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
暮雲化梵鍾,
風霜礪勁松。
狂心枝頭放,
無意引蝶蜂。
注:“放”是“開放”的意思,不是“放著”的意思,類似的表達有“心花怒放”。
很精練的一首五言古體詩,寫這首詩時我完全沒有考慮平仄,屬於一氣呵成。唯有對第一句“暮雲化梵鍾”的“化”字不是很滿意,剛開始我用的是 “暮雲蕩梵鍾”,但這句用在寫景詩裡比較恰當,用在這裡則不當。
因為這首詩乃言志詩,第二、三、四句風骨錚錚,“志”滿意盈,因而“暮雲蕩晚鐘”這句純寫景詩句用在此處會出詩,故不恰當。“化”字雖略好,但終歸不夠完美,朋友們有更好的字代替這個“化”字嗎?
五言古詩短小精悍,語句鏗鏘,且用字自由,無平仄的束縛,是比較適合言志的,這是我總結出的一條規律。
“風霜礪勁松”,松一向是高潔、志士的代名詞,用在言志詩是很恰當的,類似的還有梅、竹等。“狂心枝頭放,無意引蝶蜂”,狂放又不媚俗,心志表達得淋漓盡致,是我比較得意的兩句。
此詩雖短,但用了多種修辭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數數用了幾種。
最後分享一點小知識,我發現有個別網友對“四平頭”認識有誤,本文還剩點篇幅,所以談談“四平頭”。
我曾經專文談過“四平頭”,所以本篇只簡單總結一下,以起到撥亂反正的目的。四平頭一般針對律詩中間兩聯的四句,當然也可用於絕句的四句中。
對四平頭的錯誤理解一般有兩種,一種認為四句皆以“平聲”字開頭就是四平頭,這屬於典型的望文生義。
第二種認為以四個詞性、結構一致的字或詞開頭就是四平頭,這也是錯誤的,只看形式,不看詩意,屬於自以為是。
以上兩種錯誤理解有個共同點,都把“四平頭”理解成一種“形式”方面的詩病,其實“四平頭”跟形式沒有任何關係,而是跟詩意有關。
什麼是真正的四平頭?如果四句以同詞性、同類詞開頭,比如香蕉,菠蘿,荔枝,蘋果,且造成詩意重複、拖沓,這才是犯了四平頭。因為違背了詩意凝、精練的宗旨,語義侷促,意境必然無法深遠。
如果四句以同詞性或同類詞開頭,但詩意並不重複,拖沓,則無礙,不能認為犯四平頭。所以看是否犯四平頭,一定要看詩意,不能只看形式,此乃正確認識“四平頭”的本質和關鍵。
例如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中間兩聯以山、江、月、雲開頭,詞性和詞類均一致,但因為描寫角度不一樣,並未造成詩意拖沓、重複,因此不能認為犯了四平頭。也就是說“詞性”、“結構”都是表面形式,都要為“內容”服務,“四平頭”重點要看內容,而不要看形式。
好了,朋友們,針對我這首言志的五言古詩,尤其針對首句“暮雲化梵鍾”中“化”字的替代字,有何高見?請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