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節
時間:農曆正月初一
起源: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歲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春節定為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
習俗:守歲、放鞭炮、貼春聯、貼桃符、拜年、吃餃子、剪窗花、 古代又稱元旦、歲首。國家法定節假日
2.元宵節
時間:農曆正月十五
起源:漢文帝紀念平定“諸呂之亂”,漢武帝時祭祀太一神,漢明帝時掛燈禮佛,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日又稱為“上元節”。
習俗: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猜燈謎、踩高蹺等
3.寒食節
時間:古時日期並不固定,有說在清明節前一天,也有另一種說法是清明前兩天。現在大多和清明節過。
起源:民間傳說中寒食節與介子推有關,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為今年介子推所定。
習俗:禁菸火、只吃冷食。
4.清明節
時間:陽曆4月4號-6號
起源: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二十四節氣之一。
習俗:掃墓、踏青、吃寒食、插柳、放風箏等,總結起來主要是亮點,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儀式中慎終追遠,在踏青郊遊中享受春天的樂趣。
5.端午節
時間:農曆五月初五
起源:古人對龍圖騰的崇拜,源於對天象的崇拜,後世主要為紀念屈原。
習俗: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喝雄黃酒,佩香囊,懸鐘馗像,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驅五毒 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國家法定節假日。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2009年)
6.七夕節
時間:農曆七月七日
起源:七夕節既是拜七姐節日也是愛情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
習俗:姑娘穿針乞巧 又稱乞巧節、少女節、女兒節,姑娘訪閨中密友、拜祭織女、祈禱姻緣、切磋女紅、乞巧祈福等,又被稱為中國情人節,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中元節
時間:農曆七月十五
起源:“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習俗:放河燈,祭祖,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家五穀豐登。
8.中秋節
時間:農曆八月十五
起源: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中秋已與年節齊名,成為中國民間的主要節日之一。吃月餅則來源於朱元璋領導的反元起義軍利用餅中藏紙條傳送起義訊息。
習俗:吃月餅、賞月、玩花燈,香港有舞火龍的習俗,又稱八月節、團圓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9.重陽節
時間:農曆九月初九
起源: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
習俗:登高、插茱萸、賞菊花飲菊花酒 又稱重九節、踏秋節,2012年6月,《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規定重陽節為“老年節”。
10.除夕
時間:農曆臘月三十
起源:源自上古時代歲末除舊佈新、祭祀祖先的風俗。
習俗:吃年夜飯、貼窗花、貼年畫、貼福、守歲、北方包餃子、南方做年糕。除夕,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歲火起源於古代驅邪的需要。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吃年晚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傍晚,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