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左傳》之卅八
【經】
三年春,王正月,溺會齊師伐衛。
夏四月,葬宋莊公。
五月,葬桓王。
秋,紀季以酅入於齊。
冬,公次於滑。
【傳】
三年春,溺會齊師伐衛,疾之也。
夏五月,葬桓王,緩也。
秋,紀季以酅入於齊,紀於是乎始判。
冬,公次於滑,將會鄭伯謀紀故也。鄭伯辭以難。凡師一宿為舍,再宿為信,過信為次。
譯文
【經】
三年春季,周曆正月,公子溺會合齊國軍隊攻打衛國。
夏季四月,安葬宋莊公。
五月,安葬周桓王。
秋季,紀季把酅地割讓給齊國。
冬季,魯莊公帶領護衛軍屯駐在滑地多夜。
【傳】
三年春季,公子溺會合齊國軍隊攻打衛國,《春秋》單稱他的名字溺,不稱公子,是表示對他的貶斥。
夏季五月,安葬周桓王。這在喪禮的時間上太遲緩了。
秋季,紀季把酅地割讓給齊國,紀國從這時候開始分裂。
冬季,魯莊公帶領護衛軍屯駐在滑地多夜,打算會見鄭伯,策劃紀國的事務。鄭伯用國內不安定為理由加以推脫。凡是軍隊在外,住一夜叫做舍,兩夜叫做信,兩夜以上叫做次。
因為魯桓公的死齊魯兩國關係十分緊張,可是公子溺卻不顧魯國人民的感受,帥軍和齊國一起攻打衛國。我想起以前公子翬也是常常不等王命,就自行帥師行動,看來以後的三桓專政是有傳統的。
《春秋》記載桓公十五年(前697年)三月天王崩,周桓王死了六年多了才下葬,原因應該是周莊王繼位後發生了王子克之亂。
紀候為了維持紀國的生存,到處求爺爺告奶奶,一直無法打消齊國的野心,莊公元年時齊國出兵佔領了郱、鄑、郚三地,眼看紀國滅亡在即,只好讓弟弟先分家來投降齊國,為祖宗留些香火。
魯莊公不想齊國順利吞併紀國進一步壯大,意圖聯合鄭國干涉紀國的滅亡危機,可是鄭國政局不穩,鄭厲公在櫟地虎視眈眈,鄭子嬰自然不願節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