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的姓是怎麼來的嗎?姓、氏、名、字四者區別何在?我們從何時開始變成像如今這般沒有字而相互稱姓名的呢?這些問題看上去只是簡單的變化,可實際上卻隱含著歷史發展的脈絡與規律,本期文章,厚夢就帶領大家走進這個問題。
姓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時期,《說文》中對姓的解釋大概如是:
姓,人之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
按照許慎這麼一說,有姓的就是天子,螢幕前的各位都有姓,在座的諸位也就是天子。這地位,撓一下就上來了。
話歸正題,在上古母系社會,男女之間是沒有像今天這樣類似於情侶、戀人、夫妻這樣的固定關係作為紐帶的,因而在XXOO生活方面顯得極其混亂不堪,堪稱古代版的多人運動。又由於是母系社會,大部分的孩子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所以母親自然也就成為了孩子唯一可以認定的親屬,隨母而姓表面自己的血脈關係也就順理成章。這也就是說同一個姓的人往往是同姓女性的後裔,所以姓的作用,就是用來區分人們彼此間的血緣。
而後到了先秦時期,就有了對倫理關係的明確劃定,明確規定同姓不婚,《國語·晉語》中記載:同姓不婚,惡不殖也
到了東漢時期,對倫理關係則解釋的更為詳細,《通義·姓名》說:
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愛、厚親親、遠禽獸、別婚姻也。故禮別類,使生相愛,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為重人倫也。姓生也,人所稟天氣,所以生者也。
姓最早產生與母系社會,所以我們會發現一個很奇妙的現象,那時候的大姓,比如姬、姜、姚、嬴都帶有女字偏旁部首。當然上古時期不是所有的姓都帶有女字偏旁,經過學者研究發現,姓還和很多自然事物有聯絡。
進入父系社會,姓的數量開始增長,《國語》記載:
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
這也同時反映了這一時期人口數量的上漲,經過歷代繁衍生息,每個部落領地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原有的生存資源被不斷擠壓,多出的人自然要開闢新的生存空間,同姓之人因為遷徙逐漸形成不同的血脈旁支,為了區別新的旁支系統,人們開始以氏相稱,也就是所謂的“氏由姓來”。也就是北宋劉恕《通鑑外紀》的觀點: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人口的增加,自然伴隨生產力的提升,階級差異應運而生。夏商周時期“封邦建國,賜姓命氏”。大家都熟悉西周分封近71個諸侯國,其中分為同姓40國,還有異姓31國,比如
呂氏、申氏、向氏、許氏都是姜姓
陳氏為媯姓
江氏、黃氏為嬴姓
宋氏為子姓等
有上述姓氏的朋友可以看看自己姓氏的起源,各地諸侯以封國之名為氏為小宗,周天子為大宗。在此制度下,小宗還可以繼續向下分,比如東郭、南宮、西門就是以封地或者住處為自己的氏;高官可以用官名為氏,比如司徒、司馬等。在大宗下的各項技術人員也以他們的職業為氏,比如陶氏,就是製作陶器的人員;卜氏,負責占卜吉凶;史氏,負責史料錄冊等等。但是在那樣一個年代,沒有官職,沒有工作,不是貴族,那麼也就意味著“賤者無氏”,你沒有姓氏。
說完了姓、氏,那名、字呢?我們還是從他一開始的意思說,《說文》記載:
名,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什麼意思呢,名最早的作用就是,天黑了人們不相見,所以用嘴向別人說自己的名字,類似於自報家門。同時先秦時期的人們起名字也一般簡單,基本都是一個字,比如孔丘、莊周、韓非之類的。但是隨著人口進一步增加,這樣對於表意排輩無疑具有很大困難,魏晉南北朝之後,雙字開始盛行,明清時期,雙字起名則達到一個巔峰時期。再說字,古人認為在公共場合人們以名相稱,這就顯得與今天的“四毛”、“狗蛋”、“錘子”一樣,比較俗氣,而且對人不夠禮貌尊重。所以有身份的人會被長輩、師長加字,女子訂婚及笄後也會有字,如果一直沒有嫁人會在20歲時舉行及笄禮,即“待字閨中”的由來。取字更多的來源於你的名字,比如大家熟悉的屈原是羋姓,屈氏,名平,字原。《釋名》中提到:“廣平曰原”。又比如周瑜,字公瑾,瑾、瑜皆是美玉。再比如諸葛亮,字孔明,亮、明兩字也意思相近。
據王國維先生考證:
先秦時期男子通常稱呼:氏+名/字
女子出嫁前,不會用丈夫的氏,必須稱姓,出嫁後可以加上配偶的氏
比如張三娶了李四,後者會被叫做張李氏
那中國人又是何時變成像如今這樣以姓名相稱的呢,從姓氏來說,先秦時期縱向發展靠血脈傳承,橫向發展靠聯姻通婚,構成了一張關係網。但隨著春秋戰國不斷地兼併融合,這張關係網也隨著貴族階層沒落而破碎,姓氏也開始混用。“自戰國以下之人,以氏為姓”,“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自此姓氏合一,姓氏不再是貴族這些一部分的特權。隨著文化的傳播、發展,這些特權漸漸不再是特權,也不再是什麼所謂等級的象徵。
這些不過都是人民留下的、人民創造的屬於人民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