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家娃四歲的時候,有天我去接她放學。
剛從幼兒園出來,她就迫不及待從書包小袋子裡拿出幾塊陳皮糖,“媽媽,這個是今天我表現好老師獎勵給我的,可好吃了,是陳皮糖,我特意給你留的”,我看著她手中拿著幾塊小小的、零碎的陳皮,既感動就開心。
她真是個有心的孩子,吃東西還不忘記自己的媽媽,我看看書包裝陳皮糖的小袋子,裡面還放著老師獎勵給她的貼紙呢。
雖然看起來有點不乾淨,但我還是接過來吃了,邊吃邊誇她真懂事,她也把一塊小小的黃色的陳皮糖放進嘴裡,咂吧著嘴說:“媽媽,是不是很好吃呀”,“嗯嗯,很好吃,謝謝寶貝想著媽媽,不過下次不要放那個書包袋子裡哦,這裡不乾淨”我說。
“媽媽,陳皮糖是什麼做成的呀”,“是橘子皮做的呀”我回答道,“媽媽,那我也想做陳皮糖,剛好我們家裡就有橘子呀,對不對”她高興的和我說道,眼睛裡都是星星,彷彿看到了自己做成陳皮糖的情境。“好呀,好呀,你可以去試試”。為了不打擊她的積極性,我和她爸一直都是鼓勵她的新想法,她想做什麼就讓去嘗試。
於是,她的陳皮製作“工程”就開始了。每次吃完橘子,她把好看的橘子皮,先洗乾淨,然後撕成小塊,放在陽臺上曬,她還特意拿了個之前裝水果的塑膠盒子用來裝她的橘子皮。
可是她製作陳皮過程有點不順利,有一天颳大風,她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橘子皮也被風吹走了。之前每天放學回家,她都要去看看她的橘子皮,這天她去陽臺一看發現都被不見了,著急地問我怎麼回事。我告訴她橘子皮被風吹走了,她很傷心,我安慰她“沒關係,寶貝,家裡還有橘子,你可以重新做呀”,於是她重燃鬥志,開始了第二次製作。
等過了些天,我們大人都快忘記這個事情了,她突然興奮的捧著她的橘子皮過來,蹦蹦跳跳的告訴我:“媽媽,媽媽,我的橘子皮都幹了”,“是嗎,這麼快呀”,“你看,你看,都幹了,媽媽,我想嘗一下這個”,她拿起一塊橘子皮就往嘴裡塞,“呀,好硬,好難吃”,她吐了出來。
“媽媽,這個怎麼和學校發的陳皮糖味道不一樣呀”“因為這個陳皮糖的製作,還需要其他工序呀”“還需要什麼工序呀”“我沒有做過,所以我也不知道呀”我當時正在回訊息,就找個理由敷衍她,沒想到她不依不饒,還開始哭起來,“那你幫我搜一下,到底要怎麼做嘛”。
她很堅持,我只好放下手中的事情,先給她搜尋陳皮糖的製作方法,“寶寶,製作陳皮糖,還需要水煮,後面還要加糖…”我和她講網上各種製作陳皮糖的方法,“寶寶,感覺很難做,而且你的幹橘子皮也太少了,也沒法做呀,要不這樣,我們網上買幾包吃,好嗎”,“不行,不行,我就要自己做。這些陳皮都是我辛辛苦苦的做的,嗚嗚嗚嗚”她哭的很難過,甚至到了午飯時間還在鬧脾氣,也不肯吃飯。
“寶寶,這些橘子皮太少了,而且製作過程還需要火來加熱,對小朋友來說不安全哦,要不這樣我們先買些陳皮糖來吃,等你以後大了再做,好嗎”我好說歹說,講了一堆道理。終於她不再哭了,最後同意在網上買,但是她要必須馬上買,沒辦法,為了安慰她,我馬上就下單了,她才乖乖去吃飯。
現在回想起她的那句哭訴“我這麼辛辛苦苦做的”,我還覺得又可愛又好笑。
小孩子的想法,有時候真的是天馬行空,各種奇思幻想。記得我小時候,這些想法大部分都被大人一開始就否定了,很少去嘗試。作為父母,我覺得我們要在合理範圍內多支援小孩的想法,讓她有自己的思維和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