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
從1921年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百年光陰。時光交替,薪火相傳。在這百年曆史中,北京市東城區是一片蘊含著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的紅色土地,遺留了豐富的紅色遺產,見證了先驅者的不朽足跡。在這裡,我們可以站在北大紅樓裡,感受“新青年”的愛國熱血,也可以在趙家樓遺址中,感受國人對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憤慨。跟著東檢君,帶您打卡東城紅色地標,回顧中國共產黨厚重的歷史。
★ 東城紅色地圖 ★
三•一八慘案發生地
引 言
東城區平安大街張自忠路3號,有一座中西合璧的民國風建築,門前的文物立牌上,標註著“原清政府陸軍部、海軍部舊址,段祺瑞執政府舊址”。這裡是北京市黨史紅色地圖中的重要地標,也是魯迅先生《記念劉和珍君》提及的“三一八”慘案發生地。這裡承載著一段悲壯的,不能忘卻的革命歷史。
歷 史 回 顧
1926年3月12日,馮玉祥的國民軍與奉系軍閥作戰期間,日本軍艦掩護奉軍軍艦駛進天津大沽口,炮擊國民軍,守軍死傷十餘名。國民軍堅決還擊,將日艦驅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聯合英美等八國於16日向段祺瑞政府發出最後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國防設施等無理要求。
3月18日,北京各界群眾5000餘人,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犯中國主權的強盜行為,在天安門前抗議。
中共北方區委的領導李大釗、趙世炎、陳喬年參加大會,大會主席、中俄大學校長徐謙發表慷慨激昂的講話。大會決議:“通電全國一致反對八國通牒,驅逐八國公使,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撤退外國軍艦,電告國民軍為反對帝國主義侵略而戰。”要求把八國公使趕出中國,並撕毀《辛丑和約》。
大會結束後,遊行隊伍由李大釗率領,按預定路線,從天安門出發,經東長安街、東單牌樓、米市大街、東四牌樓,最後進入鐵獅子衚衕(今張自忠路)東口,在段祺瑞執政府(今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門前廣場請願。
示威群眾公推代表去向衛士長交涉,要求開門放隊伍進去,並請段祺瑞和國務總理賈德耀出來見面。段祺瑞的執政府內人員擔心局勢失控,命令預伏軍警以武力驅散遊行隊伍,結果造成當場死亡47人,傷200多人的慘劇。
死者中為人們所熟知的有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學生劉和珍,李大釗和陳喬年也負傷。
慘案發生後,全國輿論沸騰,各界紛紛痛斥執政府的行為是“倒行逆施”,是“政府自棄於人民矣”。魯迅把這一天稱作“國民以來最黑暗的一天”,後又就此案連續寫了七篇檄文,其中《記念劉和珍君》尤為悲天憫人。
3月20日, 中共中央發表《為段祺瑞屠殺人民告全國民眾書》,號召“全國商人、學生、工人、農民、兵士,應急起聯合起來,不分黨派,一致奮鬥,發動一個比‘五卅’運動更偉大的運動,以雪最後通牒之恥”。
3月23日,北京總工會、全國學生總會等團體及各校學生1萬多人,在北大三院舉行“三一八死難烈士追悼大會”。由劉半農作詞、趙元任譜曲的哀歌唱遍京城。
強大民意壓力迫使段祺瑞政府召集非常會議,通過了屠殺首犯“應聽候國民處分”的決議;京師地方檢察廳對慘案進行了調查取證並正式認定:“此次集會請願宗旨尚屬正當,又無不正侵害之行為,而衛隊官兵遽行槍斃死傷多人,實有觸犯刑律第311條之重大嫌疑。”
1926年4月9日,鹿種麟率國民軍以段祺瑞暗通奉系為罪名包圍國務院,段祺瑞逃入東郊民巷法國使館,執政府倒臺。
《記念劉和珍君》經典語句
1、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2、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3、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兇殘到這地步。
4、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5、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後的。
6、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以我的最大哀痛顯示於非人間,使它們快意於我的苦痛,就將這作為後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獻於逝者的靈前。
7、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流言,猶使我耳不忍聞。
8、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麼的,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閒人以飯後的談資,或者供有惡意的閒人作留言的種子,至於此外更深的意義,我總覺得很寥寥,因為這實在不過是徒手的請願。
9、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10、既然有了血痕了,當然不覺要擴大。至少,也當浸漬了親族;師友,愛人的心,縱使時光流駛,洗成緋紅,也會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藹的舊影。
意 義
回顧“三一八慘案“,我們從那些愛國烈士身上也可以感受到魯迅先生所寫到的”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回望崢嶸歲月,向烈士致敬;賡續精神血脈,堅守使命初心。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先輩們用生命託舉的理想和信念,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我們新時代的共產黨人將矢志不渝地踐行。
東城檢察新媒體出品
文字 | 第一檢察部 陳雅
編輯| 晨星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