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印度你會想到什麼?以前你肯定想到泰姬陵的美,咖哩的辛辣,苦行僧的堅韌等等印度的風土人情。現在想到的是印度人吃的是糊糊,住的沒有廁所的房子,人民極度自負且愛吹噓。讓我們拋開媒體的影響,重新認識一下印度。
破碎的歷史
與綿延5000年穩定的中國歷史不同,印度歷史就是被侵略和殖民的破碎歷史。公元前十二世紀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征服了當地土著,發明了種姓制度;公元前六世紀末期,波斯和馬其頓帝國入侵,誕生了孔雀王朝;公元前二世紀開始及之後的四百年裡,大夏希臘人、塞人、安息人、大月氏人等其進行了不斷的入侵,最後大月氏人建立了貴霜帝國,沒多久被推翻,由印度人建立起自己的笈多王朝。七世紀初,白匈奴入侵,迫使笈多王朝的解體。八世紀初,阿拉伯人攻佔了印度的西北地區。十一世紀突厥人對其進行了十多次的入侵。十五世紀蒙古人入侵。近代時期,葡萄牙人最早在印度建立了殖民據點,之後荷蘭人介入。十八世紀後,主要是英國和法國的殖民地。
影響深遠的宗教
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土著後,為了鞏固統治地位,他們大力發展宗教,創造了以自然崇拜為基礎的吠陀教。吠陀教是印度最早的宗教,它給印度帶來了早期的種姓制。
隨著土著人接連不斷的反抗,雅利安人發現吠陀教已經不能滿足思想控制的需要,於是就將吠陀教改造成婆羅門教,擴大四大種姓之間的階級差距,提高婆羅門的地位。婆羅門教的三大綱領是: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
公元前五世紀,土著不堪壓迫,奮起反抗。各種宗教在印度遍地開花,頗有中國百家爭鳴的味道,佛教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應運而生了。婆羅門教宣稱“婆羅門至上”,而佛教主張“眾生平等”,迎合了廣大底層人民的思想,發展迅速。
這時雅利安人採取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類似的方法,改造婆羅門教:吸收各地民間信仰,其中也包括佛教教義,重新命名為印度教。經過發展,印度教成為印度國內最大宗教。
獨特的國民性格
破碎的歷史,長期的宗教影響,造就了印度人民獨特的國民性格。
突出個體,輕視集體
長期的戰亂和奴役,削弱了印度人集體觀念;印度教教義中強調因果報應及生死輪迴、祭祀萬能與崇尚苦行都是宣揚透過個人的修行,達到梵我如一境界,從而獲得解脫,更加突顯出個體的獨立地位。如印度大片《巴霍巴利王》中巴霍巴利自恃勇力,和他的兄長婆羅多爭奪王位,並在贏得三場比賽後得到了王位。但是王位到手之後,他突然覺得內心難以平靜,並放棄王權,進行苦修,最終成為耆那教的“成就者”。將個體能力影響全域性,個人修行需求凌駕國家治理需要展現的淋漓盡致。現實中這種意識也體現在印度婦女的沙麗上,色彩繽紛的沙麗是印度的特色服裝之一,細心點你會發現,在印度很難看到一模一樣的沙麗,每個婦女都會找適合自己的獨一無二圖案和色彩的沙麗。
重視精神,輕視物質
印度教相信生命輪迴。只有當肉體死後,肉體包裹的靈魂才會投胎轉世。肉體是靈魂的載體,也是靈魂最後解脫的障礙。只有經過多次輪迴後的靈魂才能進入天堂,得到神的關照。而有些人希望能走捷徑,在此生就得到神諭和真經,這些人實行自我節制、自我磨練、拒絕物質和肉體的引誘,忍受惡劣環境壓迫等方式進行修煉。突出代表就是苦行僧,他們蓬頭垢面、衣衫襤褸,帶著象徵溼婆神的三叉杖,邊走邊吟誦古經文,透過忍受長期斷食甚至斷水、躺在佈滿釘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熱的木炭上、忍酷熱嚴寒等事情,來鍛鍊忍耐力和離欲。印度普通民眾以吃素為榮,不追求美食,對糟糕的生存環境安之若素也是信奉印度教的體現。
重視內在秩序,輕視外部環境
在印度時常能看到動物在街道和公共場所漫步,機動車道上行人,汽車交錯而行,電線私拉亂建屢禁不止,有的邦火車頂上還坐人等等混亂的景象。這些混亂的現象不能只歸責於管理不力。根據印度教聖典《奧義書》的解釋,人生活的物質世界都是幻覺。既然是幻覺,何必在意這些混亂?
那真的在印度就沒有秩序了嗎?不,印度的秩序建立在內心,即深入人心的種姓制度。印度教按社會分工把人分為四等:地位最高的是負責祭祀和教育的婆羅門,第二等是負責軍事和行政的剎帝利,第三等是負責商業的吠舍,第四等是負責做低賤工作的首陀羅。現代的印度,雖然種姓制度已經被法律廢除,但仍然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一個印度教徒的家庭,依然會看到等級差別的存在。廚師只負責做飯,掃地者只負責掃地,兩種工作不得混淆。
印度是受宗教影響很深的國家,當我們對他們的行為,感到難以理解的時候,保持一顆包容之心,尊重文化差異,才是我們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