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得位不正
趙匡胤原是後周時殿前都點檢,周世宗柴榮去世後,年僅7歲的恭帝繼位。戰功赫赫殺伐果斷的趙匡胤自然不會任憑一個7孩童擺佈,在這個時候,有了遼和北漢聯兵入侵的事件。朝廷派趙匡胤提兵前去鎮壓,在陳橋的時候,被手下黃袍加身,“被逼”稱帝。
至於外敵入侵是否趙匡胤的手筆史上並無明確記載,不過清代文人趙翼有句詩挺有意思的:“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跑便罷兵。”
他得位不正,就害怕那些在外領兵打仗的將官學他黃袍加身,宋朝建立後,立馬就來了個“杯酒釋兵權”。同時,他將全國最有戰鬥力的禁軍佈置於京城,重文輕武,導致邊疆地區軍事實力太弱。
邊疆不穩
宋朝立國之時,燕雲十六州落入遼國手裡,使得整個中原王朝的門戶對遼國大開。
說起燕雲十六州,就不得不說一個歷史人物,石敬瑭。石敬瑭當時造反被困,派遣使臣祥契丹求救,以燕雲十六州作為回報。就這樣,石敬瑭做了皇帝,燕雲十六洲從此落入遼國手中,再次回到中原王超的時候400多年後的明朝了。
燕雲十六洲雖然面積不大,卻是北方的門戶,在王朝興盛時常以此攻擊外族的據點。這個地方落入了遼國手中,宋朝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開國先天不足,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對內卻重文輕武。到了宋仁宗時期,外表看似繁華的,其實內部已是矛盾重重。典型的問題就是”三冗兩貧”:冗官、冗員、冗費,積貧積弱。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以成為壓倒這個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慶曆新政”
面對這種情況,以范仲淹、富弼為首的一些士大夫站了出來,對國家進行改革,史稱“慶曆新政”。
新政中的“明黜陟、抑僥倖、擇長官”,使得朝廷官員恩蔭減少、磨勘嚴密。自然引起朝中官員不滿,便大肆彈劾,說他們是”朋黨”,仁宗本想增加財政,增強國防力量的,沒想到大臣反應這麼激烈,再加上仁宗性格柔和,新政也就不了了之了。
“慶曆新政”的失敗,給後來的改革者王安石提了個醒,要想成功,除了有一皇帝的支援,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把反對者打壓下去。同時,也為王安石變法拉開了序幕。
熙寧變法
慶曆新政失敗後,社會矛盾並未緩和,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冗兵資費更是加倍 ,民族矛盾十分尖銳。為緩解社會矛盾,剛剛上臺的神宗著手變革。
熙寧二年,在宋神宗的全力支援下,北宋王朝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變法改革,史稱“熙寧變法”。相較於“慶曆新政”的膚淺,只觸及到宋王朝表面,“熙寧變法”涉及社會層面更深廣,波及到的階層更寬泛。簡單列出下:
1、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黃不接時,由官府給農民貸款、貸糧,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別隨夏秋兩稅歸還。這就是現代的農村小額貸款,相對於高利貸高額的300%-400%利息,20%的利息已經很少了。打壓黑惡勢力的高利貸,而且增加政府的財政。
2、市易法:在東京設定市易務,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這其實就是現代的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可以使市場上的價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波動。
3、方田均稅法:下令全國清丈土地,核實土地所有者,並將土地按土質的好壞為五等,作為徵收田賦的依據。這樣可以丈量出隱藏的土地,政府收入。
4、改革科舉制度:頒佈貢舉法,廢除明經科,而進士科的考試則以經義和策論為主,並增加法科。選拔經世致用有真才實學的學子。
5、裁兵法:整頓廂軍及禁軍,規定士兵五十歲後必須退役。測試士兵,禁軍不合格者改為廂軍,廂軍不合格者改為民籍。等等。
這些改革增加了國家收入,選拔一大批有真才實學的學子,還大大加強了國家軍事實力。王安石閒暇時也會想一想,一切順利的話,有一天提兵北上,收復燕雲十六洲也未嘗不可。不過呢,就像歷史上所有改革變法一樣,遭到了原有既得利益集團的反對。
“慶曆新政”只是讓他們少了些特權,官做得不那麼舒服而已;那麼王安石變法就是實打實的在他們身上割肉放血了,不僅要斷了他們財路,還要把他們掃地出門,趕出朝堂。這已經是觸犯到大地主、大官僚階級的核心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宋神宗還是不為所動,還是一如既往的支援,也是難得的了。
面對朝堂上如此多的反對聲音,王安石也是鐵腕回擊。誰反對,就把誰趕出去。像司馬光、韓維、文彥博、歐陽修、富弼、韓琦、範縝、蘇軾這些名士,都被新黨打擊,丟官的丟官,被貶的被貶。
蘇軾因為說了幾句變法不滿的話,就被人整得夠嗆。要不是趙匡胤開國時定下規矩不可以殺士大夫,說不定蘇軾就死在了“烏臺詩案”的案件裡了了。
王安石變法的初衷是好的,富國強兵,緩解了北宋的社會矛盾。增加了國庫收入,打擊了大地主大官僚階層。列寧稱讚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最偉大的改革家”,可是由於變法的內容太過超前,不僅有專業的現時代化的管理團隊,更是被當時的時代背景做制約。
變法失敗
“青苗法”本來是在青黃不接的時候給予農民低息貸款渡過災荒的,執行的時候就成了強制借貸,地方官員隨意加息,反而加重農民負擔;“水利法”興修水利,灌溉農田,官員為了完成考核,強行攤派,民怨沸騰。
熙寧七年春,天下大旱,饑民流離失所,群臣訴說免行錢之害,神宗滿面愁容,欲罷除不好的法令。王安石認為天災即使堯舜時代也無法避免,派人治理即可。監安上門鄭俠反對變法,繪製流民旱災困苦圖獻給神宗,並上疏論新法過失,力諫罷相王安石。同時,兩宮太后曹太皇太后、高太后也向神宗哭訴“王安石亂天下”,神宗也漸漸對變法也產生了懷疑,罷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職務。
歷史是一條奔流不停的河流,總會有幾條跳出湖面的魚,他們清楚歷史會走向何處,看得到社會的本質,縱有經天緯地之才,有志改天換地,但歷史終歸會按照它自己預定的軌跡走下去。王安石無疑是這樣的一個人,在看到社會弊病進行改革後,結果發現什麼都沒有改變,對他本身,是幸運還是不幸?
縱觀變法全程,王安石變法中的既得利益者,是農民,販夫,走卒等底層群眾。他們本該是這場變法的堅定支持者,最強發聲者,可是在那個時代,底層民眾除了揭竿而起,根本就沒有發言權。封建王朝的皇室、地主和官僚,是整個王朝的利益集團,他們聯合在一塊剝削瓜分天下,不允許別人來破壞。“熙寧變法”的失敗是遲早的事。
元豐八年,神宗去世,新皇登基,高太后垂簾聽政,慢慢的廢除了新法;元祐元年四月初六,王安石鬱然病逝於鐘山,享年六十六歲,獲贈太傅,葬於江寧半山園。