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如果您滿意於下面的圖文,請讓更多的人關注“鷺客社”。
繞同安灣而行,從同安到翔安。
其中一站是浦頭。
浦頭有座遠近聞名的十八王公廟(周邊已建成廣場與公園)。
據稱,浦頭十八王公信仰,源於清朝康熙年間,浦頭村民為十八名洪災死難者修築合葬墓(此墓就在廟前不遠處),續而在乾隆時期封神,十八名死難者竟升級成為"十八墓公"。
在閩南地區,一向有厲壇傳統,意為鬼有所歸,乃不為厲。如祭殉難忠臣的同安三忠廟(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如祭捨身為民好官的馬巷池王廟,如祭抗倭英烈的集美有應公廟。同時,也有祭戰爭或災難中死亡的平民。最後一種,我想起初應無神化意圖,只是一般性的祭祀,久而久之,卻視之為神。這倒是符合閩南人萬物有靈的特點。
十八墓公之墓墓碑文為:
同安水殤男女十八人合塋。
是歲,康熙戊寅年四月廿八夜,水災暴作,人民被溺死者無數,聞之傷心。因募僱舟工,撈屍埋葬。幸地主施地一穴,內葬男八人居左,女十人居右。第恐年深毀壞,用是勒石為志。倘世久或遭蹂躪,伏冀仁人修而葺之,俾見同心之祀。
廈門人立石。
落款好生奇怪,竟稱“廈門人”,報社報道中稱其為“廈門義士某”。
更有意思的是,十八墓公被視為佑護漁民與航道安全的海神,也許是墓字讓人不安吧,十八墓公也被稱為十八王公。
臺灣也有十八王公廟,兩岸的十八王公,是否相同,就需要另外探討了。
譬如晉江的九龍三公與漳平的九龍三公,就不相同。
同安古城,誰在風塵中刻畫著你的樣子!
LOOKERS鷺客社 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