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6子曰:“弟子入則孝①,出則弟②,謹而信③,泛愛眾,而親仁④。行有餘力⑤,則以學文⑥。”
註釋
①弟子:有二義,一是指年幼之人,弟系對兄而言,子系對父而言,故曰弟子:二是指學生。此處取前義。入:古時父子分別住在不同的居處,學習則在外舍。入是入父宮,指進到父親住處;或說在家。
②出:與“入”相對而言,指外出拜師學習。出則弟,是說要用悌道對待師長,也可泛指年長於自己的人。
③謹:寡言少語稱之為謹。
④仁:指具有仁德的人,即溫和、善良的人。此形容詞用作名詞。
⑤行有餘力:指有閒暇時間或剩餘的精力。
⑥文:指詩、書、禮、樂等文化知識。
釋義
孔子說:“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順,出外要敬愛師長,說話要謹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愛相處,親近那些具有仁愛之心的人。做到這些以後,如果還有剩餘的精力,就用來學習文化知識。”
拾人牙慧說《論語》,今天我們一起來說《論語·學而篇》第6章: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今天這一章內容上多數人都會很熟悉,現在學校慢慢開始提倡學習傳統文化,比如我女兒所在的小學就從剛入學就開始唱《千字文》的國學歌,學《弟子規》、《三字經》。所以“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人,有餘力,則學文”,現在也是很多孩子從呀呀學語的時候就會背誦的橋段。
相信有前面第2章對“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的打底,對這一章的意思理解起來並不難。就是在教導我們在家要孝養父母,在外對待朋友要像對待親兄弟一樣,做事要謹言慎行,言而有信。同時和所有的人都要和睦相處,要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些都做到了,如果還有餘力,那麼再來學文史。
在我參看的多家註解當中,大家都強調,對於童蒙之教要先德後文。這當然對我們今天的教育頗有借鑑意義。最近的雙減政策,喊出了“讓教育的主戰場迴歸學校”的口號,但是父母們的反應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孩子到底該怎麼教?教什麼?誰來教?回答這三個問題的難度,一點也不比搞清楚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簡單。
這一章,聖人的教誨清晰明瞭,但是如何理解德育和文教,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重點。
關於前幾句的德行之教,孝悌、忠信、仁愛等,我們在前面幾章已經講了很多。如果前面幾章大家有認真聽的話,就會知道,中國儒家思想的有一個理論前提——人人皆可為聖賢。
這句話今天聽起來像是打雞血,甚至已經沒有多少人相信,總覺得聖賢之道離我們無比遙遠。但是在中國上古乃至孔孟時代,儒家道統的核心就在於此,聖人們相信人人生而圓滿,即人之初,性本善。
但是這個“初”並不是指的我們的“出生”,而是指的我們的“初心”,也就是那個沒有私慾染汙的心性本體。我們之前說過,這樣的心性本體不是隻有聖人才有,而是人人都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人人平等。
在這樣的心性本體中,儒家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也是本來就有的。這就是我們說的“內聖”,因為有這樣的內聖在,所以他表現在事父母上就是孝,表現在對待兄弟、鄉黨上就是悌,表現在言行上就是謹信,表現在與朋友交就是愛眾親仁,表現在學問上,就是文質彬彬,表現在建功立業上,就是“外王”。
但可惜的是,這個光明的心性本體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王陽明提出“心即理”,心為體,理為用,所以我們就只能透過一個人在各方面的外在表現來驗證它是否具有這樣的心性本體。
可這麼一驗證問題就出來了。人們會發現在生活當中,我們並不是只有仁、義、禮、智、信,我們還有貪、嗔、痴、慢、疑。甚至可能貪嗔痴慢疑,還遠遠多於仁義禮智信。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很多儒家文化的宣揚者,也變成了滿口仁義道德,但背後卻私慾橫行的偽君子。
所以後來的儒家聖道漸漸式微,大家非但不信,還覺得儒家這一套,就是愚民教育,完全是統治者用來奴役民眾思想的工具。於是後來,法墨陰陽,相繼而起,中華道統自孟子之後,就逐漸湮滅了。
但是,儒家的聖賢們,當然是不甘心如此了,怎麼才能讓大家相信呢?再後來的故事,就是援道入儒和援佛入儒的過程,分別在漢代和宋明有掀起了兩撥小高潮。具體的過程,以後有機會我們再細說。總之,這兩撥救儒運動的後果,是儒家學問體系的不斷豐富完善。
其實,早在上古時代,很多聖人們是親證了“夫聖人之心,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所以在堯、舜、禹的治下,大家都“殺之不怨,利之不庸,民之遷善而不知為之者”,自然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
可是後來的人,沒有這樣的實證功夫,只能憑個人感受和邏輯思維來推理聖道是否合理,自然也就難免會不得要領。
所以面對這個光景鏡框,聖人為了匡扶正義,只能把這各種的道理掰開揉碎了跟大家解釋,說仁、義、禮、智、信是心性本體,是良知天理;而貪、嗔、痴、慢、疑是人慾劣習。
良知天理人人一樣,可是私慾習氣是人人不同的。
我們前兩天講過一個概念叫先天氣質。這個先天氣質的概念其實也不是西方心理學的專屬,聖人之學中早有表述,例如在《傳習錄》中,王陽明在給弟子講學的時候就打了個比方,說人和人之間的差別就像金和金之間的差別一樣,金和金之間成色不同是因為雜質的多少,人和人之間根基相異則是因為私慾的輕重。
所以人和人之間分的三六九等,正是以此為分水嶺。
聖人就像純金一樣,毫無雜質,凡夫則以其私慾輕重再分為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孔子說過,“中人以上可以語上矣,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矣”。
這就是說,對於私慾太重的人,可能他根本就不會相信人人皆有聖人之心,當然費盡心機也是枉付口舌而已。
但是就像鍊金,雖因成色不同而難易有差,可只要持之以恆,總能練出真金一樣,我們做人,只要念茲在茲的去除私慾,也就必能成為聖賢,這就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的道理。
所以陽明先生才教導我們,要“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要減什麼?減的就是這私慾和習氣。
“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這不就是大道至簡的道理嗎?
好了,時間關係,我們今天先說到這裡。
《拾人牙慧說〈論語〉》
歡迎您和我一起
在搬運知識的過程中
尋孔顏之樂
證天人合一
文稿:心塾宇塵
朗讀:賴敏
審稿:弘孝、曾傑
音訊製作:金霞
排版:金霞
圖片來源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