140x69
14、千崖秋氣180x97
15、一山未了一山迎138x69
16、西塞雲山遠138x70
17、溪澗瀑布137x70
18、山色慾開疏雨外236x123
19、江作青羅帶244x124
山嶂遠重疊(筆墨區域性)
20、山嶂遠重疊138x70
翠巖千尺(筆墨區域性)
21、翠巖千尺177x97
22、山中王維詩意(手卷1000cmx3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