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的一天,二姑思念父親,嘮家常般將一段故事講給了後輩們聽。
爺爺1909年出生在衡水市冀縣(現為冀州區)東興村,17歲從冀縣師範畢業,當上了教師,抗戰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不敢公開活動,做黨的工作都是夜裡走、夜裡回。
抗戰時期,爺爺走親戚的路上被日本兵抓住,要看“良民證”。“這個‘邢蘭亭’一定是假名!手上沒有老繭,一定是八路軍!”日本兵當時就要把爺爺捆綁活埋。這時,突然下起暴雨,日本兵只能暫停,如此三次,都沒有成功。後來經人指認,說爺爺是個老師,才被釋放。
新中國成立後,爺爺始終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扶貧濟困,熱愛教育,正直善良。村裡人誰家有大小糾紛、紅白事,都讓爺爺幫忙協調、寫文書,他都從不推辭。他的一名學生因父親去世要退學,爺爺出面做說服工作,最終,這名學生沒有輟學,後來還當了老師。
二姑說,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講三天也說不完。
圖為邢林平(中)與學生在一起。 作者供圖
爺爺為東興村培養出大批人才,其中有不少人也當了老師。村裡每年農曆正月初一有給長輩拜年的習俗,爺爺在世時,每逢過年都要接待許多拜年的客人。那時候二姑很小,從初一到初五,一直跟在爺爺後面迎來送往、跑個不停,忙得都沒時間吃餃子,但心裡高興極了。
我的大伯也是共產黨員,參加過冀縣的工作隊培訓,去過不少村做黨的工作,常年在外顧不上孩子和家人;大姑和二姑相繼考入冀縣中學,但都因家庭貧困等原因沒有堅持到畢業,不過後來都斷斷續續當過村裡的老師;叔叔曾經參過軍,如今年紀大了,在村委會里忙前忙後,也像爺爺一樣為東興村的鄉親們服務。
父親雖然沒能讀書,但很有見識,寫得一手好字,誰家有事他都會熱忱幫忙。父親從小重視我們的學習,記得小時候,我家櫃子裡放得最滿的就是書和報紙,我當年選職業當老師,也是爸爸的決定,現在已經教了22年,我會繼續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做好工作,回報社會。
圖為邢林平(中)與學生在一起。 作者供圖
我們這一輩人多是70後,趕上國家政策好,都上學讀了書,工作涉及農工商各行各業,兢兢業業、各有所成。現在,家裡的小輩也都到了考大學的年齡,每個家庭都重讀書、勤奮鬥。
二姑說,如今黨的政策好,咱們都有幸福的生活,家裡的人都要聽聽這些事,瞭解過去的不易和長輩的經歷。
爺爺時常教育孩子要先做人、後做事,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從他那裡,我們繼承了愛國如家的良好家風,有這樣的家風,我們感到無比榮耀,也應該一代代延續傳承。
(作者單位為衡水市第二中學)
(紅色家風故事持續徵集展示中,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點選下方活動專題,詳細瞭解活動要求。活動諮詢電話:0311-67562519)
【“紅色家風故事”專題】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